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浙江省2017-2018学年高一1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西周实行系统完整的宗法制度,下列对“士”这一阶层叙述正确的是

A. 相对于卿大夫是大宗

B. 士以下不再有宗法制

C. 士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D. 士一定与周王室同姓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边两幅漫画体现了先秦到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这一演变是指

A. 郡县制向分封制转变

B.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C. 中央集权向君主专制转变

D. 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转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说:“中朝,内朝也。”汉代下列官员属于中朝的有

①丞相

②御史大夫

③左右将军

④常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从宋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君臣座位的变化

C. 丞相地位的下滑

D. 君主专制的强化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陈旭麓所指的这场战争

A.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彻底改变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

C.引发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出现变动

D.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马汉在《海权论》中提出:“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下列史实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 《马关条约》开商埠

B. 《辛丑条约》拆炮台

C. 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

D.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以下是某晚清人物的传记目录(部分):三、黑旗壮大……七、参加中法战争……九、领导台湾保卫战。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邓世昌           B.刘永福

C.徐骧              D.李鸿章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图中的封面人物是1938年初发行的美国《时代》杂志所评选出的“1937年伉俪”。这一评选的主要背景有

①全国抗战全面展开

②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积极抗日

③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

④太平洋战争爆发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10月9日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被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发生于    

A.1931年  B.1935年  C.1937年  D.1938年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下列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辛亥革命

A.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B.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C. 完成了中国的近代化    D. 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日本强盗似狼贪硬立民政官止耻不能甘。山东又要似朝鲜嗟我祖国攘我主权破我好河山……”山东又要似朝鲜引发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  D.一二·九运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国民大革命和解放战争的相同之处是,二者都

A. 由南向北不断推进

B. 直接推动了中国的经济现代化

C. 完成了国家统一

D. 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对纪念章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 中国的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C. 新政府直接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D. 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民主法制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级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B. 1982年宪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C. 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D. 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确定下来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是违反我们民族的利益和愿望的,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这段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A. 《告台湾同胞书》

B. “八一宣言”

C. 《反分裂国家法》

D. 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的最有可能是

A.一边倒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不结盟政策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提到:“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中美开始结盟对抗苏联

B. 国际形势影响美国对华态度

C. 中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D. 利于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具体史实有

①对联合国事务全面参与

②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③多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④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贵族的政治权利不断被削弱,主要表现在

梭伦颁布解负令  

梭伦实行财产等级制

伯里克利时代的津贴发放制

伯里克利时代的轮值主席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有学者提出:“由于贸易的发展和加强统治的需要,罗马统治者于公元前242年开始任命了专门审理涉及臣民案件的裁判官。”由此可见,当时裁判官审理案件的重要依据是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图雕像的含义是:天平用以衡量法,宝剑用以保护法,……蒙眼闭目,则表示审判要“用心灵去观察”。这表明

A. 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已十分完备

B. 古代的罗马法是神圣不可抗拒的

C. 罗马法蕴含着公平与正义的原则

D. 罗马法需要借助神的权威来维系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

A. 筹集税款    B. 干预立法

C. 招募军队    D. 任命大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美国一政治学家曾说:“如果不给政府以充分的权力,国家的安全就处于危境。如果给了充分的权力,又很可能被滥用。”为解决这一难题,美国特别重视

A. 总统行政权的强化

B. 两大政党的建设

C. 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

D.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

评述

A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等法令

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C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发生三大工人运动

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

D

冷战结束后,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有利于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发展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

A.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 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 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议的召开

A. 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B. 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

C. 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    D. 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龙泉窑是中国“五大名窑”之一,素有“世界青瓷看龙泉”之誉,建国后周恩来特批“首先恢复龙泉窑的生产”。其窑址在今

A. 河北省境内    B. 陕西省境内    C. 江西省境内    D. 浙江省境内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图所示装置最早发明于

A. 战国

B. 汉代

C. 隋唐

D. 宋朝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据古罗马学者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 汉代纺织技术发达,远销地中海地区

B. 绒棉、织金绒、天鹅绒等纺织品流行

C. 唐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输至欧洲

D. 黄道婆改进织造技术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下列材料描绘的现象出现于宋代的是(    )

A. 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B.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C. 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D.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吕氏春秋·上农》中记载: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抑商的主要原因是(  )

A.事末不利于国家安全                B.重农便于对百姓管理

C.事末会阻碍粮食生产                D.重农可维系安土重迁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读清代“四大名镇”分布示意图。符合景德镇、朱仙镇、汉口镇、佛山镇排列顺序的是

A. ①③②④

B. ③④②①

C. ②④③①

D. ④②①③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这家工厂创办于1866年,原是锻铁手工作坊,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转化为近代企业。”该工厂的创办者是

A. 方举赞、孙英德

B. 陈启源

C. 荣宗敬、荣德生

D. 张謇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1948年8月,某人写到“沪上抢购之风,日益如炽,所有日用百货,各店都抢购一空,……本公司半日之间货已购空。”导致此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 日本侵略导致社会经济崩溃

B. 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C. 美国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官僚资本的压迫和捐税负担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2015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重大考古发现震惊世人,出土文物的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工艺之精美,为研究西汉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由此可见

A. 考古不仅证实历史,而且是历史的延伸

B. 考古工作仅限于寻找证据,以重现往昔的历史

C. 历史事实的搜集整理并非缘自问题,而是缘于发现

D. 如何证明史实,其实不是史学家的事,而是考古学家的任务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直接影响到了政局稳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过程:

西周

血缘、先代贵族、功臣

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中央节制地方

分封制

    A:       

B:       

 

 

(1)请按表中示例,填写A、B两处地方管理制度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这一制度使地方官“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的表现。

材料    本宪法既未授予联邦,又未禁止各州享有的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未经州的同意不能剥夺任何一州在参议院的平等代表权,以及变更州的边界;……未经国会同意各州不能与外国签订条约或协议,不能征收进出口税,无权设立军队,不能发行货币,不能违背联邦宪法及妨碍执行联邦法律。……加入联邦的各州不分大小,政治上一律平等。

                     ——摘录于弗格森和麦克·亨利《美国政体》

(2)依据材料概括联邦政府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各州政治平等权在国会代表分配中是如何体现的?概括指出联邦制的意义。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请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北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灾难。

(1)结合材料一指出相关的19世纪以来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名称,并分别说明它们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北京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

(2)材料二中都是发生在北京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请你任选材料二中的两幅图,指出事件名称,并对所选其中之一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材料三:北京也见证中国外交舞台的纵横捭阖,风起云涌。

(3)材料三中都是发生在北京的重要外交事件,它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日关系的变迁。依据材料说明中日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通路线图(见图8)

材料二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清)黄遵宪《番客篇》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代、唐宋时期通过“丝绸之路”呈现对外贸易情况。

(2)根据材料二黄遵宪的《番客篇》诗,指出清朝政府所采取的对外贸易政策。该政策具有怎样的性质?“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道出了该政策怎样严重的后果?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