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三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出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 严格的等级关系

B. 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 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 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二、null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名政府高官应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郡守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

A. 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 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

C. 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 君臣关系等级森严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 与皇帝共治国事

B. 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 “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A. 永久居住权

B. 海关管理权

C. 领事裁判权

D. 片面最惠国待遇

 

四、null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有人说:“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是指

A. 火烧圆明园    B. 割占台湾    C. 签订《南京条约》    D. 签订《辛丑条约》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A. 平津战役

B. 淞沪会战

C. 渡江战役

D. 百团大战

 

六、null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这段话说明了

A. 日本对中国有强烈的扩张野心    B. 日本是美国当时最危险的敌人

C. 中国抗日战场牵制了大量日本兵力    D. 中国是美国最重要的盟国

 

七、单选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中国各报刊上的有

A. 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新政

B. 民国、孙文、共和、三权分立

C. 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D. 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

 

八、null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每周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历史上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位我国国旗的会议是:

A.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选项,与图宣传画信息无关的是

A. 创作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B. 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C. 体现了一元化领导制度

D. 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九、单选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

A.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 1992年“九二共识”

C. 1995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    D. 2005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

 

十、null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个会议是指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D. 26届联合国大会

 

十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 对外开放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不结盟政策    D. 多边外边交政策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20122,习近平在访美演讲中说道:我们会永远缅怀当年以非凡战略眼光和卓越政治智慧打开中美友好合作大门的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当年中美友好合作大门打开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铺平了道路

B. 打破了中美的外交僵局

C. 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D. 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十二、null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成功开创了

A.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B. 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C. 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D. 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

 

十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伯利克里说:我可以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指

A全体男子

B.全体成年男子

C.所有本邦成年男子

D.祖籍本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

 

十四、null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古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古希腊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A. 独立自治    B. 三权分立

C. 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D. 小国寡民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古希腊人留下这样的名言:“你可以拿走我们的面包,拿走我们的空气,但你不能拿走我们的奥林匹亚精神。天之下,地之上.便是我们厮守终生的信念,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有使它更快、更高、更强……”这表明他们

A. 崇尚精神追求

B. 坚守法治原则

C. 重视民主信念

D. 倡导人类平等

 

十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 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 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 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 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十六、null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乾隆皇帝说:国家设官分职,关键在人主“太阿不移”,“盖有是君方有是臣,惟后克艰厥后,庶臣克艰厥臣”。乾隆帝在这里论述的核心是(    )

A. 古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B. 古代君王与臣子的关系

C. 君主专制与民主的关系    D. 古代行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杨秀清等的《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中写道:“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上述檄文显示了太平天国(    )

A. 不讲究斗争策略水平    B. 对清朝统治恨之入骨

C. 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D. 对民族问题认识偏狭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主张:“外国有禁卖子为奴之例。家贫卖子,只顾眼前之便,不思子孙永为人奴,大辱祖考……故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从材料中可知洪仁玕主张(    )

A. 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    B. 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C. 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D. 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9123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府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称呼,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之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

A. 自由的观念    B. 平等的观念

C. 博爱的观念    D. 互助的观念

 

十七、单选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讲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发展资本主义    B. 救亡图存

C. 反抗外来侵略    D. 反对专制统治

 

十八、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   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 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法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法律是君主个人意志的体现,皇帝集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1912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摘自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据材料一概括该制度的核心。这一制度存在哪两对矛盾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哪一次会议制定的它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