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2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观察1843年与1858年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这一现象造成

A.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

D.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如果说,从前的农户是自己植棉(或购入棉)、自纺、自织、自用(也部分供应市场),现在则是从市场买进口机纱,织成布匹自用或供给市场,1894土布生产中使用机纱的比重巳占23.4%,材料主要反映了

A.传统纺织品已完全商品化

B.民族纺织工业发展迅速

C.传统织布业占据市场优势

D.进口机纱导致纺织分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表是1854年至1859年部分主要年份福州口岸对外茶叶出口总量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趋势表明

年份

1854年

1855年

1856年

1859年

数量

13万担

27万担

37万担

38万担

A.茶叶逐步成为对外贸易主要商品

B.福建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茶叶生产的商品化趋势逐步加强

D.福州成为近代对外贸易的中心城市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不断有人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最先实践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洋务运动中官督商办企业的直接来源似乎是19世纪后半期出现的政府盐务垄断权。……然而它们已不再是原来那种的财政机构,也不是西式工业的简单的进口货和复制品。它们所保留的旧有的官僚主义的管理、垄断者的束缚,以及官僚的勒索,这些都表现了盐务署的特征。对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盐业是洋务企业重要经营领域

B.洋务企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C.洋务企业是官府垄断的变种

D.洋务企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8721885年的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这类洋务逐渐被看作是时务,因为它们乃针对国家的急迫事务而开办。这里的时务是指

A. 兴办民用工业    B. 创办军事工业

C.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 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

A.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

C.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

D.实现了自强与求富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872年,机器缫丝(厂)创于简村堡陈启沅(源),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以其交洋人也。材料中的缫丝厂最可能坐落于

A.北京附近       B.广州附近

C.西安附近       D.成都附近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设想你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的中国,欲投资新式企业,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下列行业中,你最有可能投资于

A.采矿业            B.冶金业

C.机器制造业        D.棉纺织业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据统计,在清末72家民族工业企业中,上海38家,广州8家,福州4家。上海自1849年至1911年,各类各级新式学校有259所;各类中外文报刊达60多种。材料可以表明

A.租界推动了上海市政现代化进程

B.上海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贸易金融中心

C.租界对上海社会发展的双重影响

D.上海走在近代经济文化现代化的前列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在沿海各个开埠城市中形成买办(外商企业雇佣的居间人或代理人)。1860年,随着英法联军来天津经商或开办洋行的外国商人都带着广东买办,有的外商甚至带着买办闯到还没有开放的北京。下列对买办的评价,正确的是

A.买办代表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要求

B.买办的出现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C.买办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D.买办的主要任务是帮助西方列强进行军事侵略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1860年,全国约有45%的农户织布,其中约80%植棉。全国占首位的手工业纺织中心松江府,实际上家家织布,平均每户年产布66.3匹,其中自己消费的仅8.4匹。宁波自五口通商后,其地的棉纺织手工业“已经受到了显著的影响”,“六年以前,每锭售价六元的白布(叫南京土布),现在只要三元五角就能买到。这样和本地货相同的货物的进口,已经使许多织布机停了下来”。

——据《鸦片战争后茶叶和鸦片贸易与上海城市的发展》等整理

材料二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下游地区城镇经济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三、计算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鸿章完全是在曾国藩的卵翼下成长起来的,他不仅是曾国藩反动事业的继承者,而且他在反动统治集团的地位及其卖国行为,都超过了他的师父,成为19世纪最后三十年中最大的一个卖国贼。

——摘编自胡滨《卖国贼李鸿章》1954年版

材料二 19世纪末美国总统克利夫兰:李鸿章不仅是中国在当时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综合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个世纪(注:指19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以从政三十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繁盛的国家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位外交官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摘编自张明林《换一只眼睛看历史: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胡滨和克利大兰对李鸿章的不同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滨和克利夫兰对李鸿章作出不同评价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