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2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据相关资料统计,19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生产的汽车每年只有几千辆,但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的汽车年产量已猛增到50万辆以上。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电动机的创制和使用            B.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

C.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D.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在法国巴黎举行了第三届世博会。在这次会展中可能看到的最新科技成果是

A.史蒂芬孙驾驶的火箭号蒸汽机车

B.富尔顿进行试航的新轮船

C.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

D.卡尔·发明的汽车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一壶开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爱迪生点燃世界的发明是

A.电脑            B.电话             C.电灯           D.电车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兴起于重工业                       D.电力的广泛使用

【来源】天津市新四区示范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话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这一材料表明

A.电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世界市场形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范围非常广泛

C.电力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的联系更加方便

D.通讯技术是电力应用的标志性成就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870年,31岁的美国人洛克菲勒把两座炼油厂和石油输出商行合并,创建了美孚石油公司。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6家炼油厂。这体现了

A.第二次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B.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发生变化

C.美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D.石油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两幅图片最能形象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工厂制度的形成                    B.世界市场的出现

C.垄断组织的形成                    D.殖民体系的扩张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科学的生产管理方式——泰罗制。20世纪初,泰罗制被广泛推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职业经理人开始出现。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第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企业规模扩大催生科学管理

C.泰罗制的推广促使美国经济进入垄断阶段

D.科学管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禁止垄断的行为;1914年又通过克莱顿反托拉斯法谢尔曼法的修订法案,旨在针对地方上的价格歧视,及更进一步打击贸易限制。这些法案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体制          B.保障美国社会弱势群体利益

C.防止企业之间进行盲目竞争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经济干预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几十年前统治全球对欧洲来说还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想,但伴随着通讯事业的突飞猛进、内燃机被用于交通领域,技术上的革新和欧洲日益增长的实力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他所说的世界格局指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B.全球化

C.雅尔塔体系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对材料现象的正确理解是

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B.“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率较高

C.亚洲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美国

D.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已形成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右面是某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比例的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

A.资本输出成为资本主义对外侵略主流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海外利益分配不均

C.新科技成果得到充分运用

D.美德经济已经超越了英国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图能够反映182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发展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从整体上概括其趋势,不能拘泥于某一国家。观点要明确,史论结合。)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65年时,欧洲人在非洲修建的铁路里程仅为760公里,1885年达到7030公里,1913年时,猛增到44309公里,其中英国修建的铁路长达27000公里。整个非洲大陆,通过密集的铁路网,被欧洲的殖民者牢牢控制着。

——《罗得斯纵贯非洲的铁路梦)>(2014年12月22日《国际金融报》)

材料二如果没有铁路,英国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统治印度的。铁路传播了腺鼠疫。……铁路还导致了饥荒频频发生。由于交通工具的便利,人们把出售的谷物送往价格最昂贵的市场。他们变得目光短浅,因此饥荒的压力增加了。

——甘地(1869—194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自治》

材料三铁路帮助欧洲人将统治强加于非洲内地,但他们也传播了其他东西:不仅有花生和树胶的贸易,而且有西方医学知识。因为没有公共健康的改善,铁路将会传播痰病,增加流行病的危险。

——【英】尼尔·弗格森《文明》(2011年版)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非洲铁路修建中处于优势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铁路修建对印度社会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两者观点的不同及成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