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北省孝感市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秦律·厩苑律》规定:借用官府的铁制农具,因原器破旧而损坏,农民以文书上报官府即可,官府回收原农其而不令赔偿。这一规定主要说明了

A. 秦国力雄厚聯域辽阔

B. 秦政府实行抑商政策

C. 泰政府实行亚农政策

D. 秦铁农具储备充足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刺史是汉武帝时设置的监察地方的官员,西汉后半期其权能有所扩大,到东汉后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

A. 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C. 监察官位卑权重的特征得以改变

D.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世所沿用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据俞森《荒政丛书》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

A. 农本商末观念开始改变

B. 小农经济并非是完全封闭的

C. 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D. 家庭手工业是主要收入来源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熟”。《三字经》的出现和流行说明

A. 儒学的政治地位日益巩固

B. 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增强

C. 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

D.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南京临时参议院1912年3月8日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月11日公布实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国的政体是

A. 总统制

B. 议会制

C. 责任内阁制

D. 民主集中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据统计,1949年至1952年,山西忻县有8253户农民出卖土地39912亩;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出卖土地的户数和亩数,1953年比1952年都增加五倍多。这一现象

A. 反映了土改进程的曲折性

B. 说明农村城镇化效果显著

C. 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稳固性

D. 促使中共加快农业合作化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A. 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B. 官吏行使权力需校受人民监督

C. 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D. 个人意志凌驾丁公权之上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英国首相是由国王任命的

B. 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C. 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D. 德意志帝国的联邦议会由普选产生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1933年5月,美国成立联邦紧急救挤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1936年又将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这变化

A. 维护了失业群体的独立精神

B. 缓解了政府财政赤字的压力

C. 忽略了州政府及救济者的责任

D. 奠定了美国福利制度的基础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1929年,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化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说明

A. 斯大林模式能够有效避免经济危机冲击

B. 苏联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

C.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应该互补有无

D. 30年代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契机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二战后到七十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其相同的原因包括

①利用最新科技成果

②利用美国经济援助

③组建区域经济组织

④制定合适的经济政策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④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撤销了前工党政府的3000多个项目,使公共部门的借贷削减大半。为了鼓励民众工作的积极性,1979年个人所得税基本税率从33%降到30%。1981-1987年,英国政府将1/3的国有企业转为私有。撒切尔夫人政府的这些举措

A. 促使“混合经济”得到发展

B.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开创了“新经济”发展模式

D. 造成了经济“滞胀”局面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中外土地制度的变革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太祖的指导思想是“藏富于民”,不管土地兼并者如何富有,只要在大宋国土之内,通过赋税,最终会归国家所有。宋代农业生产力发展迅速,“在这种经济发达的情势下,土地这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自然要作为商品卷入市场”。

——摘编自王也《宋代土地兼并现象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材料二:18世纪-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下表)。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

18-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

年份

项目

1760年以前

1761-1796年

1797-1820年

发布圈地法令

208项

1482项

1727項

圈占农民土地

310000英亩

1830000英亩

 

 

——改编自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

材料三:1978年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将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则由集体经济组织按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承包合同履行的监督,公共设施的统一安排、使用和调度,土地调整和分配,从而形成了一会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四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文件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土地兼并的根源简述宋朝“不抑兼并”土地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英国圈地运动对英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概括我国上地使用权流转的影响。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国留学的发展历程

阶段

目的地

总人数

学习主要领域

1972-1978年

美日等49个国家

1977人

学习和研究外国语言

1978-2000年

80多个国家

34万

物理、化学、医学、计算机、数学和机械工程为主

2001-2011年

103个国家但大部分集中在美、日、英、澳、加等

190万

商务管理、工程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居主导地位

 

指出表格中反映新中国留学发展变化的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原因。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享有垄断经营特权的盐商,办一次盐引(食盐专卖许可证和贩盐纳税证明)要经过十几道手续,每盖一个章,就需要缴纳大笔的陋规。道光年间私盐每斤三十多文制钱,而官盐每斤卖六七十文制钱。盐商们甚至往食盐里掺杂沙土。于是,官盐滞销,私盐大行其道,甚至有些官员也加入了贩卖私盐的队伍。道光十年(1830年)陶澍接手两江总督时,两淮盐引仅能销售三分之一。道光十二年(1832年)陶澍敲定淮北研发改革方案,打破国家特许专商经营体制,实行票盐制度。无论何人,都可以交税领票,然后凭票运盐,在规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自行贩卖。一时私贩无利,皆改领票盐。本来,两淮盐政经济上已经走到了绝境,经陶澍改革后,七年间完纳盐课2640余万两,存银300多万两

——摘编自俞大华《道光皇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进行盐政改革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陶澍在淮北盐场进行改革的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