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南省双峰县一中、邵东县一中、邵阳市一中、邵阳市二中、武冈县二中、隆回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优生1月联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 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 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 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 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

A. 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

B. 孰优孰劣十分明显

C. 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

D. 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 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

C. 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D. 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鸦片战争后,“西学中源”说一度盛行,一些有影响的学者宣称,西学源于中学,是中学在西方的流传和发展。因此,“采西学”是“失礼求诸野”,是光复旧物。这种说法

A. 缺乏事实依据且毫无价值

B. 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

C. 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

D. 成为人们向西方学习的障碍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说:”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夫使能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殆不待辩矣。”这表明康有为的主张

A. 触动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    B. 阐明了改变君主专制政体的合理性

C. 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    D. 明确了彻底变革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民国二年袁世凯组成“第一流人才内阁”,梁启超担任司法总长。民国三年,袁世凯在当上大总统后仅三个月,就下令取消国会,改任梁启超为币制局总裁。十二月,梁辞去币制局总裁之职。后袁世凯又任命梁启超为政治顾问,梁启超都推辞未就。这说明梁启超

A. 由维新改良转向民主共和    B. 助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

C. 坚持民主宪政的追求    D. 政治立场摇摆不定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193月,《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这是指该教授()

A. 抨击尊孔复古

B. 抨击军阀统治

C. 提倡科学精神

D. 提倡民生主义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 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 “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 “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A. 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 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 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 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段话出自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联合政府》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电影的黄金时代”.在好莱坞每年制作的约500部中.有大量的黑帮片、牛仔片和马克斯兄弟的搞笑片,还有大量的历史冒险剧和荒诞戏。这些电影在美国广泛流行是因为

A. 欢娱和幻想给恐慌中的人们以消遣    B. 诙谐和幽默给战争中的人们以抚思

C. 夸张和想象给了富足的人们以鼓舞    D. 历史和冒险给革命中的人们以引领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这说明

A. 中国领导人对国际变革认识深刻

B. 中国科技发展速度要求思想革命

C. 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D. 科教兴国战略丰富了邓小平理论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称:“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之后,“粮食卫星”从亩产数千斤一下子窜升到了数万斤。钱学森的科普文章

A. 直接导致了农业“浮夸风”    B. 为“大跃进”提供科学依据

C. 体现了科学家虚伪的一面    D. 是当时社会政治风气的产物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

A. 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B. 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C. 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

D. 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黑格尔说:“________艺术的本质在于艺术家客体是自由的、具体的,而精神观念在于同一本体中——所有这一切主要在于内省,而不是向外界揭示什么。”“________”应是(  )

A. 浪漫主义    B. 新古典主义    C. 现代主义    D. 现实主义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

A. 专制制度日益衰落    B. 社会风气渐趋败坏

C. 市民价值观念变化    D. 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A. 杜牧

B. 孟浩然

C. 杜甫

D. 白居易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科学家胡克在听了某著作的提纲后说:“亲爱的先生,我真为您高兴,不过我也暗暗地为您捏一把汗啊。如果您不是生在维多利亚女王的英国,而是生在16世纪的西班牙,那您可能就会被当做异教徒而被处以火刑了!”据此推断“这位先生和他的著作”是

A. 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

B. 达尔文和《生物进化论》

C. 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

D. 牛顿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古希腊某位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

A.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 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 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

D. 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 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 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 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 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卢梭认为“道德是灵魂的力量与生气”,外在的优雅得体虽使人们不再有不体面的罪恶,但“另外的罪恶却以德行的名义被装饰起来”。科学进步可能加剧不平等,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科学理性和艺术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他的这一观点

A. 符合当时学术界的普遍认知

B. 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补充

C. 背叛了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

D. 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清王昱《东庄论画》说“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该绘画理论

A. 深受理学观念影响

B. 表明文人画彰显人性追求

C. 说明画家品德高尚

D. 说明绘画与文学地位一致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据统计2015双十一一天网购交易额仅天猫一家就达912亿元,在庆祝会上,马云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这说明互联网

A. 取代了传统商业模式

B. 方便了人们交流交往

C. 提升了人们消费能力

D. 一定程度改变人们生活观念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德育主义三者,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世界观、美育主义二者,为超轶政治之教育。

以中国古代之教育证之,虞之时,夔典乐而教胄子以九德,德育与美育之教育也。周官以卿三物教万民,六德六行,德育也。六艺之射御,军国民主义也。书数,实利主义也。礼为德育;而乐为美育。以西洋之教育证之,希腊人之教育为体操与美术,即军国民主义与美育也。欧洲近世教育家,如海尔巴脱氏纯持美育主义。今日美洲之杜威派,则纯持实利主义者也。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2

材料二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191811月材料三 

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德意志帝政时代,是世界著名开明专制的国度,他的大学何等自由。那美、法等国,更不必说了。北京大学,向来受旧思想的拘束,是很不自由的。

--蔡元培《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1919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蔡元培提出的教育方针及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蔡元培提出的教育理念并对这一理念进行评析。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

材料一乾元元年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

材料二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责”。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