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重庆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隋唐时期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元朝时在中央也建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  )

A. 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B. 前者是立法机构,后者则是行政机构

C. 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君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各民族的控制而设

D. 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 周幽王荒淫无道

B. 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 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 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命令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该材料表明    

A.皇帝和谏官矛盾尖锐

B.皇帝的权力受到宰相的制约

C.监察制度适用于监督宰相 

D.谏官的职责是规劝君主的过失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旧唐书·王起传》说: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及元稹、李绅在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试之科。及起考贡士,奏当司所选进士,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材料说明此时的科举

A. 确立了中书省掌控考试地位

B. 减少了世家望族的请托风气

C. 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

D. 残存了豪门把控仕途的特点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欧洲中世纪的“feudalism”(封建制度)是通过分封领地建立起“封主一封臣”的人身依附关系,封臣宣誓效忠、封主保护封臣,在政治上国家权力分散,封臣在领地内拥有世袭的军事、政治、司法、财政等各种权力, 在经济上实行的是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中国商周时期的“封建制”和欧洲的“feudalism”比较接近的是(  )

①封主和封臣之间的关系②国家政权结构形式③封臣都是衣食租税④封主都属于地主阶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终夕未尝敢安枕而卧也”。这种现象发展到顶峰便出现了(   )

A. 分封制的实行    B.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C. 行省制的普遍推广    D. 军机处的设立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在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一直在内忧外患中寻找着强国御辱之道。其中农民阶级发起的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发起的有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从社会发展演进的角度看,对上述事件概括正确的是(   )

A. 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 世纪之交出现了反侵略的高潮

C. 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D. 都始终将自由作为奋斗目标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所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上海兴”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之后(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南怀瑾说:“历史的记载,不外人与事。从人的方面来说,大概又分两个方向来立论,拿旧的观念说:一个是经,一个是权。经是大原则,不能变动;权又叫权变,就是运用的方法。”就中国近代而言,下列属于“经”的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百日维新

C. 辛亥革命    D. 民主革命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 义和团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南昌起义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中指出:“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最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逐步推行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954年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取得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所说的“里程碑”实际上指的是(   )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 选举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C. 确立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D. 制定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学者汪晖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一地方关系”。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村民自治制度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这一构想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为香港特殊的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下列有关这一构想的说法有误的是

A. 适用于处理中英两国的历史遗留问题

B. 为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奠定基础

C. 为和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提供了范例

D. 首先为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而提出的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面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 (   )

上午10点,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

上午11点40分,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下午1点起,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代外长范文同会谈

下午4点50分,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

A.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 加强了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

C. 促成印度支那实现了和平    D. 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就会想起那些缔造这个帝国的人们。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就像为她的节日所能奉献的最美好的礼物。”这体现出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  )

A. 法律至上    B. 权力制约    C. 平民政体    D. 公民意识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公元前5世纪后期,雅典首席将军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中说道:“我们把财富当做可以适当利用的东西,而没有把它当做可以自己夸耀的东西。至于贫穷,谁也不必以承认自己的贫穷为耻,真正的耻辱是不择手段以避免贫穷。”伯利克里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   )

A. 保证雅典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B. 培养雅典公民不以贫穷为耻的美德

C. 鼓励低等级公民积极参加政治事务    D. 要求高等级公民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英国的某项改革法案规定:降低选举资格……同时取消了56个人口不到2000 人的“衰败选区”以及这些选区原有的111个代表名额。将32个小的选举城镇的代表名额各减少1 名。对143个代表名额重新作了调整。增加了……曼彻斯特、伯明翰、里兹等的代表名额。这反映出英国

A.代议制民主政治开始确立          B.议会开始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

C.无产阶级获得参加政权的机会      D.工业革命以后的社会变动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直到19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   

A.国王“统而不治”                  B.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

C.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               D.三权分立制度确立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但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前者在政治制度设计上与后者不同的是 (   )

A. 实行责任内阁制    B. 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 议会行使立法权    D. 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史学研究有其特有的方法。法国历史学家托尔维克曾说:“谁要是只研究和考察法国,谁就永远无法理解法国革命。”以下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作者认为要理解法国革命有很大难度

B.作者的思想体现历史研究“孤证不立”的思想

C.作者认为法国历史和社会对理解法国革命价值不大

D.作者认为要理解法国革命,有必要对法国以外情况做研究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895年恩格斯指出:“当俾斯麦不得不实施普选权,我们的工人立刻就认真地加以对待,把奥古斯特倍倍尔选进了第一届制宪帝国国会。从此以后,……他们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的榜样。”材料表面恩格斯(     )

A.主张利用《德意志帝国宪法》开展了合法斗争

B.指责俾斯麦推行虚假民主

C.批判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专制的本质

D.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有学者观点认为,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准备实施的措施大部分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这些经验不包括

A.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B. 民主选举人民代表

C. 实行土地国有政策    D. 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环境有(  )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年12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材料二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的不利形势。……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原则的最终形成和确立。

——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刘胜湘《中国外交的周期性、波动性和趋势性与外交转型》

材料四2014年中国外交,从索契冬奥会拉开序幕,又从欧洲开始演出第一幕。3月22日至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飞往亚欧大陆桥的那一端。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荷兰召开的核安全峰会,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11天,84场活动。

——《人民日报:习近平访欧架起中欧友谊之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采取的建交方式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特点带来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因。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观点的理解。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外交“转型”的时代背景及外交建树。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当今中国的外交转型有何建议。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共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美国的历程》

(3)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型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

材料四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4)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何特点?

材料五    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和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

---摘自建国初期民盟主席张澜的一次讲话

(5)材料五中的“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在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具有怎样的地位?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对近代日本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1875年)

(1)结合日本历史,说明福泽谕吉为什么提出“汲取欧洲文明”的主张,明治维新中有哪些“汲取欧洲文明”的做法?试举两例。

(2)材料认为“汲取欧洲文明”的理想途径是什么?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说明理由。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