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林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12月调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左传》有云:“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材料表明

A. 周天子与诸侯王关系近乎平等

B. “礼崩乐坏”的局面开始出现

C. 诸侯之间通过盟约来维系和平

D. 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已经确立

 

二、null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西周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步走向崩溃,下列成语最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A. 秦晋之好

B. 四面楚歌

C. 问鼎中原

D. 草木皆兵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描述了清朝晚期陕西泾阳大户吴氏家族的经商历程,剧中女主人公周莹(吴家长子吴聘之妻)能成为吴家当家人最有可能是因为

A. 近代前期男尊女卑的观念已经得到极大的改变

B. 中国传统宗法关系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C. 吴家其他人都不具备当家人的能力

D. 周莹具有极深的心机和城府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秦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亡于公元前206年。其统治期间属于

A. 公元前2世纪早期

B. 公元前2世纪晚期

C. 公元前3世纪早期

D. 公元前3世纪晚期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元世祖忽必烈设立了某一机构,因蒙古人信奉藏传佛教,因此该机构的地位相当高。刚开始以国师八思巴为其长官,后来该职一般由朝廷大臣担任,官员为僧俗并用。这一机构是

A. 枢密院

B. 中书省

C. 宣政院

D. 政事堂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眠,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导致朱元璋发出这样的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A. 胡惟庸专权擅政

B. 废丞相,权分六部

C. 内阁制度的建立

D. 司礼监不能履职尽责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清顺治帝曾说:“尔等(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未能俾尔等各出所见佐朕不逮,是皆朕不能委任大臣之咎,以致尔等俱未获尽展才猷。”据此判断清初

A. 处理章奏完全依靠成规

B. 内阁大臣辅佐皇帝不力

C. 皇帝裁决国家军政要务

D. 顺治皇帝不能知人善任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说:“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这说明科举考试是

A. 文人入仕的唯一途径

B. 朝廷笼络文人的有效方式

C. 追求真才实学为宗旨

D. 学子实现自身价值的体现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 对外政策灵活务实

B. 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

C. 受西学东渐的影响

D. 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关太平天国运动时写道:“(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 具有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B. 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

C. 具有浓厚宗教迷信色彩

D. 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张德坚所编太平天国运动的情报集《贼情汇纂》记载:“惟各处俘获贼书皆成捆束,独无此书(《天朝田亩制度》),即贼中逃出者亦未见过,其贼中尚未梓行耶?”材料说明《天朝田亩制度》

A. 实际上没有发行

B. 没有号召作用

C. 太平军中没有普及

D. 不能反映农民的愿望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歼其公时,败其战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 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

B.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C. 较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 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当列强为议和大纲激烈讨论之际,在京议和大臣实际上被完全排除在外。李鸿章抱怨说:此次办理和议,事极艰窘……(各使)自行商议极其秘密,无从揣测,惟先办祸首一节,则倡言不讳。’”据此判断,与该次议和直接相关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他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由此可见,左宗棠认为

A. 西北稳定,为新疆建省提供有利条件

B. 新疆对于京师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C. 新疆应该与蒙古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D. 新疆建省令分裂势力无隙可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面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格调查表。据此可推知

 

平均年龄

(岁)

身高

(cm)

体重

(kg)

胸围

(cm)

呼吸伸缩差

(cm)

肺气容量

(m1)

握力

(kg)

日兵

21.4

165.1

60.88

84.95

10.36

3631

41

清兵

29.8

166.65

54.75

89.5

10.24

3129

31

 

 

A. 清军战斗素养落后于日军

B. 军人体质决定战争结局

C. 清朝不够重视军队建设

D. 清军战斗精神不及日军

 

四、null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到:“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但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道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把总。”这段描写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A. 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成功

B. 中华民国成立

C. 辛亥革命后一些封建官僚投机革命

D. 袁世凯夺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它)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下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中,不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B. 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 实行责任内阁制

D. 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六、null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 北京学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 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D. 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此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中制定的?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遵义会议

D. 瓦窑堡会议

 

七、单选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历史学者在四川省苍溪县的一些砂石岩山上发现了以下红军石刻标语,这些标语最早可能形成于

A. 国民革命时期

B. 长征时期

C. 全面抗战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936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西川,西康,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新疆,蒙古,西藏等固有之疆域。中华民国领土非经国民大会议决,不得变更。”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 反映国民政府有收复东北等失地的决心

B. 从侧面反映当时国民政府对《马关条约》的态度

C. 表明国民政府要维持国家领土完整,争取抗战胜利

D. 国民大会是当时名义上全国最高立法机关

 

八、null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美国《时代》杂志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将“日本的战争机器”“卡住了13个星期”的是

A. 淞沪会战

B. 卢沟桥事变

C. 太原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九、单选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血战台儿庄》是1985年中国大陆拍摄的第一部反映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影片,这部集纪实性、文献性、史诗性风格于一身的作品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史中重要的一页,生动地记录了国民党爱国官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塑造了一批国民党高级将领形象。影片一经上映便受到了各方好评,并对打破海峡两岸坚冰起了重要作用。台儿庄战役所属正面战场的抗战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

 

十、null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1945年,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向蒋介石表示:人民遭受了21年的内战,流尽了鲜血。现在已到了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则表示: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这反映出(   )

A. 国共谈判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

B. 国民政府仍坚持独裁内战方针

C. 国民政府拥有较强的武装力量

D. 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已遭到质疑

 

十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自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以来,民族主义成为拯救国家危亡的一种途径,在学术层面始终未能达成共识,更逸论将中华民族 这一概念推广给全国民众。直到——爆发后,形势才出现彻底扭转,空前的团结使中华民族主义深入人心,中华民族终于成为全国民众认可的精神坐标。材料中空缺部分是

A.鸦片战争           B.国民革命

C.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五四起风雷  遵义定决策   卢沟燃烽火  渡江夺胜利

B.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  渡江夺胜利  卢沟燃烽火

C.五四起风雷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渡江夺胜利

D.渡江夺胜利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

 

十二、null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下列各项中属于《共同纲领》内容的有

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

③规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④规定中共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十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说:“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新制度。”这种“新制度”的意义之一是

A. 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B. 使人民进入了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C. 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

D. 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规定陪审员每人每日给薪两个奥波尔(相当于一人一天的生活费),执政官为四个奥波尔,五百人会议的议员为五个奥波尔。这反映出在当时雅典

A. 公职人员较为贫穷

B. 政府重视公民参政

C. 政治采用制衡机制

D. 公民具有等級差别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唐律疏议》规定:诸八议者(八议指亲、故、贤、能、功等八类人),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流罪以下,减一等。相比之下,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A. 皇帝是否拥有最高裁决权

B. 是否注重法律的公平公正

C. 是否保护个人利益

D. 是否重视纲常伦理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指出:“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它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材料表明

A. 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来源于罗马法

B. 罗马法为近代民主政体建立提供了借鉴

C. 法治原则在罗马得到有效贯彻

D. 民主制度的建立推动了罗马的兴盛与发展

 

十四、null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 总统控制议会

B. 总统与议会互相制约

C. 总统权力大,议会权力小

D. 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十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皇帝是国家元首”

B.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1689年3月,英国议会下院通过拨款法案,授予国王每年120万镑的税款,并规定其中60万镑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其余用作海陆军开支。1697年议会又通过《年金法案》,规定自翌年起,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长期不变。上述拨款法案的通过旨在

A. 保障国王的军事权

B. 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C. 确保王室财政独立

D. 依法监管王室财政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1878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的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

A. 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B. 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C. 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的控制    D. 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这一规定协调了

A.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 大州与小州的利益

C. 南方与北方的关系

D. 政府与人民的关系

 

详细信息
37. 难度:困难

当美国国会将参众两院所通过的一项立法议案送交总统时,总统必须在10天之内做出反应:或者签署这项法案使之生效;或者否决这项法案,把它连同反对意见一起退回到国会下院。此材料表明

A. 总统拥有制约国会的权力

B. 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C. 总统与国会彼此制约

D. 国会的立法权是形式上的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英雄儿女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新生政权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主要表现在(

A. 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机器

B. 公社监督工业生产

C. 管理逃亡

D. 同反动势力进行坚决斗争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在巴黎公社选出的89名委员中,工人30多人、知识分子30多人、职员约10人。材料表明巴黎公社在政权建设上的划时代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意义是

A. 消除了选民在职业、性别上的限制

B. 建立起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

C. 探索了实现劳动者解放的政治形式

D. 公社委员会实行了权力集中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1844年,普鲁士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遭到政府军镇压。但布雷斯劳的手工业者和学徒,柏林、亚琛的纺织工人,马格德堡的糖厂工人等,先后举行罢工以及局部起义,响应西里西亚织工的斗争。这一时期

A. 普鲁士工人运动得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指导

B. 军事斗争成为工人主要的斗争形式

C. 工人阶级逐步成为独立的力量

D. 共产主义者同盟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六、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社会发展和形势变化是推动制度变革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注: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指出秦朝解决这一困局的措施。

(2)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为什么说“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一百年前,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备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济、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的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思想两方面说明“民国”为中国带来的“前无古人的变化”。

(2)材料一、二对“民国”的评价有何不同?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如何理解“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详细信息
43.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二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

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

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以统一为名限制自由,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普鲁士的经济优势,于1864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地利(见普奥战争),成立北德意志联邦。

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兼并南德诸邦。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出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并分析该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的因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