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3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7课 启蒙运动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启蒙思想家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人权”。这本质上反映了

A.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B.西欧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没落

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

D.反对宗教压迫,实现信仰自由的要求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17世纪自然神论创始人赫尔伯特说:“神造了世界却不照管护理这个世界,任其发展”。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在创世之后就不再干预世界事务﹐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该观点

A.谴责了传统宗教的非理性主义

B.强调恪守宗教的原创经典理论

C.成为天赋人权观的理论依据

D.不利于科学发展和文明进步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在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中,检察官库克论证说:“凡受托行使保护和维持人民安宁大权者,其权力本是人民为了自己的安全而赋予他的,一旦其利用手中权力来伤害人民,则根据该国法律应将其视为人民公敌并被处以最严厉的刑罚以警戒后人。”这段话表明,库克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人民主权的理念

C.分权制衡的学说                   D.天赋人权的思想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但他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要统治人们,宗教是不可少的。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材料主要说明伏尔泰

A. 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 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

C. 没有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D. 意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伏尔泰认为:“在这个社会里,既无土地又无房屋的人难道也应该有选举权吗?”“当黎民被容许议论(国事)的时候,一切都将毁灭。”这反映了伏尔泰

A.主张实行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B.提倡人人平等的自然权利学说

C.对人民群众怀有一种恐惧心理

D.反对少数人掌握国家政治权力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伏尔泰说,“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下来在腿上就带着踢马刺吗?……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以下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反对封建制度     B.倡导社会契约

C.宣扬平等自由     D.批判君主专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孟德斯鸠认为,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都可能是合理的政体。但是他又认为民主制腐化,就会产生极端平等的精神,导致“多数人的专制”;贵族制腐化,贵族的权力就会变得专横;君主制腐化,会导致“一人的专制”。材料中所反映的政治理念的核心观点是

A.民主制不会是合理的政体        B.强调分权制衡

C.民主政治的必然偏离悖论        D.鼓吹君主立宪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这表明卢梭主张

A.维持现有社会秩序是实现基本人权的前提

B.努力构建社会新秩序是实现基本人权的保障

C.传统社会秩序神圣不可侵犯

D.维护现有社会秩序才能维护人权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德国诗人海涅曾这样总结康德的思想,最初把上帝赶出了家门,而后来又偷偷地把上帝请了回来。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人们对待上帝的态度摇摆不定

B.“科学万能论”让理性无限扩大

C.反对天主教会成为时代的潮流 

D.康德对信仰与理性的关系反思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本质就是寻求

A. 人身自由

B. 推翻专制

C. 思想自由

D. 主权在民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伏尔泰认为“当君主是一个哲学家时,对人们来说是最大的幸福”;卢梭认为“专制君主永远都是暴君”;狄德罗指出“公正、温和、开明然而专制的统治者连续几朝的统治,对人民来说也许是最大的不幸”。由此可见他们

A. 对君主专制态度迥异

B. 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C. 都主张人民权力至上

D. 都宣传天赋人权学说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材料整体上反映出

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D.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

 

二、计算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绝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编自董晓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摘编自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    从整体来看,(启蒙运动就是)欧洲的资产阶级在经济发展和自然科学进步的基础上出现的,现在已经成熟了,要求摆脱对传统、宗教、封建势力的依赖,要用自己的理性解放自己,来批判现存的一切。在这场运动中,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他们手中掌握的武器是批判,而批判的标准就是理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对此做过精辟的论述:“他们不承认任何种类的外界权威。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等一切都受到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要站在理性的审判面前来,或者辩明自身存在的理由,或者放弃自己的存在。”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兴起的各自的社会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思想主张试分析其思想的历史影响。

3)有学者认为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继承与发展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他(孟德斯鸠)主张君主国家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表机关,国王只应该是行政机关的首脑,司法权则应该属于陪审法庭。……他还强调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要由君主批准,而立法机关也要干预一些行政方面的问题——如财政问题和军队问题。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他(卢梭)要求在这个共和国里实行直接民主。在立法工作中,每个公民都直接参加法律的制定,参加法律的讨论和表决。他反对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来制定法律,他认为在制定法律的工作中,人民的意志是不能被代表的。……这个(国家)权力也不应加以分割,因为人民的总的意志是不能分割的。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并指出其历史渊源。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卢梭的主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孟德斯鸠与卢梭上述思想产生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