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辽宁省抚顺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不包括

A. 世袭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柳宗元的文章《封建论》的主题可能是

A. 王位继承制度

B. 分封制度

C. 三公九卿制度

D. 郡县制度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

A. 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 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 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 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口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讨伐)之。这段材材料反映了

A. 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B. 西周末年周王室的衰弱

C.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D. 战国时期的群雄并立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周王主张实行分封制,而秦朝时李斯坚决反对实行分封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恰当的评价是

A. 都是片面的

B. 都是相对进步的

C. 都阻碍了历史进步

D. 有利于封建统治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分封制

A. 都是中央集权制

B. 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C. 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统治

D. 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瓦解

 

二、null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秦汉时丞相一职有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A. 专制主义皇权的不断加强

B. 封建中央政府的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 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 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刻石说的是

A. 周天子分封天下

B. 秦始皇统一六国

C. 汉武帝开拓疆土

D. 忽必烈一定乾元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其目的是

A. 壮大皇族力量

B. 保证列侯利益

C. 加强中央集权

D. 笼络王侯人心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

①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②一定程度上为抵御外族侵扰提供了保障

③实现了民族平等

④文化专制,使科技发展受到抑制

⑤在很长时期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A. ①②③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

D. ①②⑤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求宁息”采取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

B. 修筑长城

C. 推行郡县制

D. 攻打匈奴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 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 中央设三公九卿

C. 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 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尹湾汉墓简牍》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都官二”。表明汉初地方实行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中朝制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A. 分割地方权力

B. 对地方官的监察

C. 发挥文官作用

D. 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有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③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后患

④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

A. 尚书中书门下    B. 中书门下尚书

C. 尚书门下中书    D. 门下中书尚书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其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兵部

D. 门下省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明朝在废除丞相后,为解决“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A. 建立内阁制度

B. 用六部担当具体工作

C. 建立三省制度

D. 在地方设置三司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说明

A. 皇权专制日益得到强化

B.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C. 相权重新得以恢复

D.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恩格斯说:“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人那里,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人、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反映出那时的公民社会是

A. 平等社会

B. 民主社会

C. 等级社会

D. 专制社会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希腊的城邦公民指的是

A. 全体的成年公民

B. 有公民身份的成年男性公民

C. 妇女

D. 外邦移民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雅典的民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 终身制度.世袭制度

B. 平等的协商制度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制度

C. 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度和选举制度

D.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剑桥古代史》对古代雅典有这样的描述:“(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这表明

A. 雅典物产丰富人民富足

B. 雅典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C. 雅典是当时地中海的霸主

D. 雅典人充当了海盗角色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通过改革在雅典最终确立了民主制度的是

A. 梭伦

B. 克里斯提尼

C. 伯利克里

D. 屋大维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是:

A. 罗马法

B. 查士丁尼新敕

C. 十二铜表法

D. 秦律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 重视法律程序

B. 保留习惯旧俗

C. 强调法官至上

D. 体现人人平等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罗马设置了保民官,其目的是

A. 协调贵族和平民的利益

B. 选举自己的官员,以监督政府的行为

C. 为平民说话办事

D. 制定自己的法律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787年美国宪法在当时世界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确定了

A. 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B. 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C. 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D. 民族独立和人民的基本权利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与英美相比,德意志的政治制度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性,主要是因为

A. 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

B. 德意志有军国主义传统

C. 德意志是通过国内外战争来实现统一

D.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地主拥有巨大的权力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

A. 行政权

B. 立法权

C. 司法权

D. 外交权

 

四、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缜密者入缮写。后名军机处。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近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

(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一省制?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二国会两院经依法集会于西敏寺宫,为确保英国人民传统之权利与自由而制定本法律。……第二条: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第四条: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三英国为君主立宪制政体。根据英国宪法性文件,英王是国家元首。首相是政府首脑,负责内阁,行使行政权。内阁由议会中的下议院的多数党组成,首相是多数党的代表,由英王任命。

——中国人权网《各国人权立法》

请回答:

(1)三个材料集中阐述了一个什么问题?

(2)材料一与材料二的思想倾向各是怎样的?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首相在议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