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1487年,探险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因为这一年……大风连续将他的船队向南刮去……当风变小时,他们早已不知不觉地经过了海角。他在印度洋的莫塞尔贝登陆……”。文中的“他”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非洲西海岸有一些反映历史的名称,科特迪瓦的“象牙海岸”,加纳的黄金海岸,利比里亚的胡椒海岸,贝宁的奴隶海岸。这些名称最早出现在

A. 古希腊时期

B. 西欧早期殖民时代

C. 工业革命时期

D. 二战之后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纪录片《世界历史》中提到,人们可以不住在农场,可以在二月份吃上蓝莓(一般夏季结果),能接受十二年制的免费义务教育,这一切都应归功于

A. 民主制度

B. 地理大发现

C. 工业革命

D. 城市化进程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  )

A. 蒸汽机的改良    B. 计算机的诞生

C. 相对论的提出    D. 电力的广泛应用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观察下图,你认为导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B. 工业革命的影响

C. 圈地运动的影响

D. 殖民扩张的影响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929年美国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首先爆发的领域是

A. 农业

B. 金融

C. 工业

D. 外贸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面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推行了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重要特点是

A. 自由放任

B. 重农抑商

C. 重商主义

D. 国家干预经济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工人人数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个时期失业人数逐步回落的直接有效的措施是

A. 以工代赈

B. 颁布《工业复兴法》

C. 整顿金融

D.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福利制度,其根本目的是

A. 增加就业机会

B. 稳定金融秩序

C. 缓和社会矛盾

D. 增加工人收入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当时苏俄

A. 取消商品经济

B. 实行余量收集制

C. 实行农业集体化

D. 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斯大林模式下的经济建设

A. 重视发展轻工业

B. 农业和工业发展并重

C. 大力提倡商业

D. 优先发展重工业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表为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的排名。由此可知苏联

年份

项目

1913年

1928年

1937年

工业生产总值

5

5

2

电力

15

10

3

5

5

3

 

 

A. 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B. 计划经济取得显著成就

C. 成为外向型经济国家

D. 第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20世纪70年代,在苏联推行改革的最高领导人是

A. 戈尔巴乔夫

B. 赫鲁晓夫

C. 勃列日涅夫

D. 叶利钦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机构中,提供长期贷款,帮助受援国恢复发展经济的机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

A. 固定汇率制

B. 浮动汇率制

C. 金本位制

D. 银本位制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近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主题,总结出以下史实和结论,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338年,佛罗伦萨有两百多家手工工场从事呢绒生产,约占全城人口的三分之一。

手工工场主已成为意大利政治的主导力量。

B

到1904年,美国汽车市场被福特、通用、克莱斯勒3家公司瓜分。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被放弃。

C

1953年苏联全部农用动力中,机械动力所占比重已达91.7%.畜力所占比重已降8.3%。

赫鲁晓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D

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受到冲击。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注重强调道德的派别是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等儒学家的共同主张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朱熹的理学是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其思想主张是

A. 无为而治

B. 中体西用

C. 经世致用

D. 格物致知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王阳明在儒学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他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

B. 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C. 他将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D. 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明末清初,儒学迎来了新的发展,下列属于他们的共同主张是

A. 仁者爱人

B. 独尊儒术

C. 格物致知

D. 经世致用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下图是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文字的频繁使用

B. 文人对美的追求

C. 蔡伦改良纸张术

D. 秦始皇统一文字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宋代以来,藏书者随之增多,家藏万卷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 装订技术的提高

B. 造纸术的改进

C. 印刷技术的革新

D. 科举制的盛行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曾经在不同时代各领风骚。这种演变趋势,最能说明

A. 城市经济日趋繁荣

B. 中外文化交流加强

C. 选官制度明显变化

D. 民族融合逐渐加深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文人画在古代绘画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由民间艺人创作

B. 注重写实

C. 属于宫廷画

D. 注重写意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 林则徐

B. 魏源

C. 曾国藩

D. 李鸿章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戊戌文化是以救亡图存为主题的、与儒家文化相对抗的具有资本主义文化萌芽性质的新文化。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它

A. 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提倡“师夷长技以自强”

D. 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下列不属于新文化运动主张的是

A. 民主

B. 科学

C. 民生

D. 新文学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在中国系统地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胡适

D. 毛泽东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其核心是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1924年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对此发挥最主要作用的国民党领导人是

A. 孙中山

B. 宋教仁

C. 蒋介石

D. 陈独秀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科学理论是

A. 三民主义

B. 邓小平理论

C. 毛泽东思想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评价中国一位伟人,“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位领导人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下边是毛泽东某部著作的目录内容(部分),对该著作解读正确的是

A. 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B. 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C. 突破“城市中心论”的革命模式

D. 创造性提出分两步走的革命战略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1984年人称“江南猫王”的画家陈莲涛为邓小平画一幅《双猫图》,图中有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南方谈话”中能

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A.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 社会主义的本质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检验真理的标准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1956年,为了促进我国科学发展、文学艺术繁荣,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A. 双百方针

B. 科教兴国

C. 义务教育

D. 扫盲教育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几年中,《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创业史》、《英雄儿女》、《红色娘子军》等文学艺术作品大量涌现。这体现了

A. 科学的进步

B. 文艺的发展

C. 一五计划的完成

D. 教育的推动

 

详细信息
38. 难度:困难

下列是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其中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实施“211工程”计划

②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③制定《义务教育法》

④建国初扫盲教育

A. ④①②③

B. ②④③①

C. ④②③①

D. ④②①③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教师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这一调整的目的是

A. 加速工业化发展

B. 体现“双百”方针

C. 推进“211工程”

D.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中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当时中国正值

A. 新中国成立初期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新时期

 

详细信息
41. 难度:简单

“香料”一词在拉丁语中原意指贵重但量小的物品,一度与黄金等价,远非平民可以企及,但是15世纪之后这种情况逐渐发生改变。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西方香料产量大增

B. 工业革命的开展

C. 世界贸易的新发展

D. 消费观念的变化

 

详细信息
42. 难度:简单

有人指出,重商主义并不是表示重视商业,而是重视通过商业取得现金。有了钱,才能富国强兵,才能发展壮大。因此,国家要尽可能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下列符合这种经济政策的是

A.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B. 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

C.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D. 1807年英国通过《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详细信息
43. 难度:困难

美国的独立虽然表面上严重打击了英帝国,但是1783年以后的几年内,英国迅速从失败的战争中恢复过来,对北美的贸易完全超过了殖民时期的最高水平。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内战对英国依赖加强

B. 英国殖民扩张策略的调整

C. 英美间政治纽带更加紧密

D. 英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

 

详细信息
44. 难度:困难

下表为德国劳动力比重变化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882年

42%

39%

19%

1907年

35%

42%

23%

 

 

A. 德国农业经济渐趋衰退

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 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 德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详细信息
45. 难度:中等

1933年5月美国通过《农业调整法案》,对农产品实行价格支持,把粮食价格提到市场均衡价格之上,使农民每年以等量的农产品能够交换到相同数量的工业品。1938年2月,在罗斯福总统的敦促下,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第二个《农业调整法》。罗斯福政府此举意在

A. 摆脱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 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C. 把国民经济纳入计划轨道

D. 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详细信息
46. 难度:中等

1929年6月,华尔街投资大师财政家伯纳德·巴鲁克于写道,“世界的经济形势似乎即将大幅度地向前发展。”同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安德鲁·W·梅隆也向公众保证:“现在没有担心的理由。这一繁荣的高潮将继续下去。”这表明

A. 危机中政府刺激人民消费信心

B. 美国经济仍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C. 胡佛坚信市场可以调节好经济

D. 人们对即将到来的萧条准备不足

 

详细信息
47. 难度:简单

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对全国6000万听众发表了第一次“炉边谈话”。他以亲切诚挚的声调、质朴实用的语句,对全国人民就银行暂停营业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劝告和教育,他说:“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其目的是

A. 克服金融危机

B. 调节工业生产

C. 解决农业危机

D. 化解劳资矛盾

 

详细信息
48. 难度:中等

1927年-1928年,由于苏联国家规定的粮食价格太低,农民并不急于卖粮,使粮食收购出现短缺。以斯大林为首的一些领导人认为,造成危机的原因之一是苏联落后分散的小农经济束缚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农业提供的商品粮供给量呈不断下降趋势。这一判断

A. 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转型

B. 促使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废除

C. 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 开创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详细信息
49. 难度:中等

20世纪下半叶,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绝美元。在巴黎出租车上挂着“不再接受美元”的牌子,甚至乞丐在自己的帽子上写着“不要美元”。这反映出

A.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

B. 二战后初期欧元随欧洲经济发展走强

C. 欧洲经济发展美元霸主地位遭到冲击

D. 二战后法国成为欧洲实力最强的国家

 

详细信息
50. 难度:中等

二战后,美国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但这两大金融机构在投票份额和附加条款等方面被广泛诟病。2015年12月,全球迎来了首个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投资银行,有学者称亚投行是被逼出来的另起炉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

B. 旧的国际经济体系正在遭遇挑战

C.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正在加剧

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矛盾激化

 

详细信息
51. 难度:简单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A. 顺应变革潮流厚古薄今

B. 铲除周制弊端加强集权

C. 辅佐各国诸侯富国强兵

D. 改善君王统治出谋划策

 

详细信息
52. 难度:中等

魏晋时期,老庄思想盛行,贵族士流兢习老庄。晋殷仲堪说“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这话当时是有代表性的。由此推断出

A. 社会动荡致道教流行

B. 儒家思想遭到冲击

C. 信仰多元化倾向严重

D. 道家思想成为正统

 

详细信息
53. 难度:中等

武帝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和帝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这说明

A. 皇帝喜好影响汉赋兴亡

B. 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

C. 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

D. 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

 

详细信息
54. 难度:中等

2017《中国诗词大会》“意外”走红。古诗词热,仿佛一股清泉,浸润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仿佛一声号角,召唤我们更好地传承经典、筑牢文化自信。阅读下面精美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②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③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④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A. ①②④③

B. ④①②③

C. ③②①④

D. ①④③②

 

详细信息
55. 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天演论》一出版,一石激起千层浪。《民报》的撰稿人胡汉民评价说:“自严氏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而中国民气为之一变,即所谓言合群言排满者,固为风潮所激发者多,而严氏之功盖亦匪细”。这反映了

A.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 报刊舆论推动了维新思想走向成熟

C. 进化论促进民生主义的普及

D. 寻求变革成为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详细信息
56. 难度:中等

郭沫若《反正前后》一文中指出,(1910年前)中国的不富不强就因为清政府存在,只要把清政府一推翻了,中国便立地可以由第四等的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等的国家。这是支配着当时青年脑中的最有力的中心思想。这最有可能说明

A. 中国落后的最大阻碍是专制统治

B. 当时青年对中国认识不足

C. 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的紧迫性

D. 列强的侵略造成中国落后

 

详细信息
57. 难度:困难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就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材料反映新文化运动重大缺陷是

A. 缺少坚实的社会基础

B. 对权威的蔑视与挑战

C. 绝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 具有崇洋媚外的特征

 

详细信息
58. 难度:中等

1989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戈尔巴乔夫时说,“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回过头来看,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上述材料说明

A. 国与国关系的关键是意识形态问题

B. 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C. 马克思主义要与本国国情相互结合

D. 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至关重要

 

详细信息
59. 难度:中等

文革时期,电影《白毛女》经历了很大改编。旧版中,喜儿忍辱负重,对地主阶级抱有一丝幻想;新版中,喜儿虽受尽凌辱,但绝不妥协。旧版中,杨白劳性格懦弱,竟对地主下跪哀求,走投无路之际喝卤水自杀;新版中,杨白劳性格刚烈,敢于反抗,被活活打死。这种改编反映了

A. “双百”方针得到充分贯彻

B. 中国文艺创作迎来发展新契机

C. 文革时期文艺形式丰富多彩

D. 文艺创作受政治环境影响明显

 

详细信息
60. 难度:简单

右框内是新华社对我国某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发表的评论。根据评论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科学技术成果应该是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C.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

D.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

 

二、多选题
详细信息
61. 难度:困难

据统计,1492~1595年,西班牙从美洲运回金银共约价值40亿比塞塔,留在国内的最多只有2亿比塞塔,仅占5%。材料说明西班牙

A. 确立殖民霸主优势

B. 未完成工商业发展的资本积累

C. 处于贸易中心地位

D. 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

 

详细信息
62. 难度:困难

1841年英国进口税种有1163种,到1853年减少到466种,1862年减少到44种,1882年减少到22种。英国此举

A. 有助于工业资本的发展

B. 增加了土地贵族的收益

C. 体现了自由主义的原则

D. 阻碍了英国工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63. 难度:简单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以“新政”救治经济危机。下列选项中属于罗斯福新政的是

A. 恢复银行信用

B. 刺激出口

C. 增加农业产量

D. 美元升值

 

详细信息
64. 难度:简单

二战后,凯恩斯主义一度成为主流。下列对其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B. 减税政策

C. 紧缩的财政政策

D. 鼓励消费

 

详细信息
65. 难度:困难

“(苏联)为了实现工业化,其途径是把分散的小农户变为以公共耕种为基础的联合起来的大农庄。”下列对这一举措理解正确的是

A. 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 实行农业集体化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调动农民积极性

 

详细信息
66. 难度:简单

二战后初期,以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其两大支柱是

A. 世界银行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关贸总协定

D. 世界贸易组织

 

详细信息
67. 难度:困难

《论语》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成为后世历代明君推崇的自我节制原则。下列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A. “君子为政,以正己为先,教禁为次。”

B.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C.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D.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详细信息
68. 难度:中等

《卷珠帘》的歌词是一首优美的词。词之所以在宋代得以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 君主专制的强化

B. 市民阶层的兴起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详细信息
69. 难度:困难

孙中山认为中国作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需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达到繁荣富强的目的,同时避免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尤其是尽量避免造成贫富悬殊。为实现这一目的,孙中山提出了

A. 实业救国

B. 平均地权

C. 创立民国

D. 节制资本

 

详细信息
70. 难度:困难

1970年6月,中央提出恢复“文化大革命”后业已停止的高等学校招生,招生对象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招生办法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这种做法

A. 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公平

B. 导致教育质量大幅下降

C. 贯彻了新中国教育方针

D. 体现了拨乱反正的要求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