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无锡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王国维在《商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籍而争之易生,其弊并不可胜穷……”由此制定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A. 广建诸侯藩国    B. 区分血缘亲疏    C. 保证法律执行    D. 巩固分封秩序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开创皇帝制度

C.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该材料所述中国古代机构应该是

A. 唐朝门下省

B. 宋朝中书门下

C. 元朝中书省

D. 明朝内阁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元朝时期,哪些地方受中央直接管理?(   

①河北          ②河南        ③山西          ④山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A.继承了之前宰相的全部职责

B.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中枢

C.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军政大事

D.获得了“票拟”等决策大权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博士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汤因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    )

A. 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

B. 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C. 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对人伦道德的重视

D. 郡县制度的持续深化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中提到:“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这段材料揭示了是

A. 鸦片战争后中国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B. 鸦片战争的影响会随着时间日减

C. 近代中国最重要历史使命是近代化

D.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是近代中国农民阶级描绘的理想社会蓝图。对这一方案的评述,正确的是 

A.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B.表达了反抗列强侵略的诉求

C.提出了建设近代化国家的设想

D.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违纪,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 《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 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 《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840年到1900年列强的侵华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下列中国主权遭到破坏或丧失的先后顺序是:

开放福州为通商口岸

帝国主义国家开始疯狂地在中国开设工厂

美国开始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 ①③④②    B. ③①④②    C. ①③②④    D. ③①②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一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916年,蔡元培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

A. 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B. 主要由民族矛盾引起

C. 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D.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关于雅典民主制,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以下对雅典民主制的叙述,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

A. 雅典的民主,只是城邦公民内部之间的民主

B. 轮番而治与抽签选举,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C. 直接民主,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

D. 妇女与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激化了社会矛盾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公元2世纪的雄辩家阿里斯泰德热情地赞美罗马:无论海洋还是陆地上任何的间隔距离都不能将一个人排斥于公民身份之外。他赞扬的是罗马的:

A. 《十二铜表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自然法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总统先生……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段话主要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中的(  )

A、君主立宪制  B、责任内阁制 

C、两党制     D、代议制民主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  )

A.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

B.工业资产阶级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力

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的长期稳定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这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

A. 民主原则        B. 分权制衡原则      C. 联邦制原则      D. 中央集权原则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种现象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 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 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 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 外国侵略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民主的源头”、“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以上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最可能是

A《东西方政治制度之比较》      B《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C《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论析》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初的任官和军功、任子、赀选等紧密相关。任子制是享二千石(郡太守等)以上官员,任满三年,可以保举其子弟中的一人做官的制度。赀选制是凭资产资格做官的制度。汉高祖十一年二月诏是察举制的先声,以后逐渐成形、发展,察举的科目渐多,至汉武帝时经董仲舒建议,察举开始制度化,察举的科目以孝廉、秀才为主。由州、郡长官推荐孝廉、秀才的人选,而州郡的察举又是基于县、乡、里的推荐,即人们所说的“乡举里选”。东汉以后,察举的对象还要经过考试,并有年龄限制。这种自下而上,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选官制度,与世卿世禄、任子与赀选相比,是历史的进步。

材料二今立中立,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绝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五《刘毅传》

材料三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中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汉代选官用官的主要方式是什么?依据有哪些?主要特点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选拔问题的看法。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三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

(2)据材料二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3)材料三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

(4)罗马法经受了时间考验,直至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份宝贵的法律遗产中受益。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以民主取代专制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民主政治的发展经历了思想变革——政治变革——法律完善的过程。在近代历史上,无论是欧洲,还是东方的中国都在发生着变革。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国约翰.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人由于社会契约而失去的是他的自然的自由和他试图取得和成功取得的每一件事物的无限制的权利;而他得到的是公民自由和他所有财产的所有权……君权只不过是全体意志的执行,永远不能转让,而君王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人,他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代替不了……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法国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将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体现了哪些比较进步的思想原则?在当时最主要的政治意义是什么?

(2)近代,英国、美国建立起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确立政体的法律文献是哪些?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根据材料及中国国情分析,按孙中山的主张能否建立起“至为完美的国家”?为什么?

 

三、连线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根据下列各点,贯彻《适应局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中规定的关于南方的措施。

①帝国为了完成自存自卫,在不辞对美(英、荷)作战的决心下,拟于10月下旬完成战争准备。②与此同时,帝国对英美尽量采取各种外交手段,努力贯彻帝国的要求。

——《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帝国国策实行要求》1940年9月6日

材料二朕信尔等之忠诚勇武,恢复发扬祖宗之通业,迅速铲除祸根,确保东亚之永久和平,以其保全帝国之光荣。

——日本天皇《宣战诏书》1941年12月

材料三前者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希求帝国自卫与东亚安全出击,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意……敌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其未为逆料……朕对始终与帝国为东亚解放努力解放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1945年8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日本的“国策”指什么?

(2)根据材料三,裕仁天皇宣布停战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分析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

(3)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简要分析两则天皇诏书观点的异同。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