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邯郸市2016-2017学年高一(预科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 井田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A、广建诸侯藩国    B、区分血缘亲疏    C、保证法律执行  D、巩固分封秩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说文解字》中说:宗,尊祖庙也。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

A. 宗教信仰

B. 财产制度

C. 血缘关系

D. 地域联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

A.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B. “节用裕民……以德服人

C.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制度中,属于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沿用并发展的是(    )

A. 刺史制、封国制    B. 三省制、封国制

C. 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D. 一省制、刺史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工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下列哪一位皇帝?

A. 秦始皇    B. 汉高祖    C. 宋太祖    D. 明太祖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政治作用是

A. 保证京师的财政供应

B. 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经济条件

C. 为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筹措军粮

D. 防止人民反抗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我国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体现了(    

A. 国家统一安定的需要           B. 权力互相制约的需要

C. 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D.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C. 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D. 加强了专制皇权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措施中,使专制皇权得到不断加强的是

三省六部制的建立

丞相制度的废除

汉武帝时中朝的设置

清朝的军机处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

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陶片放逐法(Os—tra C.ism)”,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若干古希腊城邦所实施的一项独特的政治法律制度。每年雅典城邦公民大会第6次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12月),常务委员会会询问公民大会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下面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绝对民主的政治制度,在《十二铜表法》里可得到印证

B.把反民主势力置于公民大会的严密控制之下

C.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D.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政治措施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列体现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权力或思想,其中属于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有

①2004年克里在家乡波士顿投票选举总统

②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又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美国国会有权弹劾总统;美国法官终身制,但国会有权弹劾法官

③2002年3月上旬,英国国会即将就有关伊拉克问题进行辩论

④举手表决成为我国人大代表行使职权的主要方式之一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体现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权力或思想,其中属于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有

①2004年克里在家乡波士顿投票选举总统

②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又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美国国会有权弹劾总统;美国法官终身制,但国会有权弹劾法官

③2002年3月上旬,英国国会即将就有关伊拉克问题进行辩论

④举手表决成为我国人大代表行使职权的主要方式之一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 2004年克里在家乡波士顿投票选举总统,反映了选举制;③ 2002 3 月上旬,英国国会即将就有关伊拉克问题进行辩论,反映了辩论程序;举手表决成为我国人大代表行使职权的主要方式之一,反映了公民投票制,都属于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制度,因此选C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又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美国国会有权弹劾总统;美国法官终身制,但国会有权弹劾法官,属于三权分立,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影响

【名师点睛】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 、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这一伟大 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多数人自我调节的能力较君主个人相对容易,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公职人员对社会负责,并使其处于群众监督之下, 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5-2016学年山西运城景胜中学高一上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A. 这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B. 规定了极为严厉的债务奴隶制

C. 法律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D. 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A. 这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B. 规定了极为严厉的债务奴隶制

C. 法律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D. 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标志着古罗马的法律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这就限制了贵族按照习惯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使得平民的利益受到一定的维护,故本题选D选项。A选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第一步成文法;B选项错误,债务奴隶制是雅典的一种制度;C选项错误,《十二铜表法》对习惯法进行了适当修整,并不是完全的汇编。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5-2016学年江西高安二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是(    

A、《十二铜表法》制定        B、罗马公民法的制定

C、罗马万民法的形成         D、查士丁尼法典的编成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是(    

A、《十二铜表法》制定        B、罗马公民法的制定

C、罗马万民法的形成         D、查士丁尼法典的编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罗马早期的法律是公民法,是施行在公民内部的法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开端;万民法是罗马法的发展。因此ABC三项都不正确。查士丁尼时期颁布了一些列的法律文献,后来系统总结成《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的完备阶段。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罗马法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2015-2016学年吉林吉林五十五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 注重证据

B. 主张重罪轻罚

C. 纵容犯罪

D. 维护贵族利益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 注重证据

B. 主张重罪轻罚

C. 纵容犯罪

D. 维护贵族利益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重视证据的特点,没有证据不能定罪,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重罪轻罚,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纵容罪犯,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维护贵族利益的问题,巩固D项错误。故选A。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百强校】2015-2016学年海南文昌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

A.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 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D.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

A.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 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D.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罗马法律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罗马法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是因为罗马法蕴含了自然法的的原则,包括自然.理性.自由.平等和正义等思想,D项符合题意,正确;BC两项不是罗马法的理念,排除;A项不是罗马法征服世界的主要原因,排除。故选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律·概况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百强校】2015-2016学年贵州贵阳六中高一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以……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听秘书朗读完后,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是指

A.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B.《德意志帝国宪法》

C.《1787年宪法》D.《权利法案》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以……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听秘书朗读完后,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是指

A.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B.《德意志帝国宪法》

C.《1787年宪法》D.《权利法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是指“光荣革命”过程中荷兰执政威廉接受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而成为英国的国王的史实,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与“光荣革命”无关。

考点:“光荣革命”

点评: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光荣革命”后逐步确立起来,“光荣革命”只是起点,最终形成的标志是“责任内阁”的确立,在此后的发展历程中英国政治仍在不断发展,具体表现在议会本身的改革和首相权力的扩大,该题即反映这一史实。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包含的内容较多,涉及议会与内阁之间,议会与国王之间以及内阁与国王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但议会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2012-2013学年吉林省公主岭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光荣革命
【结束】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她能做的事隋有

①代表国家出访他国                ②任命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组阁

③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              ④任免内阁大臣和高级文官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她能做的事隋有

①代表国家出访他国                ②任命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组阁

③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              ④任免内阁大臣和高级文官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英王是国家元首但统而不治,主要是做一些象征意义的事情:比如代表国家出访; 任命首相。真正决定英国政策的事议会,议会是英国的权力中心;内阁对议会负责,他们的去留有议会决定,所以A正确。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王权利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4-2015学年天津和平区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以下是英国内阁、议会、国王和政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方框中的序号处应该分别填入

A. ①多数党组阁②形式任命③负责④监督    B. ①首相候选人竞选②负责③形式任命④监督

C. ①多数党组阁②形式任命③监督④负责    D. ①首相候选人竞选②监督③形式任命④负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以下是英国内阁、议会、国王和政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方框中的序号处应该分别填入

A. ①多数党组阁②形式任命③负责④监督    B. ①首相候选人竞选②负责③形式任命④监督

C. ①多数党组阁②形式任命③监督④负责    D. ①首相候选人竞选②监督③形式任命④负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首先是由多数党组阁然后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首相,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首相,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①、②、③均错,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错在③、④顺序颠倒,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①、②、③、④均错,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是要理清英国政治体制的运作程序——英国首先是由多数党组阁,然后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首相,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首相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难
【标题】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预科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下列关于英美两国政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英国政党活动主要是争夺议会的多数席位

B. 英美两国国内皆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C. 美国政党活动主要是竞选总统和国会议员

D. 两国政党在议会中席位的多少决定该党执政与否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英美两国政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英国政党活动主要是争夺议会的多数席位

B. 英美两国国内皆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C. 美国政党活动主要是竞选总统和国会议员

D. 两国政党在议会中席位的多少决定该党执政与否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政党在议会中席位的多少决定该党执政与否,选D只适合英国而不适合美国,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英国政党活动主要是争夺议会的多数席位,因为英国的多数党才能上台组阁,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英美两国均是两党对垒,交替执政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是个总统制国家,所以美国政党活动主要是竞选总统和国会议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预科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没有中世纪的废墟挡路。……一开始有历史的时候已经有了17世纪形成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因素。”反映以上历史发展特点的国家是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没有中世纪的废墟挡路。……一开始有历史的时候已经有了17世纪形成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因素。”反映以上历史发展特点的国家是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没有中世纪的废墟挡路”“17世纪形成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因素可知这个国家就是美国,而英国、法国和德国都受到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影响。所以答案选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政治体制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4-2015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三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1980年美国的阿肯色州卫生部发布命令,禁止核电站将发射性气体释放于大气中,而联邦法律至今尚未作出这样的规定。材料体现了

A. 州的地位高于联邦

B. 联邦与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 州与联邦分享政治权力

D. 在保持联邦是一个强大、统一国家的同时,确保州的灵活性、创造性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980年美国的阿肯色州卫生部发布命令,禁止核电站将发射性气体释放于大气中,而联邦法律至今尚未作出这样的规定。材料体现了

A. 州的地位高于联邦

B. 联邦与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 州与联邦分享政治权力

D. 在保持联邦是一个强大、统一国家的同时,确保州的灵活性、创造性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联邦制既保持联邦的权力又充分发挥地方州的积极性、灵活性、创造性,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州的地位低于联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联邦与州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政治权力属于联邦,州不能与联邦分享政治权力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预科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下面关于美国联邦政府“分权与制衡”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联邦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需国会同意,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B. 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民主选举产生

C. 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

D. 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下面关于美国联邦政府“分权与制衡”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联邦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需国会同意,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B. 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民主选举产生

C. 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

D. 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答案】A

【解析】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2011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关键字标签】美国联邦政府
【结束】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 保持司法独立    B. 保证依法治国    C. 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D. 实现三权分立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 保持司法独立    B. 保证依法治国    C. 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D. 实现三权分立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意在强调美国的司法是独立的不受其他因素的制约,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依法治国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人身安全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强调司法方面的问题,不涉及三权分立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预科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美国第四任总统麦迪逊曾经说过:“如果人人都是天使,那么政府就根本没有必要。……在构筑人管理人的政府时,最困难的是:你先得让政府有能力控制百姓;接下来,你还得让它能控制住自己。” 这表明他主张

A.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保护公民的个人自由             D.用民主的议会权力来压制行政权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美国第四任总统麦迪逊曾经说过:“如果人人都是天使,那么政府就根本没有必要。……在构筑人管理人的政府时,最困难的是:你先得让政府有能力控制百姓;接下来,你还得让它能控制住自己。” 这表明他主张

A.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保护公民的个人自由             D.用民主的议会权力来压制行政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如果人人都是天使,那么政府就根本没有必要”、“你先得让政府有能力控制百姓;接下来,你还得让它能控制住自己。”,由此可以看出麦迪逊强调对权力的制约;故选B,三权分立体现了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4届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2014年1月,某青年干部学院邀请一学者做学术报告,题为:《美英政治制度评析》。下列不可能出现在通告海报“内容”一栏的是

A. 英国国家元首首相与美国国家元首总统政治权力的异同

B.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统治方式的变化

C. 美国分权制衡如何有效预防专制

D.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和发展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2014年1月,某青年干部学院邀请一学者做学术报告,题为:《美英政治制度评析》。下列不可能出现在通告海报“内容”一栏的是

A. 英国国家元首首相与美国国家元首总统政治权力的异同

B.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统治方式的变化

C. 美国分权制衡如何有效预防专制

D.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和发展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家元首首相是不拥有政治权力的,选A是可能出现在通告海报“内容”一栏的,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所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统治方式的变化是可能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是权力制衡的国家,所以美国分权制衡如何有效预防专制也是可能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所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和发展也是可能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预科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根据这段谈话判断其中的是哪国人(    )

A. 美国人    B. 英国人    C. 法国人    D. 德国人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根据这段谈话判断其中的是哪国人(    )

A. 美国人    B. 英国人    C. 法国人    D. 德国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总统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所以人们才关心美国总统是否不经议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美国的内阁官员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所以罗斯福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在英国,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所以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故我是指英国人,排除ABC,所以选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责任内阁制

【名师点睛】英国君主宪制和美国总统制的异同


 

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制
 


 

国家元首称谓
 

国王
 

总统
 


 

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国家元首地位
 

统而不治的虚君
 

有实权,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
 


 

国家元首任期
 

终身制
 

任期4年,最多连任两届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政府产生方式
 

议会产生
 

总统任命
 

元首、议会、政府关系
 

政府对议会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
散议会,重新选举
 

总统行使权力时对议会不负责任,议会有在总统违宪时,能对总统提出弹劾议会不能因政策问题投不信任票使总统政府辞职,而总统无权解散议会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百强校】2015-2016学年安徽铜陵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总统在众议院遭到提案弹劾。其中19747月,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投票通过了弹劾总统尼克松的三条罪状,即阻碍司法工作、滥用总统职权和蔑视国会传调录音带的命令。这表明

A. 总统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B. 众议院具有普遍的民主性

C. 国会的权力高于总统的权力

D. 分权制衡有利于权力监督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总统在众议院遭到提案弹劾。其中19747月,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投票通过了弹劾总统尼克松的三条罪状,即阻碍司法工作、滥用总统职权和蔑视国会传调录音带的命令。这表明

A. 总统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B. 众议院具有普遍的民主性

C. 国会的权力高于总统的权力

D. 分权制衡有利于权力监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投票通过了弹劾总统尼克松的三条罪状,即阻碍司法工作、滥用总统职权和蔑视国会传调录音带的命令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制度原则,即是三权分立、权力的制约与制衡,D项正确;ABC三项说法错误,与材料不符,排除。所以选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权力的制约与制衡

【题型】选择题
【适用】容易
【标题】2015-2016学年人民版高一必修1练习历史试卷13(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据有关资料记载,美国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在被共和党和民主党同时邀请出任总统候选人时,他竟难以决定自己究竟该以哪个成员党的身份出马。该材料反映的本质是

A. 两党联合执政失去制衡的效果    B. 两党轮流执政的惯例被打破

C. 艾森豪威尔无法弄清自己的身份    D. 两党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据有关资料记载,美国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在被共和党和民主党同时邀请出任总统候选人时,他竟难以决定自己究竟该以哪个成员党的身份出马。该材料反映的本质是

A. 两党联合执政失去制衡的效果    B. 两党轮流执政的惯例被打破

C. 艾森豪威尔无法弄清自己的身份    D. 两党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两个政党均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该材料反映的本质是两党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两党是轮流执政而非联合执政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两党轮流执政的惯例未被打破,美国仍然是两党轮流执政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表面现象而非本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理解两党制的本质——均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预科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材料三(主父偃)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弟子,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

(3)材料三中的“上”指哪位皇帝?主父偃建议怎么解决地方诸侯问题,请摘录材料回答。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材料三(主父偃)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弟子,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

(3)材料三中的“上”指哪位皇帝?主父偃建议怎么解决地方诸侯问题,请摘录材料回答。

【答案】(1)原因:西周疆域广大,兵力单薄(或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

(2)原因: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影响:地方割据、叛乱,影响中央集权。

(3)汉武帝。推恩分弟子,以地侯之或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原因主要从加强统治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要从材料二中的“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去找,即吸取秦亡教训。影响主要突出王国问题出现、地方割据、叛乱等之类的答案均可。

(3)材料三是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所以“上”指的就是汉武帝。摘录材料回答摘录和推恩令相关的内容即可,例如,以地侯之或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题型】连线题
【适用】一般
【标题】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预科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由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民族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人类的政治文明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它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将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的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摘自《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三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百度网

材料四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庆日演说(2004年7月4日)

(1)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依据材料一,概括“新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制的哪些运作方式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民主传统?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原因。(3)“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英美两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建立了什么样的政体?

(4)材料四中布什的谈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根据1787年宪法内容,分析美国人民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