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2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1932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罗斯福在竞选演讲中提出新政,以此结束经济大萧条,结果以压倒多数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可见,当时美国

A.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B.国家干预优势凸显

C.急需走出危机困境        D.总统选举程序混乱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罗斯福说,政府应当使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有事可做,让人民免于挨饿,有房子住,生活过得还不错,有适当的教育水平,这些都是政府应该关心的事。由此看出罗斯福的执政理念是

A.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发展

B.摆脱经济危机,大力发展经济

C.政府要关注民生,对国民要有责任意识

D.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了5位自己信任的最高法院法官,并被批准。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它在解释宪法时既深刻又迅速,它扫除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合乎宪法的怀疑。这个罗斯福法院

A.是罗斯福总统违反宪法的产物   B.是罗斯福总统操纵司法权的结果

C.有利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D.虽违宪,但有利于实施罗斯福新政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从1933年3月6日罗斯福下令全国银行休假,到同年6月16日铁路协调法的诞生,这100天中间国会共同通过15项主要立法,基本上扭转了罗斯福上台时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濒于崩溃的局面。上述材料说明罗斯福新政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是

A行政命令    B经济立法    C以工代赈    D整顿银行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1935年,美国政府颁布银行法,规定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金的银行必须加入联邦储蓄银行,实行存款保险。其初衷是

A保障银行信用,刺激经济发展    B吸收社会存款,拉动内部需求

C维护公民利益,缓和社会矛盾    D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宣布该法无效;l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一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

A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司法解释的变化

B分权制衡机制削弱了新政的实际效果

C罗斯福新政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联邦行政权力扩张影响司法公正判决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1938年,美国国会通过《公平劳工标准法》,设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并创设了统一的一星期40小时工作制。随后,附有慷慨的健康和失业福利的长期合同消除了因购买汽车和住房而致负债的长期风险。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美国民主制度转型,立法保护工人权益

B.国际工人运动在美国取得了革命性进步

C.生产与消费矛盾仍是经济体制改革重点

D.美国试图缓和社会矛盾,准备参加二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罗斯福新政中,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如《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用事业法》、《公平劳动法》等法规,同时推动工会建设。其价值在于

A.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

B.使自己的政策通过立法得以长期推行

C.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

D.为保障国民生存权转变政府职能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工人人数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个时期失业人数逐步回落的直接有效的措施是

A.推行以工代赈          B.公布《存款保险法》

C.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D.实施《全国劳工关系法》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表,这一数据变化与下列罗斯福新政内容相关的是

 

1930年
 

1940年
 

拖拉机
 

92万台
 

156.67万台
 

谷物联合收割机
 

6.1万台
 

19万台
 

玉米摘收机
 

5万台
 

11万台
 

 

 

A.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 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

C. 调整农业政策    D. 推行“以工代赈”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罗斯福新政时期某艺术家的歌曲唱到: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歌曲反映出当时

A. 美国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B. 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

C. 新政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人的处境

D. 新政的实施缓解了美国的阶级矛盾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罗斯福时代》中指出:新政标志着公共权利和私有权益之间冲突的继续,而罗斯福将这种冲突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以前毫无限制的企业权利最终得到有效遏制,由此产生的是一个改造了的资本主义体系,其中工人、农民、消费者等比以往受到了更多的保护。材料实质是

A.调节农业生产保证农民利益                B.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就业问题

C.实行国家干预调整生产关系                D.推行福利政策缓和社会矛盾

 

二、计算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因为过度开发加剧了1930年代的尘暴灾难,它与经济大萧条几乎同时袭来。面对天灾人祸的复杂局面,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组建民间资源保护队,前后有数百万贫困的年轻人被招募从事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活动;颁布《泰勒牧场法案》限制公共牧场的使用,制止过度放牧;实施紧急起垄计划来缓解风蚀;通过《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给予农场主一定的土地撂荒补贴,限制土地播种面积,减少粮食生产;在学校课程中设置环保教育课程,进一步普及政府资助的农场成年人教育等。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解决尘暴措施的特点,并分析这些措施的作用。

 

三、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他说:“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对我们国家的理想和精神来说,自愿自觉的行动总比国库里拨出款来要强上千倍。”

——黄安年《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

材料二  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

——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

材料三   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的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为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

——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对社会救济的主张的不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举措。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