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浙江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按语义判断.复旦校训当出自以下哪部典籍

A. 《荀子》

B. 《墨经》

C. 《老子》

D. 《论语》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据史书记载,孔子看到季氏士大夫跳“八佾舞”(64人跳的宫廷舞蹈),曾愤慨地说:“是可忍孰不可忍!”在孔子看来,季氏士大夫所作所为

A. 有伤风化    B. 生活奢侈    C. 违背礼制    D. 沉湎女色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汉书元帝纪》载:宣帝曾经训斥太子与儒士们的关系过于密切: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宣帝所说制度的实质是

A. 仁政爱民

B. 无为而治

C. 严刑峻法

D. 儒表法里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 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 有理而后有气

C.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D. 宇宙便是吾心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 批判君主专制    B. 反对经世致用    C. 提倡重农抑商    D. 主张学习西方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其中,指南针发挥的作用是

A. 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B.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C. 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D. 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地理大发现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2008年8月8日的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字,用活字印刷的表现方式,深刻鲜明地展示在全世界面前。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文明中最辉煌的成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关于火药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唐末

B. 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使用指南针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苏轼词和辛弃疾词的相同风格是

A.胸怀收回中原的豪情壮志                 B.流露出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

C.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D.表达了坚持抗金斗争的决心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 王羲之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怀素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时人曾对当时的某一著述作如此评论:“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请奇书”;“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此推断该书最有可能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A. 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B. 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C. 损害了孔子的威信

D. 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一度销路不畅的《国粹学报》改名《共和杂志》后,重新变得抢手。时人不禁感叹:“今日惟‘共和’二字稍可卖几钱耳!”“今日”指的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李大钊曾在文中激情地写道:“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Bolshevism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Bolshevism凯歌的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出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赞颂的是

A. 法国大革命的胜利    B.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 中国五四运动胜利    D. 中国共产党成立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伟人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应该是(  

A.新三民主义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三个代表”思想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 开始推行扫盲教育    B. 实施教育大革命    C. 颁布《义务教育法》    D. 恢复高考招生制度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个剧种”。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A. “双百”方针的贯彻    B. 昆曲名家的涌现    C. 国家领导人的肯定    D.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

A. 维护公民生存权益

B. 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 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 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有人认为文艺复兴是一场复古运动,这是基于这场运动

A. 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

B. 从恢复被基督教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开始

C. 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的解放和思想自由

D. 忽视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因信称义”(唯信仰得救)是路德宗教神学的主要教义,也是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基石。这一神学观点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A.促进了“新教”的形成与传播    B.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C.大大简化了宗教仪式          D.否定了出售赎罪券的合法性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7~18世纪,欧洲兴起了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法国人引领了时代潮流,涌现出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等杰出思想家。这场运动是

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启蒙运动

D. 文学革命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他指出教会是建立在“最下流的无赖编造出来的最卑鄙的谎话”之上的,是“最卑鄙的一混蛋所作出的各种最卑鄙的欺骗”的产物;教皇和神甫都不过是“文明的恶

棍”“两足禽兽”。用这种激烈的言词批判教会的应该是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2017·衡水高二联考)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A. 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 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C. 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 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

A. 教随国定    B. 信仰自由

C. 反对宗教信仰    D. 因信称义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说明了(  )

A. 蒸汽机的使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B. 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C. 蒸汽动力成为人类使用的主要动力    D. 蒸汽动力带来了交通运输革命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大国崛起》解说词)这些问题的解决开始于

A. 牛顿的经典力学    B. 达尔文的进化论    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 普朗克的量子论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

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其中第二朵乌云,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为驱散这一乌云(  )

A. 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B. 牛顿导出万有引力定律

C. 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    D.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学说  

B.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

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下图著名画家毕加索的画作《格尼尔卡》(局部),其绘画特点是

A. 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    B. 运用的是写实手法    C. 主要采用的是立体主义手法    D. 重视“光”与“色”的运用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时(当地时间10月11日13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起”。下列作品中与莫言作品属同一风格的是

A.     B.     C.     D.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贽这一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二】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反杜林论》

请回答:(1)材料一提到的“恢复古代传统”指的是什么?这场运动仅仅是恢复古代传统吗?试作说明。

(2)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是什么?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

(4)综合以上材料,用关键词概括指出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三、简答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曾一度领先世界,出现了“中学西传”,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过重要影响。近代以来,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先后拜欧美、日本和苏俄为师,出现了“西学东渐”局面。中国的近代化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从学习内容层面来看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1)宋元时期“中学西传”主要以哪一方面为主?有何突出表现?

(2)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各举1例作说明。

(3)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 二者的结合在20世纪的中国产生了哪三大理论成果?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