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压轴

西周宗法制规定,在同祖父的大家庭里,富者有赈济贫者的义务,贫者有得到赈济的权利,即所谓“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其主要目的是

A. 实现宗族内部平等

B. 防止宗族溃散解体

C. 建立产品公有制度

D. 消除贫富悬殊现象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分封制从本质上说,仍是社群自治的延续……同商朝相比,很多西周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上层的——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据此可以看出,比起殷商松散的联盟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度

A. 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

B. 天子与诸侯形成官僚政治体制

C. 依据血缘来分享权力

D. 中央对地方形成垂直管理形式

 

详细信息
3. 难度:压轴

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有大量关于农时的叙述,包括《审时》、《上农》、《任地》、《辩土》等篇章都有涉及。先秦农时观念高度发达,源于

A. 适时耕种对农业生产的决定作用

B. 诸子百家都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C. 农业科技水平制约农业经营活动

D. 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的不断丰富

 

详细信息
4. 难度:压轴

中国多子平分财产的继承制度由来已久,如《唐律》的解释条文称:“准《户令》:应分田宅及财物者,兄弟均分,……违此令文者,是为不均平。”这种制度的实行

A. 源于人多地少的矛盾

B. 推动多子多福观念形成

C. 规范了耕织结合模式

D. 导致土地经营规模较小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它)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各地来管亊”“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文中的“它”是指

A. 秦朝的郡县

B. 西汉的郡国

C. 宋代的路州

D. 元朝的行省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先秦时期,各种治国方略层出不穷。“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治国方略

A. 孟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孟子指出天子可以讨伐诸侯,同等级的诸侯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据此可知,孟子主张

A. 仁政

B. 徳治

C. 守礼

D. 非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史学大师钱穆认为:“在中国历史上,自秦以下之传统政府……应称之曰‘士人政府’。士人政府之正式确立,则在汉武帝之后。”“士人政府”的形成主要影响是

A. 武功增强

B. 商业发展

C. 儒学受抑

D. 政权开放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北宋宰相出缺时,皇帝经常让某类官员代宰相之职.北宋宰相经常空缺,该类官员往往成为北宋亊实上的宰相。该类官员最有可能是

A. 枢密使

B. 参知政事

C. 刺史

D. 三司使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明淸时期,徽州人“业贾者什家而七,赢者什家而三”,商人“递废递兴,犹潮汐”,故徽州人普遍主张“以商致富,以宦贵之”,“张贾以获利,张儒以求名”。这反映出当时

A. 商人群体缺乏社会安全感

B. 商人为钱财从事儒学活动

C. 财产决定了社会群体地位

D. 义利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439年,明政府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详,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明代有深远影响味的监察法规。材料反映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是

A. 机构完备

B. 重视监察官员素质

C. 立法保障

D. 拥有独立的监察权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这项政策

A. 推动官营工商业发展

B. 加速白银内流

C. 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D. 放弃海禁政策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美国史学家斯塔弗里阿诺指出“……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下面不属于其表现的是

A. 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B. 商人在政治上不再受到歧视

C. 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D.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史实

结论

A

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

秦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

董仲舒提出“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

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

C

明内阁“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

明内阁没有决策权

D

清“海禁令”规定“片帆不得下海”

中外贸易断绝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从春秋战国酿汉时期,旧贵族阶层不断遭到打击。下列对贵族权益有较强冲击的是

A. 君轻民贵思想、焚书坑儒

B. 有教无类思想、郡县制

C. 兼爱、仁政

D. 无为而治、严刑峻法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为中国古代某一机构的运行示意图,下列关于该机构论述正确的是

A. 属于中央一级决策机构

B. 它是内阁的上一级机构

C. 其长官需定期觐见皇帝

D. 造成了皇权的过度膨胀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水心别集》卷二《民事上》记载:“自汉至唐,犹有授田之制……盖至于今,授田之制亡矣。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值)。”这段文字实质

A. 说明宋代均田制开始瓦解

B. 体现在土地流转中政治与经济因素的消长

C. 反映了租佃制经营已占据主导地位

D. 说明政府由限制到承认土地流转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列文字是对古代中国某一政治机构的描述:“………设院使二人,其中一人以吐蕃上层喇嘛国师充任。其下设官分职,僧俗并用。吐蕃喇嘛教主八思巴被任命为国师,……遇地方有事,则临时在当地设立分院处理。”该机构出现于

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

D. 清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上球材料体现的主要观点是

A. 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

B. 发明本心

C. 致良知

D. 知行合一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有学者曾指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苏杭地区的工商业面向全国,呈现了清新、活泼、开朗的气息。”结合右侧图片,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太湖地区的丝织业始终居全国之首

B.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区域性市镇网已形成

C. 该地区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海港集聚地

D. 该地区已经成为新的经济贸易中心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导致下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下表咸丰初年户部银库数量银数单位:万两

年份

库存银数

新收银数

支出银数

实存银数

咸丰元年(1851)

844.0962

850.8529

956.9910

737.9581

咸丰二年

737.9581

836.1837

1032,6172

541,5246

咸丰三年

541.5246

475.3397

847.1746

169.6897

 

 

A. 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

B. 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

C. 政府投资开办工厂

D. 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近代中国,列任凭借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系列特权。下列选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

②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③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④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汇集着西方少有的联合行动的军队官兵、外交官和神甫们的见证录,叙述了维多利亚女王与拿破仑三世军队的丧心病狂和贪得无厌,斥责了傲慢的西方两大帝国对傲慢的东方天朝的横加侮辱……。”与这一事件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北伐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鸦片战争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轮船进入中国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放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材料现象表明

A. 西方控制了中国近代交通运输

B. 外国侵略阻碍了中国近代交通发展

C. 近代中国的交通发展缓慢

D. 晚清中国交通发展丧失独立性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19世纪中叶,新名词在中国被不断创生出来,诸如:“商务”“商战”“商业”“招商”“商办”“商局”“商会”“商部”“商学”“商政”“商校”“商法”“商报”等。这一时期“商+”思维反映出

A. 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受到关注

B. 实业救国思想已经蔚然成风

C. 重农抑商经济政策遭到否定

D. 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处于社会变革的时期,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奔走呼号。1892年,温州豪士宋恕力倡改良,指出是否是变法者“必自易西服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变法图强成为全体国民共同要求

B. 服饰能够彰显人们的政治态度

C. 甲午战败激发国人寻求救亡方案

D. 西装传入对君主专制构成挑战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决定采用阳历为国历,1927年,国民政府通令:“嗣后无论公私事项,一律遵用国历”,然而之后社会使用旧历(农历)仍占主流。1936年,国民政府通告旧有的农家节气,应时节令等,均移于国历,其不可移者,则仍其旧,藉为推行国历之助”。这表明

A. 保守主义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

B. 政府向落后社会生活方式让步

C. 城乡之间习俗变迁的速度差异大

D. 政府意识到习俗变迁应因势利导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这次大会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译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为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大会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1927年3月7日,蒋介石在公开演讲中说,“无论哪国以平等待我的时候,那末,我们随便哪一国都可以联合的”。同时又说,“若苏俄—旦不以平等待我,一样压迫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是一样反对他们”。这表明将介石

A. 坚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B. 主张平等的对外政策

C. 明确反帝反封建目标

D. 意图破坏革命统一战线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有同学在总结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线索时,借用股市词汇描述(如下图)若要探寻“涨停”的原因,应该是

A. 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 欧洲列强忙于战争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D. 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

A. 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B. 收回了列强在中国的一些权益

C. 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

D. 揭开了解放战争解放南京的序幕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名称。下列军队的名称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②①④③

B. ①②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②①③④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中国方面正确判断日军进攻方向,采取了相应部署,准备在平汉路武胜关、广水段先发制敌,袭扰日军后方,威胁武汉,……此计划虽好,但未能实现。……在南线,第33集团军截击日军的部署也是对的,但兵力不厚,通信联络失密,损失较大。”上述文字描述的战役是

A. 太原会战

B. 徐州会战

C. 武汉会战

D. 枣宜会战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一)联络北方国民军,使其退守西北,保留其固有实力;(二)联络苏俄以增进革命之势力;(三)派员联络川、黔以牵制滇、鄂两军:(四)联合湘赣,作固守同盟之势,约其共出兵之期限,以牵制吴军之南下……。”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红军长征

D. 北伐战争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近代有学者认为:“盖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今犹有敢播专制之余肠起君主之笼火者,不问其为筹安之徒与复辟之辈,一律认为国家之判逆、国民之公敌,而诛其人,火其书,珍灭其丑类……而后再选神州之大任始有可图,中华维新之运命姑有成功之望也。”这一言论意在

A. 利用进化论推动维新变法

B.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

C. 批判尊孔复古与复辟帝制

D. 提倡平易通俗新鲜的新文学

 

详细信息
37. 难度:压轴

作为当今世界航天大国,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突破了“六个难关”:即“上天关”“回收关”“一箭多星关”“地球同步关”“太阳同步关”“载人航天关”。下列对中国突破“六个难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上天关”的突破,指的是“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 “一箭多星关”的突破,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

C. 突破“地球同步关”,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已经迈入先进国家行列

D. 突破“载人航天关”,是2003年“神舟5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划(三)县、自治县分为人民公社、镇;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0条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划(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材料反映的变化说明

A. 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发展

B. 新中国政治民主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

C. 纠正文化大革命政治错误的表现

D.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需求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2017年6月8-9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17次会议在阿斯塔纳举行。这次会议中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以下关于上海合作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该组织的合作程度低,属于松散性的论坛性组织

B. 该组织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C. 其以大国首先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

D. 深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维护世界和平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1956—1960年中国74个城镇人口迁移统计表

时间

城镇迁入(人)

农村迁入(人)

1956

634

-573

1958

521

-306

1959

1436

-942

1961

-492

-110

1962

-1379

1018

 

关于该表格所示现象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 为了缓解城市规模过大而产生的人口压力

B. 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遭受挫折

C. 户籍制度的调整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收到了成效

 

详细信息
41. 难度:简单

1979年5月,国家经委在北京、天津、上海选择了首都钢铁公司、天津自行车厂等八家大中型国管企业进行试点,将生产计划、资金使用、产品销售、利润分配、人事安排等方面权力下放给企业。当时这一做法意在

A. 放权让利激发企业的活力

B. 全面开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新格局

D. 有计划地控制重工业的比例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2014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依宪治国”的理念,并决定将“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下列有关新中国宪政史实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施政纲领

B. 1954年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C. 1982年宪法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D. 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成为治国方略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罗马共和国初期的法律,许可债权人把长期拖欠的债务人逮捕,关在私设的地牢内,把他卖充奴隶,甚至杀掉他。平民要求废除这些法律,并减轻他们的债务负担;……“公元前494年,为数颇众的平民退出罗马,移到城外3英里的阿尼奥阿河畔之圣山,发表宣言,除非他们的要求获准,他们不再替政府打仗及工作。最后元老院满足了平民的要求。由此可知

A. 这次斗争的方式是非暴力不合作模式

B. 直接导致罗马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C. 这时期的罗马法己经是成文法

D. 双方的妥协使罗马的社会矛盾得以消除

 

详细信息
44. 难度:中等

“公元前5世纪,普尼科斯山建成一个半圆形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了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材料反映雅典民主政治

A. 全民参与

B. 轮番而至

C. 直接民主

D. 公开透明

 

详细信息
45. 难度:中等

梭伦改革让贵族保留土地,并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把它们重新分给无地的人,但是他取消了債务,禁止债务奴隶。这一做法

A. 旨在调节农民与商人的冲突

B. 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C. 试图采用中立方式化解矛盾

D. 实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详细信息
46. 难度:中等

罗马法学家盖尤斯指出:“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并且成为万民法,就像是一切民族所使用的法”。此处,盖尤斯想表达的是

A. 万民法、自然法都不是法律条文

B. 万民法是罗马法高度成熟的标志

C. 自然法具体条文体现在万民法中

D. 自然法精神指导了万民法的制定

 

详细信息
47. 难度:中等

下图是周相《罗马法原论》(上下)的著作目录,由目录可以直接得出罗马法

A. 促进社会稳定,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

B. 打破贵族垄断法律,保护平民利益

C. 强调法律至上,追求公平正义

D. 体现调节个人财产关系的私法精神

 

详细信息
48. 难度:中等

早期罗马法规定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妻子不能拥有任何独立财产,公元6世纪的法律规定,妻子可以保持其人身和财产的独立,甚至从“某些方面看,当时的妇女甚至要比当下大多数文明国家法律下的妇女获得了更大的解放”这一变化

A. 蕴含着自然法精神

B. 适应了帝国建立的需要

C. 体现了公民法的灵活性

D. 使妻子和丈夫分庭抗礼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49. 难度:中等

捍卫统一、求同存异是中国地方管理制度的主旋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习近平在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19世纪40年代初,区区一万多英国远征军的入侵,竟然迫使有80万军队的清朝政府割地赔款、割让香港岛……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邓小平先生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并以此为指引,通过同英国的外交谈判,顺利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造成图1政治局面的制度因素。依据图2,从区域分布和对象分析该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造成香港问题由来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请举两例说明“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

 

详细信息
50.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江南地区市镇经济繁荣,尤以苏州府和松江府(今上海附近)为典型:

近代以来苏州府和松江府市镇数量(单位:个)

时间

苏州府

松江府

1551—1722年

128

113

1723—1861年

157

167

1862—1911年

264

369

1912—1949年

283

352

 

 

——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

材料二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关于台湾同胞到经济特区投资的特别优惠办法》外,各地区还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颁布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如《珠海经济特区关于鼓励台胞投资若干问题的规定》。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该法是对以往规定的重大发展,如以往行政法輝定人大立法,从强调优惠到强调保护,从投资有所限制到大幅放宽。

——摘编自陈祥健《<台胞投资保护法〉的定益及其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近代以来市镇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举一例说明创办于苏、松两地的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颁布的政治经济背景及其意义。

 

详细信息
5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向题:

材料一整个20世纪90年代,国内各地区的对外幵放沿着两个主要方向展开:中国政府于1990年4月作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战略决策。1993年,国务院又决定对芜湖、九江、武汉、岳阳、重庆五市也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这样,长江流域的产业密集带,在浦东这一龙头的带动下,有可能迅速腾飞。1993年,国务院还决定开放合肥、南昌、长沙、太原、西安等11个省会城市,同时又把沿边省份的4个省会城市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和石家庄作为开放城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对外开放格局。

——整理自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等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改革面临重大抉择的历史关头,邓小平于1992年春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就“市场经济”是不是必然姓“资”,以及社会主义可不可以搞市场经济问题,做了淸楚明白的回答,这一论断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模式。

——马远之《世界六百年与中国六十年》

(1)阅读材料一,概括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两个方向,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初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简述20世纪90年代,中国共产党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有关市场经济思想的表现,综合材料一、二,简要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有益经验。

 

详细信息
5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4

明末清初

地理

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数学

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天文历算

汤若望、徐光启编订《崇祯历书》

水利技术

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火炮制造

徐光启将火炮运用到辽东战场

欧洲古典哲学

李之藻、傅汎际合译《谈天》(亚里士多德著)

艺术

西方绘画技法、西洋乐器、教堂、圆明园

鸦片战争后

林则徐(钦差大臣)雇人翻译《四洲志》《各国律令》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

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

徐寿翻译《化学鉴原》

华蘅芳翻译《地学浅识》

徐建寅翻译《声学》《电学》

甲午

战争后

大同译书局(梁启超自办)、译书出版社(留日学生自办)

严复翻译《天演论》(赫胥黎著)、《原富》(亚当·斯密著)

马君武翻译《卢梭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

杨廷栋翻译《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

民国以后

陈独秀翻译《现代文明史》(法国薛纽伯著)

胡适翻译《最后一课》(都德著)、《弑父之仇》(莫泊桑著)

 

(注: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从材料中提取两个时期或两个时期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