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南安市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A. 扩大奴隶制的规模

B. 促进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C. 巩固周王对全国的统治

D.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

一般称谓

妻(正配)

A.三哥(20岁)B.四哥(14岁)

妾一(侧室)

C.大哥(25岁)

妾二(侧室)

D.二哥(22岁)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西周宗法制度下,确定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的依据是

A. 功劳的大小

B. 个人能力的大小

C. 血缘的亲疏

D. 对周王的忠诚程度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 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 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 丙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 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良夜颐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诗中体现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秦王扫六合”的时间是

A. 公元前3世纪早期

B. 公元前3世纪后期

C. 公元3世纪早期

D. 公元3世纪后期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秦朝皇帝制度的核心是

A. 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 中央设三公九卿

C. 地方推行郡县制

D. 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在今山东境内有齐郡、琅琊郡等。下列关于琅琊郡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辖区内有自己的封地

B. 监督监察百官

C. 负责地方行政

D. 拥有世袭权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最重大意义是(    )  

A.长期维护了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   

B.使中国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 

C.王朝更替频繁,有利于打击地主势力   

D.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贾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之易,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 推恩令

B. 分封制

C. 剥夺王侯爵位

D. 察举制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江南修筑一项水利工程,当时的运作程序应该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姓来源于(   

A.自然的崇拜                          B.所在地方的地名

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与清明节习俗相关联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礼乐制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制度是指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北宋设立分割宰相财权的是

A. 参知政事

B. 三司使

C. 转运使

D. 枢密使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监察制度是古代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秦朝时御史大夫负责监察

谏议制度是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

宋代出现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隋唐三省六部制下负责监察的是门下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北京故宫中清朝中央某机构遗址有如下文字介绍:“……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

A. 辅佐皇帝,随侍左右

B. 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C. 陪读陪写,参与决策

D. 掌管军队,谋划战事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古代文明多发源于大河流域,但也有的文明发源于海洋。下面四种古代文明,属于海洋文明的是

A. 古代中国

B. 古代埃及

C. 古巴比伦

D. 古代希腊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独特的地理环境

B. 大规模的对外战争

C. 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 较早接受民主、平等观念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古希腊城邦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小国寡民,长期自治

B. 君主制和贵族制最为流行

C. 重视海军和海外殖民活动

D. 城邦政治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雅典每年要召开40次公民大会,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它能运行的最重要前提是

A. 雅典是城邦小国

B. 雅典高涨的参政热情

C. 国家发放参政津贴

D. 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古代雅典政治制度演变的正确顺序是

A. 民主制——共和制

B. 君主制——民主制

C. 贵族制——民主制——帝制

D.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来到陪审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投苏格拉底有罪。这不能表明

A. 雅典民主是人人直接参政

B. 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有抽签和投票

C. 雅典民主未注重官员的文化素质

D. 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克里斯提尼改革有一项重要举措,即陶片放逐法,它放逐的主要对象是

A.民主威胁者   B.刑事犯

C.战俘   D.奴隶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陶片放逐法”是雅典公民实行民主政治的一种重要方式。美国考古学家曾在希腊发现了刻有铁米斯托克里(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治家史书记载他曾被“陶片放逐法”放逐)名字的陶片190枚辨认字迹确定是由14人刻写。由此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  )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

C.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

D.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光荣属于希腊!”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希腊人对知识的渴求、探究和思考

B. 公民的利益受到法律保护

C. 民主政治的繁荣和公民地位的提高

D.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的影响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古罗马时期,有一种人,他们的身体神圣不可侵犯,他们力求为平民说话、办事,在任职期间不得离开罗马城一天以上。他们是

A. 元老院的贵族

B. 共和国的执政官

C. 奥古斯都

D. 平民保民官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它

A. 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B. 内容广泛且条文清晰

C. 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役制

D. 审判和量刑有法可依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A. 完善法律体系

B. 稳定社会秩序

C. 保障平民利益

D. 维护帝国统治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下列说法可以体现第三次征服的是(    )

A. 在罗马征服扩张的过程中罗马法所起的作用最大

B. 《民法大全》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

C. 罗马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D. 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

——摘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材料三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摘选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并指出推行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图2所示的中央行政制度称为什么?其中三省是如何分工的,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为加强专制而采取的措施。

(4)以上四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什么趋势?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钿立新的X百人议事会。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当迭两次,每次任期一年。

——节选自岳麓版必修一教科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雅典人创造了哪些民主运作方式?

材料二“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2)材料二漫画《通往公民大会的“通途”》中,禁止了哪些人的通行?结合材料一、二,如何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材料三。法律是调解社会关系的强制性规范,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氏族部落转化成国家之后,成文法逐渐取代习惯法,成为各国统治者維系自身统治的有力武器,其中以罗马法最为完备。……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都以罗马为立法基础来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

(3)根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法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