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广州市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模拟试卷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一、null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对下图表达历史信息解释正确的是

A. 社会保险支出比例越高说明该国经济越发达

B. 德国、日本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占比重较低

C. 该现象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新的社会不公

D. 该现象可以推动各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以下关于关贸总协定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中国不是关贸总协定缔约国

B. 协调了各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纠纷

C. 是正式的国际组织

D. 致力于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

A. 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

B. 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 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

D. 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二、单选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1920年初,红军挫败敌人的两次联合进攻,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再次把社会主义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下列议案当时最有可能被通过的是

A.《关于新经济政策同题的决议》

B.《关于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草案》

C.《关于废除某些货币结算的决议》

D.《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办法的决议》

 

三、null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不少新生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有

①近代旗袍

②中山装

③面包

④上海的里弄住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四、单选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苏辙在《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中说:城廓之户虽号兼并,然而缓急之际郡县所赖:饥馑之岁将劝之分以助民,盗贼之岁将借其力以捍敌。故财之在城廓者,与在官府无异也。其言论旨在( 

A.反对不抑兼并的政策       B.强调缓和社会矛盾

C.向国家提供征税的依据         D.为土地兼并辩护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指出诸如福建等沿海省份田不供食,以海为生,以津舶为家者,十而九也。基于这种社会现状,作为一位开明大臣的最佳奏议应是(  )

A.严禁私下诸番互市者”

B.海禁一严无所得食则转掠海滨”

C.露田不准买卖年老免课身死还田”

D.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

 

五、null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梁治平在《市场·国家·公共领域》一文中指出:“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作用。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材料反映新中国成立后

A. 商品贸易逐渐消失

B. “左”倾指导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C. 计划经济阻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D. 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治本者少,浮食者众。……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并至,则安能不为非?”(王符《潜夫论》)王符立论的出发点是

A. 重农抑商

B. 本末并重

C. 安定社会

D. 抑制兼并

 

六、单选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小明的爷爷生活在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他先在外商轮船公司打工,后来他到与之相邻的中国第一家从事江海运输业的轮船公司工作。那么他应生活在(  )

A. 广州    B. 天津    C. 上海    D. 福州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当代美国一个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

A. 胡佛政府的政策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

B. 胡佛政府的政策为新政提供经验教训

C. 胡佛政府的政策改变了美国经济运营方式

D. 胡佛政府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以国家权力为后盾,动员人民追逐某种具有空想乌托邦的计划。材料中的空想乌托邦的计划对应的口号是

A.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史学界认为,罗斯福政府通过社会立法,开启了美国历史的一个新进程。如1935年,美国通过《社会保障法案》建立了一套老年退休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新进程是指

A.国家干预经济  B.福利国家       C.自由放任       D.市场经济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实际就是美元“绑架”全球,其基本特征是(  )。

A.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

B.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

C.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D.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代表共同签订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l/3,1932年上升50%左右。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苏联这样做的目的是    

A.帮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经济危机 

B.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实施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增强经济实力

D.实现工业化,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亚当·斯密说:没有广阔的国外市场,那在幅员不大,仅能提供狭小国内市场的国家……制造业就没有好好发展的可能。他论证的是

A.市场和工业革命的关系

B.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关系

C.手工生产和机器生产的关系

D.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关系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企业都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是

A.继昌隆缫丝厂     汉阳铁厂        B.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C.发昌机器厂    大生纱厂           D.贻来牟机器磨坊   江南制造总局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挑战,依据包括

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           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压力   不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斯大林说:“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材料中“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

A.以农业集体化为前提              B.从发展重工业开始 

C.从发展轻工业开始                 D.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七、null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阅读《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表中出现的变化和影响,主要是

A.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B. 普遍实行国家福利政策,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C. “新经济”的出现,使社会经济持续增长

D.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八、单选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与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产生

整个世界基本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九、null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说:“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十之八九,也决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对他的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 经济危机是希特勒上台的唯一原因

B. 经济危机导致了右翼极端势力突起

C. 经济危机严重地动摇了一战后国际格局的经济基础

D. 经济危机使各国都在传统资本主义模式外寻找新的出路

 

十、单选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1083年成都锦院建立,主要出产四种蜀锦:上贡锦、官诰锦、臣僚袄子锦和广西锦。由此可以推断

A. 成都是宋代织锦业最发达的地区

B. 成都锦院属典型的官办手工业

C. 宋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空前加强

D. 宋代已出现新型生产关系萌芽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20世纪,美英政府经济职能经历了几次转变,以下比喻体现了80年代以来两国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的是

A. “守夜人”

B. “中间道路”

C. “大管家”

D. “甩手掌柜”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下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 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其中“转变”的含义是

A. 东方从属于西方格局的形成

B. 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民族主义萌发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跨国公司发挥主要作用     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高 

冷战以后局部冲突减少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十一、null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美国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 恢复银行信用

B. 调整农业

C. 调整工业

D. 举办公共工程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其主要依据是

A. 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 在正确分析国情的基础上确定工作重心

C. 反映了人民要求发展经济的愿望

D. 提出发展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详细信息
30. 难度:困难

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为100)下列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

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②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③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十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由于时代和国情的不同,各国走上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不同的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材料中的“退却年代”是指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曼·罗兰所说苏联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