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孔子强调的是

A. 以刑罚威慑民众,使其不犯罪    B. 以德引导民众,以礼规范民众

C. 统治者应多管齐下,恩威并施    D. 用社会规范和刑罚约束民众行为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唐代女人喜欢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宋代妇女却只能站在重重帏帘之后,掀起一角向外悄悄张望一下。唐代妇女可以和男人一样,大呼大叫地参加集体体育运动,宋代妇女却裹起了三寸金莲,讲究起行不动裙,笑不露齿。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 宋代的观念趋于封闭和保守

B. 程朱理学的盛行

C. 君主专制集权制度的强化

D. 男女平等的社会关系被破坏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者信力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兵荒马乱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最为开放和最不可思议的一个时代……是一个黄金的时代……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材料反映的是

A.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 儒家思想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C. 我国传统主流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D. “三教合一”现象开始出现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图是嵩山少林寺“三教合一碑”(即“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上的一幅图画,从正面看是一位和尚的图像,即释迦牟尼,左侧头戴方巾者为孔子,右侧头后挽个发髻的是老子。三教共存一碑,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这一思潮

A. 开始出现在隋唐时期    B. 推动了宋代理学的产生

C. 体现佛教的主流地位    D. 体现三教合归佛的趋势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中兴陆学,思想界之气象又一新焉”,“以不世出之天姿,演畅此愚夫愚妇与知与能的真理……在宋明学者中,乃莫与伦比。”这里高度评价的是

A. 朱熹

B. 李贽

C. 王阳明

D. 黄宗羲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著名学者牟宗三认为: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叫它做周文疲弊。诸子思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下列解决周文疲弊最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的思想是

A. 推行仁政         B. 兼爱、非攻

C. 加强中央集权          D. 无为而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2013年4月,习近平主席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领导者)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懈怠,不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这句话体现了下列哪一思想家的思想

A. 孔子    B. 墨子    C. 韩非子    D. 老子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黄   宗羲的思想反映了

种变化,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宇宙便是吾心”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工、商皆民生之本”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有学者谈到,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传南北的大瘟疫,死人无数。在此背景下,终于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这部作品应该是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本草纲目》

D. 《天下郡国利病书》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B. 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C. 民主进步思潮产生

D. 文化专制进一步强化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苏格拉底    D. 普罗塔哥拉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智者学派是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影响。下列表达不确切的是

A. 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B. 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C. 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D. 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民对君可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材料观点类似于启蒙运动所倡导的

A. 权力制衡

B. 君主立宪

C. 天赋人权

D. 社会契约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印象画派开启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大门。以下关于印象画派说法正确的是

A. 产生于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

B. 突出理性,忽视画家主观感受

C. 借鉴了光学等自然科学成果

D. 画面构图严谨,重视表现细节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欧洲曾上演过一部名叫《呼吸》的戏剧,该剧从头至尾没有一句台词。此剧的艺术风格应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该观点最有可能是

A. 林则徐

B. 康有为

C. 孙中山

D. 陈独秀

 

二、null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孙中山将民权主义的内容条理化、法典化,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下面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 《兴中会章程》:“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B. 《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 《时局宣言》:“取消一切不平等之条约及特权”

D. 《孙中山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君臣关系的表述,观点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B.夫民者,为君者有之,为臣者助君理之

C.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

D.初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刘大白在民国七年的一首诗中写道:“拿锤儿的说:‘世间底表面的,是谁造成的?你瞧!世间人住的、坐的、使的,哪一件不是锤儿下面的工程?’拿锄儿的说:‘世间的生命,是谁养活的?你瞧!世间人吃的、喝的、抽的,哪一件不是锄儿下面的结果?”其创作背景是

A.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黑暗

B. 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C. 李大钊等宣传社会主义

D. 胡适等人提倡新文学革命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孙中山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也是有世界影响的伟人。这两种评价体现的分别是

A.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                     B.社会史观、整体史观

C.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D.生态史观、社会史观

 

四、null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费正清认为:“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1916年之后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实践和试验毫无拘束地涌现出来。”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①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②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③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

④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④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在《公言报》上发文批评某项运动是“覆孔孟,铲伦常”,“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是“叛亲蔑伦”,“人头畜鸣”。材料表明该学者

A. 支持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B. 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

C. 否定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政策

D. 重建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体系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则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这三者都

A. 着重强调人的平等自由

B. 推进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C. 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特征

D. 促进欧洲思想的彻底解放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缥渺的梦境 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卜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经济危机导致了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工业革命以来各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的大为失望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六、null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意义包括:

①开始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旧观念

②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③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④使“开眼看世界”发展成为社会思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

A. 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的洗礼

B. 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和推动

C. 俄国十月革命对民族解放运动的鼓舞

D.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领土权益被日本攫取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③“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谢万民之恨”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④②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④②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有“文化伟人”、“政治名人”之称的陈独秀,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作为“文化伟人”,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①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       ②中国共产党早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

③首先高举社会主义大旗,为运动指明方向    ④是文学革命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还是姓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利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在此阐述的是

A. .“一国两制问题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七、单选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 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 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 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阅读框内文字材料。它们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表的评论

 

A. “东方红Ⅰ号”发射成功

B.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C.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 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钱学森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不出杰出人才。以下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是

A.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实施211工程计划

C.大学招收工农兵学员            D.提出双百方针

 

八、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历史展览是向民众普及历史知识,实现历史教育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某校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面对公众举办了一次历史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展览一:中外思想集锦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请指出展览一中两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及本质区别。你认为中国的新思想不能像欧洲的思想潮流那样对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展览二:中外史学著作

 

《史记》

《历史》

作者

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记述内容

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一部当时中国人已知世界的历史。

主题在于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但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就是当时希腊人已知世界的历史。

 

(2)据材料分析两部史学著作记述的共同点。结合所学,分析他们这样记述“世界历史”的原因。

展览三:东西方科技

      牛耕             蒸汽机            清朝战船        英国战船

(3)观察以上两组中外对比图片你有哪些认识?有观众认为,上述图片展示中,最先进最核心的枝术是蒸汽机,它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结合所学,请你以解说员的身份,以该观点为中心为蒸汽机写一段解说词。

(4)

展览四中外名画欣赏

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鉴赏的基本要求,请你欣赏展览四中两幅名画,为其中一幅撰写作品简介。(内容必须包括:作者、艺术风格或流派、时代特征)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国人对西学的认识经历了由夷学到西学,再到新学的嬗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杨光先对康熙帝说:)皇上颁行之历,应用尧舜之历;皇上事事皆法尧舜,岂独于历法有不然哉?今南怀仁天主教之人,焉有法尧舜之圣君,而法天主教之法也?南怀仁欲毁尧舜相传之仪器,以改西洋之仪器。使尧舜之仪器可毁,则尧舜以来之诗书礼乐、文章制度皆可毁矣。……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杨光先《不得己》

材料二学校者人才所由出,人才者国势所由强,故泰西之强强于学,非强于人也。……故善学者必先明本末,更明所谓大本末而后可。以西学言之:如格致制造等学其本也,各国最重格致之学,荚国格致会颇多,获益甚大,讲求格致新法者约十万人。痦言文字其末也。合而言之,则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

材料三倘以为中国之法,孔子之道,足以组织吾之国家,支配吾之社会使适于今日竞争世界之生存,则不徒共和宪法为可废,……及一切新政治,新教育,无一非多事,且无一非谬误,应悉废罢,仍守旧法,以免滥费吾人之财力。万一不安本分,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則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载《新青年》1916年11月,第二卷第三号

材料四言之,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靜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崖。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而东西文明真正之调和则终非二种文明本身之觉醒万不为功。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7月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东西学存在怎样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造成的主要影响。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对待西学态度有何变化?

(3)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持此观点的主要目的及原因。

(4)李大钊所说的“第三新文明”指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国人对西学的认识不断嬗变的主要因素。

 

详细信息
35.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可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用学。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向世界学习”的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论题符合题目要求,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这以后发生了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从各方面来看,他们的政治体制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尤其是穷人,他们的妻子和儿女都为富人所奴役,他们被称作附庸和“六一汉”。因为他们正是按照这样的地租耕种富人的土地。所有的土地都控制在少数人手中;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地租,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都将失去自由。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梭伦改革对雅典公民的财产等级划分和政治权利分配

等级

等级名称

财产资格

分享的政治权利

第一等级

500斗级

年收入500麦斗以上

可以担任一切官职

第二等级

骑士级

年收入达300麦斗

可以担任除司库的高级官职

第三等级

双牛级

年收入达200麦斗

可以出任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

日佣级

年收入200麦斗以下

有选举权无被选举权

 

材料三: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正是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差距,防止极贫极富,从而有效保障了公民集体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形成古典盛世的历史局面。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产生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改革措施是什么?有何特点与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梭伦改革调节“贵族与大众”利益的方式。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梭伦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