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贵州省2015年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政治史第五单元测试及答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引文中“不成熟的理论是指…………………………(    )

A. 启蒙思想    B. 马克思主义    C.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 市场经济理论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某学校的学生学习小组要以“探索公正的理想国”为主题举办读书会。在会上,下列名著或名人不会被提到的是……………………………………(    )

A. 《论法的精神》    B. 《共产党宣言》

C. 欧文关于“新和谐公社的设想    D.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新华网报道,受金融危机影响,马克思著作《资本论》在德国重新畅销(见下图)。目前该书的销售量相比2005年已提高两倍。这一现象说明………(    )

A. 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走到尽头

B. 只有《资本论》可以拯救金融危机

C.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D. 社会主义制度呼之欲出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二人已深入到运动中去。"对此准确的理解是………(    )

A. 要把自己写的科学书应用于生产领域    B. 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

C. 多参加革命运动比写科学书更重要    D. 要把空想社会主义与革命实践相结合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里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③俄国革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英国广播公司(BBC)进行网上投票评选世界近1 00年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一位被称为共产主义奠基人的哲学家独占鳌头。有学者认为,他以哲学方式讲解“资本’’这个概念,使人们对世界有了更透彻的了解。这位哲学家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71年是巴黎公社成立100周年,我们为纪念百年前的这一段光荣岁月,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下列是发行纪念邮票的理由,你认为哪个最佳?

A.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 巴黎公社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进行斗争

C. 巴黎公社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迅速发展

D. 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马克思指出,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  …………………………………(    )

①司法和立法机构的建设上  ②公职人员的产生方式上③逃亡资本家工厂的管理上  ④与广大农民的联系上

A. ①②③    8.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某课题组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巴黎公社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D.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图是法国 巴黎拉雪兹神甫墓地的一面墙,吸引了各种肤色的旅游者前来参观。墙上面写着“l871年5月2 1~28日’’的标示牌。它所纪念的是……(    )

A. 法国共和制和帝制的殊死斗争

B. 巴黎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殊死斗争

C. 巴黎人民和普鲁士入侵者的殊死斗争

D. 巴黎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殊死斗争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我们过去是工人,现在是工人,将来也还是工人,我们不能像旧官吏那样窃取厚禄,我们领取的薪金,不应超出工人的水平。”有关该政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显示了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

B. 巴黎公社因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失败是必然的

C.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D.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巴黎公社被称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主要是因为

A它是在欧洲历史上最早爆发的大规模工人起义

B它是在没有先进理论指导下工人自发的起义

C它是工人阶级在毫无准备情况下发动的起义

D它是法国资本主义未成熟情况下爆发的起义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列宁曾多次强调:“(俄国)开始社会主义革命是容易的,而要把革命进行到底,却比欧洲各国困难。"列宁作此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 俄国落后,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不充分    B.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将会受到欧洲干涉

C. 社会主义是个新生事物,没成功经验可借鉴    D. 告诫同志做好思想准备,革命路还长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列宁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 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里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    )

A. 俄国二月革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 俄国十月革命,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C. 采用新经济政策,恢复发展苏俄的经济    D. 苏联采用苏联模式实现现代化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C. 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D. 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下图是中俄两国革命过程中的两个辉煌场面,为了实现这一刻的辉煌,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和中国共产党都进行了艰辛的斗争。和图2相比,图1斗争历程的主要特点是

A. 由中心城市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

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 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在一张标注为“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的中国湖南某地的地图上,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每一座山丘、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小路、每一片树林都在图中画得清清楚楚。图上标示日期为“昭和三年”,也就是公历l928年。这说明日本人………………………………(    )

A. 对中国民众的生活很感兴趣.    B. 想对中国地理学开展学术研究

C. 积极帮助中国勘测地貌地形    D. 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37年8月9日《申报》的文艺副刊《春秋》刊登了一则重要启示,宣布本刊从今天起,转变以往作风,重新订正取材范围:如何摧毁万恶的侵略者?如何激发前方的战士?如何唤醒后方的民众?如何达到我们的最后胜利?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A、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民族团结抗战  B、报刊在社会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C、《春秋》的宣传立场是抗日救国       D、《春秋》是共产党主办的报刊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    )

A. 中国共产党诞生    B. 红军长征胜利    C. 抗日战争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 北伐战争    B. 辛亥革命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946年10月10日,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梁漱溟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A. 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B. 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 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 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 武装反抗国民党    B.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C.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井冈山道路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制作了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

A. 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 签署了《双十协定》

D. 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氏、方志敏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的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这是小明同学看过毛泽东诗集选后的摘录,请你判断上述摘录的内容所属的历史时期是

A.国民革命运动    B.国共十年对峙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这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段朗诵词。它描述的主要是  ………………………………………(    )

A. 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B. 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

C.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    D. 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某本书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林彪在一次遛马时,被国民党一士兵误伤,阎锡山命令将林彪送到山西最好的医院去治疗,还把这件事向延安做了解释。该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    )

A. 国民大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94212日,蒋介石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日,罗斯福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美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   )

A. 中国抗战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B. 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C. 中国军队接受美国人的领导

D. 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战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

A.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 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 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第四套人民币100元背面的风景是地处江西省西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的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在中国革命史上,在此地区

A.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

B.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心开始由城市转向农村

C.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开创了第一个抗日革命根据地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红军长征时期曾流行过很多的歌谣。有一首《打双草鞋送红军》写道:打双草鞋送红军、表我干人一片心。亲人穿起翻山岭,长征北上打敌人。这首歌谣反映出

A. 红军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B. 国民党军队的腐朽无能

C. 红军与百姓间的鱼水情深               D. 国民政府已经不得人心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四  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请完成: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你作何评价?

(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这说明了什么?

(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

(5)结合下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材料二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所能期望的民主。当时尽管很少有人声称中国正在为民主而战,但是十分明显,中国人民正拒绝屈服于犯下像“南京暴行”那样的抢劫和屠杀罪行的法西斯侵略者。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问题:

(1)国共第一、二次合作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各起怎样的作用?

(2)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有什么显著的差异?新课标主要运用了文明史观之史学范式,上述出两则材料又运用何种不同的史学范式,试指出来。

(3)国共前两次合作破裂,带来什么严重后果?从国共分合的史实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