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1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此语表明《十二铜表法》

A.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横           B.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

C.反映了奴隶的政治诉求           D.由贵族编制并为贵族服务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公元前4世纪末,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一个仁慈的贵族罗幕洛,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幕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幕洛的遗嘱。法官最后判定罗幕洛的家人败诉。法官依据的应是

A.未成文的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不诚实的方法取得物的占有的,由长官委任仲裁员三人处理之,如占有人败诉,应返还所得孽息的双倍上述规定体现了

A.罗马自由民的利益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主政体的结构              D.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激烈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公法第一条: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以上材料说明该法

A.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B.适用于罗马所有的自由民

C.具有一定的平等性                   D.彻底清除了野蛮的习惯法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A. 完善法律体系

B. 稳定社会秩序

C. 保障平民利益

D. 维护帝国统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它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了

A.维系帝国的需要            B.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

C.外来移民的需要            D.维护平民利益的需要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国家论》中提出以德性为基础的宪政理论,认为国家是履行德性、根据有关法律与权利的协议而结合的多民族共同体。这一理论的提出反映了

A.西塞罗主张以德治国

B.西塞罗最早提出民主理念

C.罗马法体系的形成

D.罗马由共和国向帝国过渡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罗马民法

A.注重证据                          B.纵容犯罪

C.主张重罪轻罚                      D.维护贵族利益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

A.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B.推动罗马法由习惯法转向成文法

C.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的平等

D.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的本质内涵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审判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A.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

B.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

C.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

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有学者指出:“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说明罗马法

A. 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

B. 巩固统治缓和矛盾

C. 具有随意性和实用性

D. 维系帝国影响深远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私法”部分是精华,其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私法”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A. 保证人人都能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B. 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C. 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D. 促进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西塞罗认为:“正义只有一个,它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并且它是基于一个大写的法,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无论谁,不了解这个大写的法——无论这个法律是否以文字形式记录在什么地方——就是没有正义。”此“大写的法”指的是

A.自然法            B.万民法

C.公民法            D.《十二铜表法》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解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图中的两个“?”处应填写的是

A.贵族、平民          B.公民、自由民

C.平民贵族          D.罗马人、自由民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公民大会)的权力”“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凡煽动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或把市民献给敌人的,处死刑”。这些规定

A.激化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B.调整了旧有习惯法的适用范围

C.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   

D.强调个人权利与国家利益的统一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A.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B.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生活日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亦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这使得

A.习惯法演变为成文法

B.罗马统治者加强了对外邦人的镇压

C.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

D.罗马法对帝国境内所有人都适用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罗马外事裁判官审理涉外案件时,既不能套用罗马公民法,也不能完全依照异邦人的法律,而是互相参照通融权衡,取得一些切实可行双方同意的解决方案,所以他们便称自己凭据的是万民通用之法,由此形成了万民法的概念。这反映了

A. 万民法逐步取代公民法    B. 万民法出现于帝国时期

C. 罗马公民范围不断扩大    D. 万民法具有灵活性特征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罗马法内容丰富,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习惯法→成文法→万民法→公民法

B.成文法→万民法→公民法→自然法

C.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

D.习惯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罗马法嫁资制度规定:“既不能忽略对处于相对强势地位者——妻子的父亲、丈夫的权益的保护,又须侧重保护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妇女的权益。”这一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A. 注重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B. 强调对男女平等的追求

C. 优先保护妇女的权益

D. 蕴含着公平正义的理念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古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同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这一规定

A.违背了法律的规范性原则         B.说明了罗马法历来重视司法程序

C.反映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相一致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英国法系和大陆法系各具特色,并行于当今世界。英美法系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体系庞杂而不系统。据此推断,全面继承古代罗马法的大陆法系

A.强调法律的系统化、法典化         B.不存在体系化的民法典

C.传播及使用范围小于英美法系        D.法官对法律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材料一

 

材料二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

口总数

雅典公

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

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怠慢神和蛊惑青年

材料三  到罗马帝国时代……对民众来说,除敬拜顺服皇帝外,更重要的是顺从帝国的法律。按照法律,所有帝国公民在统一的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它们于公元533年,根据查士丁尼的指令汇集成书。在它的“摘要”中说道:释放奴隶也列入列国通法。释放是从手中释放,即给予自由。……世人天生是自由的,没有天生的奴隶。

——以上材料均摘自李伯庚《欧洲文化史》

(1)材料一所示的政治文明成果的意义是什么?

(2)据材料二归纳指出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

(3)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法所蕴含的法律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罗马法

某学生学习“罗马法体系”一课后,产生了疑问:古罗马的奴隶是否确如书上所说,被“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为此,他查找了资料,并撰写了如下读书笔记:

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1】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2】表明当时即已存在释奴现象。

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3】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4】由此看来,……

资料来源:

【1】《罗马法词典》

【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

【3】《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

【4】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

(1)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哪些为二手史料?

(2)在笔记的第一段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哪些是该学生的评价?

(3)请你帮助这名学生解释罗马帝国释奴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

 

三、计算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罗马帝国时代对民众来说,除敬拜顺服皇帝外,更重要的是顺从帝国的法律。按照法律,所有帝国公民在统一的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材料二    它们于公元533年,根据查士丁尼的指令汇集成书。在它的“摘要”中说道:释放奴隶也列入列国通法。释放是从手中释放,即给予自由。世人天生是自由的,没有天生的奴隶。

——以上材料均摘自[荷]李伯庚《欧洲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适应罗马帝国时代的社会变化,罗马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说明帝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社会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所指代的法学著作并分析“它”问世重要意义。

(3)根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所蕴含的法律精神,并分析罗马法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起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未成年人也不得参与公务。

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二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之的标准。”“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为了避免法令违背这个法则,宗教决不能禁止或部分废止它,我们也无权通过元老院或人民使我们自己不受约束。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罗马法中所体现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观念。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西塞罗自然法观念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