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长葛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9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A. 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 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 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 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

A.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C.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D.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以说明

A. 唐代战争时使用突火枪

B. 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

C. 宋代火器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D. 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余秋雨说:“在我看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我认为,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其主要观点是古代中国

A. 四大发明不具有原创性

B. 重要发明都应该服务于小农经济

C. 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

D. 发明重要性与是否实用关联度高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

A. 追求气势,浪漫神秘

B. 注重铺陈,追求神韵

C. 体现了走向平民化的趋势

D. 适应了早期城市资产阶级的需要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

A. 《清明上河图》

B. 《鹳鱼石斧图》

C. 《墨梅图》

D. 《步辇图》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着中国文明发展的进程。

材料一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

材料二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

——李贽《道古录》

材料三清朝前期戴震等一些儒学思想家关于“礼”的设想,隐含了一些瓦解文化专制和真理独占的政治集权体制,将社会秩序建立在常识与规则之上的设想也隐含了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独立存在的空间被承认的可能性。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1)据材料一,指出“二程”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儒学面临的危机。

(2)据材料二,李贽对人性有着怎样的认识?结合李贽所处时代,指出影响这些认识产生的因素。

(3)戴震等人的思想继承发展了前人的理论成果。据材料三,说明作者对戴震等人主要观点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儒学思想发展的认识。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启蒙运动发生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启蒙运动的影响巨大。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关于启蒙运动的研究成为后世很多学者的学术追求,看下表书目:

书  名

作  者

出版社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熊月之

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加林

三联书店

《法国革命论》

柏克

商务印书馆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别从中国与欧洲角度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原因。

(3)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在上表书目中你倾向于选择哪一部?说出你的理由。

 

四、连线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材料一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材料二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日: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上、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2)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在周朝的力量衰朽已久,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威胁着周的国祚之时,孔子成了周朝政治秩序最伟大的捍卫者。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

A. “为政以德”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D.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荀子说:“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表明其治国思想是

A. 恢复周礼

B. 严刑峻法

C. 君臣有别

D. 儒法并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汉代重在,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     )

A. 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

B. 文化内容由综合宽容转向专制

C. 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D. 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春秋繁露》云:“《春秋》曰:‘王正月’……何以谓之王正月……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这反映了董仲舒

A. 以高深学问注释儒家经典

B. 拘泥于儒家经典细枝末节

C. 以儒家经典作为思想武器

D. 以天命思想改造儒家学说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司马迁说:“(曹)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曹)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材料表明当时

A. 经济衰败,但是社会稳定

B. 道家思想适应了社会需要

C. 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

D. 儒家思想有待进一步改进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    )

A. 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

B. 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

C. 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

D. 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而清人戴震指出:“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这说明封建思想文化

A. 都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

B. 能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

C. 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

D. 对社会的影响是消极的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唐代中后期,某思想家提出所谓的“道统”思想,宣称只有儒家的仁义才是最高的道,认为儒学一度失传,只有自己才重新掌握了孔孟之道的衣钵。据此,下列对该思想家及其思想评述准确的是(  

A.主张尊道、礼佛,发展新儒学

B.据此强调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利

C.实质是门户之见,思想狭隘

D.目的是排斥佛道.抬升儒学地位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学术思想的发展

B. 明清儒家力图恢复先秦的儒家学说

C. 明清儒学比较全面地指出理学的弊端

D. 清代传统经学有利于近代民主思想产生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新思想系统

A. 和程朱理学完全背道而驰

B. 能够体现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C. 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 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观点与该句最为契合的是

A. “美德即知识”

B. 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德国纽伦堡市的慈善救济观念在16世纪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认为政府应该介入社会救济机构的管理,个人慈善捐助是人世间的善行,与是否拯救自身灵魂无关等。出现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

A.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推动社会福利改革

B. 宗教改革带来的世俗化影响

C. 德意志的统一加强了政府职能

D. 地理大发现开拓了人们的眼界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思想既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二者在思想上的主要差异是

A. 是否强调知识的作用和道德的力量

B. 是否体现人文精神

C. 是否注重对人与社会的研究

D. 是否推崇君主权威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以上言论旨在

A. 强调个人信仰的独立

B. 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

C. 提倡追求幸福和物质享受

D. 批评天主教会的腐败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孟德斯鸠曾说:如果君主不能给自己的臣民创造幸福的生活,反而想压迫和毁灭他们,那么,服从的理由就没有了。下列观点符合孟德斯鸠此言论含义的是

A. 理性思考可以完美了解世界

B. 人民有权以暴力推翻专制统治

C. 近代社会思想家追求限制王权

D. 启蒙运动倡导社会各阶级平等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说:“亚里士多德在他们之前也说过,人根本不是生来平等的,而是有些人天生是作奴隶的,有一些人天生是来统治的。亚里士多德当然是对的,可是他却因果倒置了……”以下对卢梭观点解读最准确的是

A. 卢梭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B. 卢梭提出契约国家学说

C. 卢梭主张人生而平等

D. 卢梭批判奴隶社会的不公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作为美国立国文献之一的《独立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宣言》运用的启蒙思想包括(     )

①天赋人权   ②三权分立   ③社会契约   ④人民主权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这个世界和它所有的美好事物看来是由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出来的……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据此,可知这一宗教观念(

A.为近代科学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B.宣扬上帝对人世生活的主宰地位

C.强调反对禁欲,肯定来世享福  

D.强调以神为本理念下的信仰自主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元朝文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由此可以看出,元曲

A. 形式灵活,雅俗兼具

B. 重章叠句,语言质朴

C. 结构严谨,平仄有致

D. 半诗半文,辞藻华丽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