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西灵山县第二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高二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阿莱霍·卡彭铁尔的长篇小说《消失的足迹》,人们将其比作现代版的《桃花源记》:作者心目中的美好境地往往都与“世”隔绝,模拟远古,物质简朴,人情融融,都受到“外界”临近的威胁,并在这威胁到来之前彻底消失。据此可知,《消失的足迹》应属于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黑色幽默”

D. 魔幻现实主义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表明

A.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英美法德四国在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似性,该相似性是指

A. 强调法制化

B. 突出渐进性

C. 体现彻底性

D. 推行混合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它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A. 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B. 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C. 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D. 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被认为为1924年至1930年期间西欧各国关系之改善奠定基础的是

A. 《凡尔赛和约》

B. 《洛桑条约》

C. 《洛迦诺公约》

D. 《非战公约》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王桧林在《抗日战争》一书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存在两个战场。这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增加了中国历史的复杂性。”这两个战场

A. 是1937年以来中国政治军事发展的结果

B. 极大地影响了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政局

C. 在抗击日军时所处的战略地位相同

D. 在抗击日军时实施的战略战术相同的

 

详细信息
7. 难度:压轴

汉朝时廷议是皇帝临时召集的,人员和时间不固定,决定的事情仅供皇帝参考。唐朝宰相在政事堂议决政事。宋朝宰相以外还有执政,就是副宰相,这个人数比唐朝要多。宋朝是由宰相和执政议决大政。这表明唐宋时期

A. 中央官员职责分工更加明确

B. 宰相权势和地位持续下降

C. 决策群体扩大和决策制度化

D. 政治决策的效率不断提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面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重大国际关系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②美国从越南撤军

③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

④中日邦交正常化

A. ①③②④

B. ①④③②

C. ③①④②

D. ③④①②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有人说:1901年的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曙光。关于这句话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①《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③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与人民的悲惨境遇。

④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⑤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

A. 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

B. 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

C. 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

D. 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邓小平在解放战争某时期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材料中的“打出去”

A.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B. 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C.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 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非洲独立解放运动先驱、几内亚第一任总统艾哈迈德•塞古•杜尔曾经说“几内亚宁愿要贫穷中的自由,也不要卑屈中的富裕。”这一口号清楚地表明了当今时代的一个矛盾和问题——_________正在一个在其他方面均日趋统一的世界中迅速发展。这个问题也可直接归因于欧洲的影响,因为_________起源于欧洲,并随着欧洲的扩张而传播到全世界。横线上省略的最有可能是

A. 民主主义

B. 资本主义

C. 全球化

D. 民族主义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钱穆说,均田是郡县制度下的井田,而井田是封建制度下的均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均田制的实质是贵族土地私有制

B. 井田制下实现了土地的平均分配

C. 均田制和井田制都是土地国有制

D. 均田制和井田制都是土地私有制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1879年,李鸿章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遭到顽固的王公大臣的群

起攻击。面对强大的守旧势力,清政府的当权者撤销了原议,决定将铁路缩短,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这一事件从本质上说明了

A. 保守派对西方技术的抵制

B. 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

C. 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的破坏

D. 近代化与传统观念的冲突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具体史实有

①对联合国事务全面参与

②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③多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④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隋文帝杨坚对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州、郡、县三级改并为州、县二级,克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无百里,数县并置”和“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弊端。此举

A. 节省了中央财政支出

B.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C.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 打击了地力豪强势力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富兰克林·罗斯福曾经明确表示:“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这反映出他

A. 领导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B. 局限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C. 坚定捍卫垄断资本集团既得利益

D. 决心把美国经济纳人政府的全面管制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在苏德战争关键时刻的一场战役中,斯大林发表讲话:“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随后战场形势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这次战役是

A. 莫斯科战役

B. 库尔斯克战役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列宁格勒战役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唐朝时广东地区“岭南之田,所种惟稻”,到明清时,出现了“惟知贪财重利,将土地多种龙眼、甘蔗、烟叶之属,以致民富而米少”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 农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 农作物产品逐步商品化

C. 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D.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986年8月,邓小平在视察天津港时高兴地说:“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一改革,效率就上来了。这无非是给了你们权,……。你们有了权,有了钱,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天津港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 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 执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 京津冀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推行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一位学生在整理二战北非战场笔记时写了这样一段话:“1935年德国悍然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1942年蒙哥马利指挥库尔斯克战役,使北非战场发生转折。同年,美英联军实行代号为“霸王行动”的两栖登陆,1943年北非战事结束。”这段文字中表述错误的有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压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2世纪的前半叶,当(南宋)朝廷刚迁都杭州的时候,该城的规模很可能与中国的其他省城相去无几。1126-1138年间,北方诸省的移民潮使得居民人数突然猛涨……尽管兴建了大量房屋,住房问题还是未能解除。13世纪中叶,城区已布满建筑物,街面和巷道互相接通……建筑用地极端缺乏,而人口又在增加,势必要求建筑多层的楼宇……鲍南丁的笔录有时说到10层的房子,有时每座房子居住10户人家。不管房屋是公产还是私产,租金都是按月交付。那些属于国家的房子由一个特设的机构——楼店务管理。我们不了解房租的数额,但既然房屋缺乏,而朝廷又屡屡颁令宽限交租的日期,就可以假定房租是沉重的负担。

——摘编自【法】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宋杭州出现住房紧张现象的背景及对策。

材料二当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这样从工场手工业和小生产向大工业过渡,并且这个过渡还由于情况极其顺利而加速的时期,多半也就是“住宅缺乏”的时期。一方面,大批农村工人突然被吸引到发展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里来;另一方面,这些旧城市的布局已经不适合新的大工业的条件和与此相应的交通。正当工人成群涌入城市的时候,工人住宅却在大批拆除。于是就突然出现了工人以及以工人为主顾的小商人和小手工业者的住宅缺乏现象。在一开始就作为工业中心而产生的城市中,这种住宅缺乏现象几乎不存在。例如曼彻斯特、布莱得弗德、巴门一爱北斐特就是这样。相反,在伦教、巴黎、柏林和维也纳这些地方,住房短缺曾经具有急性发作的形式,且现在多半还像慢性病似的继续存在着。

——摘编自恩格斯《论住宅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住房缺乏的特点。

材料三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四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丘处机(1148~1227年),登州(今属山东)人,19岁时投入道教全真派。全真派是当时新出现的一个道教派别,主张兼修儒、释。丘处机潜心研习,成为一方道教领袖。其时黄河南北陷于战乱,全真派徒众剧增,成为蒙古、金、宋竞相争取的对象。1220年,应成吉思汗之召,丘处机偕弟子西行,历时四年,行程万余里,到达成吉思汗驻跸的雪山(在今中亚地区)。成吉思汗常与他交谈,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成吉思汗深为认同,“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史载:某日暴雷异常,成吉思汗询问是何预兆,丘处机借此回答说:“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成吉思汗采纳了他的建议。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撰写了《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记录了丘处机西行谒见成吉思汗的经历与见闻,流传至今。

——据《元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麦肯锡全球增长模型对2030年全球各地经济实力进行“预测”,主要国家的全球经济总量占比结果如下:美国、欧洲下降,中国、印度缓慢上升,俄罗斯、日本基本持平。美国国家情报局委员会专家编写的《全球趋势2030》以此数据为依据,描绘了四种截然不同的未来世界发展图景类型。

图景类型

大停滞的世界

大分化的世界

非国家化的世界

大融合的世界

特征

美国和欧洲不再有能力或兴趣维持全球领导地位,将重点转向国内,火车头的熄火导致全球化停转,这将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未来

经济不平等成为主要特征,经济仍以温和的速度增长,世界却因各层次的分裂而变得更不安全

非国家行为体在解决全球性挑战中扮演领导角色,这是一个拼接起来的、不均衡的世界

美国和中国合作,导致全世界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上的合作,这将是最有可能的最好图景

 

根据材料,任选未来世界发展图景中的两种典型类型,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可以对材料中所描绘的典型未来图景认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发展图景类型。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