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1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美国史学家魏斐德利用冲突——反应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运动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这段叙述(    )

A.材料充分、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结论不含理

C.材料不充分、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结论不合理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洪秀全说:概自有明失政,满洲乘衅,混乱中国,盗中国之天下……九州之众,一任其胡行,而恬不为怪,中国尚得为有人乎!这反映出洪秀全(    )

A.已经认识到了满清政府的本质          B.讲求科学、正确、合理的斗争策略

C.用满汉民族矛盾宣传动员革命          D.深刻地揭露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太平天国推行乡官制,设总制与监军两级,多由太平军文官担任,监军以下乡官全由当地人担任。时人张德坚在《贼情汇纂》中也承认:到处遍立乡官,是我民尽为贼助。这表明乡官制(    )

A.推动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巩固     B.赢得了当地开明士绅的支持

C.提高了太平天国的行政效率     D.分化了清朝内部的统治力量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争天下,打天下,穷爷们儿天不怕来地不怕。杀到天津卫,朝廷快让位;杀到杨柳青,皇帝吓得发了蒙。这一歌谣是在太平天国一军事行动中出现的。这一次军事行动是(    )

A.顺江东下,进军南京          B.北伐

C.金田起义                    D.西征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钱穆先生针对太平天国曾说过:“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A. 定都天京    B.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发动金田起义    D. 提出《资政新篇》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这突出体现了(    )

A.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B.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

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张德坚所编太平天国运动的情报集《贼情汇纂》记载:“惟各处俘获贼书皆成捆束,独无此书(《天朝田亩制度》),即贼中逃出者亦未见过,其贼中尚未梓行耶?”材料说明《天朝田亩制度》

A. 实际上没有发行

B. 没有号召作用

C. 太平军中没有普及

D. 不能反映农民的愿望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用,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

A.北伐失利               B.安庆保卫战失利

C.天京变乱               D.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有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解除了种种传统束缚(如废除封建性的把持垄断、采取简明的低税制等)后,城乡资本主义因素曾经十分活跃,贸易繁荣,商业兴盛。该学者认为太平天国(    )

A.注重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

B.彻底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C.改变了运动初期的政治要求

D.发展工商业的设想取得一定成效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858年,英国侵华军司令额尔金率舰队自上海沿江西上。在天京江面,太平军与其交火。事后,太平天国向英方道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舰可在长江航行。由此可见,太平天国(    )

A.并不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    B.受《北京条约》的影响较深

C.迫切学习西方的强烈愿望    D.对西方列强存在某种幻想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

A.鸦片战争B.《天朝田亩制度》

C.洪秀全D.天朝兴衰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取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    )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争天下,打天下,穷爷们儿天不怕来地不怕。杀到天津卫,朝廷快让位;杀到杨柳青,皇帝吓得发了蒙。”这一歌谣,是太平天国哪一军事行动中出现的

A.顺江东下,进军南京

B.北伐

C.东征,破江北大营

D.西征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范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最能体现“这些特性”的是

A. 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    C. 天京变乱    D. 提出《资政新篇》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史实的解读正确的是

A. 图一金田起义是洪秀全领导的广东桂平县武装起义

B. 图二太平军定都天京后,分封诸王,初步建立了政权

C. 图三其平分土地的方案是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彻底否定

D. 图四天京事变直接导致太平天国北伐军全军覆没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 “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下面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B.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

C.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D.《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得到继承和发展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从内容上看,下图两部文献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

不能对当时的社会矛盾做出正确认识

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文中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天京变乱的严重内耗

C.小生产者的先天缺陷         D.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

A.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B.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C. 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D. 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最大特点是

A.建立了与封建王朝对峙的政权

B.担负起了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C.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实属空前

D.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有号召歌、响应歌、英雄歌、记事歌,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首歌谣

A.属记事歌,再现了天平天国辉煌的历史

B.语言生动,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

C.表明金田已是全国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

D.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政权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杨秀清在《谕英使文翰》中说:“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亦当嘉汝忠义也。”这表明太平天国的局限性在于

A. 力图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B. 小农的保守意识

C. 没有与外来反清势力联合

D. 对西方列强本质认识不清

 

二、计算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摘编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设新闻官,广采社会舆论,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建铁路、造轮船;文教上,提倡设立新式学堂,办医院,禁止贩卖人口。

——摘编自《资政新篇》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两个文献所涉及的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并分析其主张能否真正实现。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资政新篇》的作者及此文献的新主张。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分析《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哪一个更符合时代潮流。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和沙俄怕英国垄断中国沿海市场,因此迫不及待地叫嚷愿意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咸丰皇帝没有明确表态,他要军机大臣通知曾国藩等总督巡抚妥筹办理,提出意见。曾国藩向咸丰皇帝建议:应请饬下王公大臣等传谕该夷酋,奖其效顺之忱,缓其会师之期,俟其军克复皖、浙、苏、常各郡后,再由统兵大臣约会该酋,派船助剿。

材料二 密迪乐曾连任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翻译官达10年之久。1855年10月1日,他在伦敦《泰晤士报》发表对中国革命的意见时说:现在最好的下策无论是为着出入口商务的发展,或是为着基督教新旧教派的传播,西方国家只有一条稳当的道路可走,那就是:各自训令其驻华代表认真执行任由中国人自行处理中国事务的政策。……至于商业界,我不能不说,利用某一方之软弱或恐慌,巧取豪夺,以获得什么东西,将不会有长久的利益;而以武力干涉战争,无论偏袒哪一方,将必处于无政府状态,并将毁坏中国之工业精神——这种精神是一切永久性的商业所必须依赖的。其主张基本与英国的政策一致。

材料三 1862年5月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月16日,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本月10日上午10点左右……对宁波港的轰击开始了,连续炮击约5小时之久,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就在太平军撤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法俄要求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三、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粤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孳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盗以谋食……取才之涂(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

——汪士铎《乙丙日记》(注:汪士铎曾经担任过曾国藩的幕僚)

材料二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为什么“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四、计算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们一般认为,太平天国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打击,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近年来,在研究深入的同时,人们努力对太平天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发生在近代时期的农民起义,我们更要注重从现代化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从这个角度衡量,太平天国建立的政权,沿袭了封建的君主制、等级制;它借用西方基督教的形式并将其中国化,在将其作为号召和发动农民的工具的同时,又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权。太平天国反对清王朝,只不过是要用一个封建王朝去取代另一个封建王朝。太平天国从宗教出发所采取的反孔政策,它所引起的长达十几年的内战,对中国探求现代化的进程都是一个冲击。

——《近代史史学新观点》

评论材料中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