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西钦州市2017年秋季高一年级9月份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贞观年间,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A. 尚书——中书——门下

B. 中书——门下——尚书

C. 尚书——门下——中书

D. 门下——中书——尚书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联中的指的是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C. 邓世昌

D. 徐骧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据此推断,该制度

A. 彻底打破了特权垄断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是唐诗繁荣的主要原因

D. 最早出现在唐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秦朝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虽然仅仅有15个年头,但它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朝代。这是因为秦朝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

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④彻底废除了依据血缘关系世袭国家权力的承继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三大战役胜利后,为推翻国民党政权,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渡江战役的“江”是指

A. 乌江

B. 长江

C. 湘江

D. 闽江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称: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下列史实可以为此观点的成立提供依据的是

A. 秦朝推行郡县制

B.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 北宋文官任知州

D.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 维护了国家统一

B. 发展了社会经济

C. 防止了外敌侵略

D. 加强了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第一次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画面上的毛泽东抬头仰望面带笑容意气风发封面标题为“民主统一”四字。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B.美国由支持蒋介石改为支持毛泽东

C.中共筹建统一的民主的新中国

D.中共政权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基本解决是在

A. 唐朝

B. 北宋

C. 明朝

D. 清朝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这种做法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 人人平等

B. 民主监督

C. 法律至上

D. 轮番而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贵州遵义、河北西柏坡都是重要的革命圣地,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A. 井冈山——八七会议——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

B. 延安——中共“七大”——中共找到了革命的道路

C. 遵义——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问题

D. 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召开会议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会议

内容

A

中共一大

明确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B

遵义会议

明确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开辟出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革命道路。

C

瓦窑堡会议

明确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针,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

中共七大

明确党的任务是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秦朝时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做法使

A. 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 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C. 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 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如果我们要上网搜索下组图片,可键入“关键词”

A. 国民革命

B. 红军长征

C. 战略大决战

D. 渡江战役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在罗马法规定的财产转移方式中,要求当事人(主要是罗马市民)必须亲自到场,并由已达婚龄的市民五人出场作证,另由一已达婚龄的市民为司秤人。买卖时,由司秤人持秤,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说:依照罗马法律,此物应归我所有,我是以此铜块和秤买来的。说毕,以铜块击秤,随即交给出卖人,买卖就告成立,买受人立即取得所有权。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征是

A. 保护私有财产

B. 最早的成文法

C. 注重形式规则

D. 保护贵族利益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是在参加哪次会战中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的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枣宜会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上,有以小篆刻写的“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字。其中“海内皆臣”最能表明秦朝

A. 国家统一

B. 经济繁荣

C. 文化统一

D. 百姓安居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苏格拉底指出: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此语表明他认为雅典民主制有什么缺陷?

A. 非雅典公民没有选举权利

B. 容易导致外行治国

C. 没有审议公职人员的能力

D. 不利于专门人才成长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早期国家出现的突出标志是

①金属器具的使用

②贫富分化的产生

③文字的成熟

④城的出现

⑤礼制的初步形成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④⑤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在商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说明商朝时

A. 祭祀是唯一的政治活动

B. 对外战争是唯一的政治活动

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政治地位最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 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

B. 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

C. 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

A. 先代贵族

B. 开国功臣

C. 王室成员

D. 少数民族首领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百团大战

D. 徐州会战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 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 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 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 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材料二、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材料三、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哥伦布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机是什么?说明哥伦布生活的时代与这种动机相关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材料三中提到的“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指的是什么?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李明《浅论世官制向职官制嬗变的历史动因》

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度”下,主要官员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产生的?

(2)根据材料二、三、四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核心标准的演变。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及影响。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由来已久……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1930年),日本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数是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从国民党政府手中相继夺去大部分重要城市,占领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3500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30万人以上。从关内骗招到东北的劳工被残害致死的不下200万人,此外,还有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日军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成为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一页。

——江泽民《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国要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民主政权,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正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

——《胡锦涛在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

(2)依据材料二,谈谈对胡锦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的理解。

(3)结合材料二,抗日战争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