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北省黄冈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9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孔子的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B. 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在中国思想界占绝对统治地位

C. 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是孔子的思想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而形成的

D. 孔子的思想,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据史料记载,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大力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使市场秩序一片井然。如羊贩子“吴狱氏不敢朝饮其羊”,也就是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早上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增加重量。材料表明

①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

②孔子的思想由儒家变为法家

③孔子关注民生

④孔子主张“诚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战国时期墨家思想曾显赫一时,最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是

A.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深受人民拥护

B. 墨子主张选贤任能,深得广大士人支持

C. 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墨子的主张反映了他们愿望

D. 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墨子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韩非子主张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他的这种思想

①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②与当今“以法治国”有本质的区别

③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④强调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墨子、商鞅、韩非子思想的相似之处是

A. 反对兼并战争

B. 主张互爱互利

C. 反对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

D. 主张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明代王守仁研究心学理论得出的结论有

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②人人都有“良知”,“满街都是圣人”

③学以致胜的关键是“致良知”

④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康熙称赞他说“文章言谈之中,全是天地之正气、宇宙之大道。朕读其书,察其理。非此不能知天人相与之奥,非此不能治万邦于衽席,非此不能仁心仁政施于天下,非此不能内外为一家。”康熙称赞的“他”指的是

A. 孔子

B. 荀子

C. 董仲舒

D. 朱熹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战国时期的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

A. 阶级立场不同

B. 政治主张的分歧

C.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D. 社会性质差异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 朱熹

B. 李贽

C. 陆九渊

D. 黄宗羲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 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 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 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 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

B. 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C. 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 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发明是

A. 指南针和印刷术

B. 火药和指南针

C. 造纸术和火药

D. 印刷术和造纸术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 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 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 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 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

A. 出现于秦代,兴起于汉代

B. 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C. 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 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假如你是某电视剧的编导,要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你应选用

①好看的毛纸张

②一叠印刷精美的书籍

③一幅名家的文人画

④王羲之的《兰亭序》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③

D.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手法是什么绘画的特点

A. 宫廷画

B. 汉代帛画

C. 中国文人画

D. 民间绘画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主要是由

A. 元杂剧发展而来

B. 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

C. 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 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发展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 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 李煜

B. 李清照

C. 陆游

D. 辛弃疾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元曲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A. 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 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

C. 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 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是

A. 爱国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3、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面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的比较

材料二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材料三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大。……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失去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孙中山选集》

请回答:

(1)具材料一指出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并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原因。

(2)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三中孙中山说的“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这一问题。

(3)材料三中孙中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生活于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词风委婉含蓄,清新淡雅……南宋词人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

材料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材料三与社会政治、经济格局变迁的大形势相呼应,中国文化亦从唐型文化转向宋型文化。……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而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材料四宋文化细腻丰满,但在气魄上远不及汉唐文化气势雄壮。唐太宗李世民以“天可汗”的尊称威慑周边民族,而宋代自立国之始,就为外患所困扰,长期与辽、西夏、金等游牧民族政权相对峙。……(这些少数民族势力)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产生了双重文化效应。一方面,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生的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

——以上材料均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知宋词主要分为哪两大派别?试比较两派的不同。

(2)材料二中的文学体裁兴起和发展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和四,分析唐宋文化各自的特点。并从唐宋各自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三方面分析唐宋文化形成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