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检测题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下列字体的汉字在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张颠(张旭)没在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传。零陵沙门继其后,斯书大字大如斗。”诗中“零陵沙门”指的是

A. 王羲之

B. 颜真卿

C. 柳宗元

D. 怀素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B. 体现拼死代书法尚意风格

C. 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D. 标志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他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他认为“四体妍媸(yánchī,美和丑),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之中”,此人是

A. 顾恺之

B. 吴道子

C. 马远

D. 张择端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图说明

A. 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

B. 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

C. 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 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图是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黄甲图》(局部),图中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荷叶墨色淋漓,画蟹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此画所反映的中国文人画的典型特点是

A. 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

B. 以形写神,形态逼真

C. 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D. 工笔重彩,色彩绚丽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辛弃疾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谢桃坊先生认为:“小唱是由简单的方式演唱流行的通俗歌词,宋词中的大多数作品便是供小唱艺人演唱用的”据此可知

①小唱是为娱乐服务而创作的

②小唱表现极为明显的通俗性、娱乐性

③小唱体现了市民意识的深层底蕴

④小唱是民间思想广泛传播的主要方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文化特征时曾这样概括: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该时期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有这样一段描写: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一材料可用来作为

A. 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

B. 反映明代北方市镇经济发展的第二手材料

C. 说明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

D. 研究明代短篇小说写作的直接材料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进入明代后,随着杂剧艺术的日益衰落,南戏变得愈加繁盛,并形成了昆山、弋阳、余姚、海盐等“四大声腔”,流传于各地,此即为明代戏剧传奇的兴起。这种局面的出现,反映出当时

A. 中国文化地域性浓厚

B. 思想解放的风起云涌

C. 经济重心的日趋南移

D. 市民阶层的日益壮大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2013年12月15日北京京剧院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指出,为扩大京剧的社会影响力,2014年北京京剧院将以整体运作、整体宣传的方式集中推出“十大品牌演出活动”。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乾隆年间京剧正式形成

B. 京剧的形成博采我国北方各地戏曲之长

C. 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D. 它的形成和发展与统治者的推动有关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欣赏下列书法作品: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两幅字体的名称及其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这两种字体发生演变的主要原因。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两幅作品书写显得比较自由,请判断其字体。图3字体有何特点?为什么说图4中的这种字体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情感?

(3)材料三中图5、图6、图7的字体有何共同特点?有人认为,材料三是同一时期的社会状况的反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观点。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白《望庐山瀑布》

杜甫《春望》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材料二在词史上,宋词占有无与伦比的巅峰地位。首先,完成了词体的建设,艺术手段日益成熟。无论是小令还是长调,最常用的词调都定型于宋代。在词的过片、句读、字声等方面,宋词都建立了严格的规范……在题材和风格倾向上,开拓了广阔了领域。此外,经过苏、辛等人的努力,宋词的题材范围,几乎达到了与五七言诗同样广阔的程度。

——摘自《宋元文学》绪论

材料三央视网2009年7月9日载,据中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透露,有关部门准备邀请歌星演唱经典诗词,以契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

——央视网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中的诗句,概括唐代两大诗人的创作风格,并分析两位诗人创作风格不同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词取得的突出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词繁荣的主要原因。

(3)你是否赞同材料三的做法?说明理由。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