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皇帝制度的创立始于

A. 秦朝

B. 西汉

C. 隋朝

D. 唐朝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唐代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其身份等同于

A. 太尉

B. 御史大夫

C. 宰相

D. 刺史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西汉时期,负责监察职能的官职是

A. 郡守

B. 太尉

C. 刺史

D. 县令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完备,但效能有限,其根本原因是(  )

A. 监察官员素质低下    B. 政治腐败

C. 监察机构自身腐败    D. 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科举制度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始于

A. 秦汉时期

B. 魏晋南北朝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元朝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是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行省

D. 宣政院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为解决这一矛盾,各个朝代采取了许多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

B. 汉武帝破格选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形成“中朝”官僚机构

C. 隋唐时期设立三省,分散丞相权力

D. 宋代设立参知政事,废除丞相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分为

A. 郡、县

B. 路、州、县

C. 道、州、县

D. 路、府、州、县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科举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

A. 扩大了官吏来源

B.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 有利于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D. 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元朝时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的机构是

A. 中书省

B. 宣政院

C. 行中书省

D. 尚书台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后汉书·许荆传》所记载荆之祖八武被举孝廉,欲另两个弟成名,便“共割财

产,以为三分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这样,他的两个弟弟以克让之名并得选举。其后(八武)遂会宗亲,当众宣布使两个弟弟成名的本意,并把自己“理产所增倍于前”的财产,“悉以推二弟,一无所留”,于是也就获得更大的声誉。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二《魏书·阳尼传》记载,幽州中正阳尼出任渔阳太守,还未到任就“坐为中正时

受乡人财货免官。”与阳尼同时的并州中正房坚,举人任官时,居然把自己的儿子也推举出来,另加洪宴“为魏郡邑中正,嗜酒好色,行无检。”如此之人做中正,怎能指望他会品出优秀人才来!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描述的是哪两种选官制度?

(2)两种选官制度的用人标准分别是什么?

(3)隋唐以后,中国开始采取什么选官制度?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

量,宰相筹划,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至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中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材料二:明太祖说: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

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请回答:

(1)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看法有何不同?

(2)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

(3)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

(4)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从制度的角度说明你的认识。

 

三、简答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秦汉至元朝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