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的是梭伦任首席执政官后人民焦急等待他宣布改革法令的史实,你认为他所宣布的第一项法律制度是

A. 遗嘱法

B. 财产等级制度

C. 解负令

D. 建立四百人会议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时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材料评论的是梭伦改革措施中的

A. 颁布“解负令”    B.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 设立陪审法庭    D. 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

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这说明商鞅变法主张

A. 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    B. 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C. 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    D. 确立土地私有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史书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 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 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 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 规定按军功受爵赐田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用金钱换取百姓的支持

B、商鞅变法取信于民,法出必行

C、商鞅变法时资金充足

D、商鞅行事谨慎,办事稳妥有效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 ,最根本的不同是

A. 是否实现了富国强兵

B. 是否改变原有的土地所有制

C. 是否限制了贵族和地主的特权

D. 是否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魏晋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称汉人为“一文汉”,意思是汉人只值一文,可以随便杀戮。随着时间推移,游牧民族政权却纷纷采用汉制。这是因为(    )

A.推动经济发展                        B.缓和民族矛盾

C.促进民族融合                        D.巩固政权根基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魏书·食货志》记载:“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富强者并兼有余,贫弱者糊口不足。”北魏孝文帝时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土地政策是

A推行均田制B实行三长制

C实行俸禄制D废除宗主督护制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北魏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的内容包括(  )

易服装 讲汉话 改汉姓 通婚姻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 加强北宋政权的军事力量    B. 解决北宋政权的财政困难

C. 削弱北宋地方割据势力的实力    D. 改革科举制度,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王安石变法在时间维度上是北宋中期对北宋初期以来社会问题的回应,在空间维度上是南方派系对北方派系的斗争。在空间维度上,下表中论据选用正确且论证过程合理的是

 

论据

论证

王安石是江西籍官员,他的幕僚多为江西、福建籍官员。

江西、福建籍官员多为北民南迁的迁移家族(如王安石),迁移家族的特点是求变多于守成。

政治重心迁到南方不久。

初入南方,为适应南方经济发展要求必须改革。

北宋中期积贫积弱。

北宋初期以来逐步形成的“三冗”问题,导致积贫积弱,国家内外交困。

王安石一生在南北多地为官。

丰富的南北阅历,使王安石既不同于北方人士,又与南方人士相异。

 

 

A.     B.     C.     D.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反映了他

A. 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B. 宣传“因信称义”

C. 主张建立廉俭教会

D. 宣扬“先定论”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论述一场战争的影响时说: “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人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这一“觉醒”指的是 

A.开始认识到封建农奴制的腐朽落后     

B.开始认识到沙皇专制政体的腐败落后

C. 开始认识到军事制度建设的迟滞落后   

D.开始人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有人说:“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 宗教改革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B. 宗教改革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

C. 宗教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宗教改革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政治

D.推动实业救国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李喜所在《梁启超对戊戍变法的反思》中指出,从维新派本身寻求失败的原因,是从枝节上来找,自然进入了误区;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失败。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

A. 变法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群众    B. 变法措施过于全面,进程过于激

C. 有利于改革成功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    D. 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戊戌政变发生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 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 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 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 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产生这一特点的决定性因素是

A.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严格教育

B.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

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

D.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钓鱼岛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在下列文件中最早规定钓鱼岛必须归还中国的是

A. 《开罗宣言》    B. 《波茨坦公告》

C. 《联合国家宣言》    D. 《雅尔塔协定》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中国代表团在某次国际会议召开期间就要不要签字问题展开了讨论,下面是部分谈话内容。据此推断这个国际会议是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开罗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的战争

B.是资本主义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C.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

D.使国际关系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巴黎和会上对战败的德国海外殖民地的处理方式是(    )

A.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            B.由国联接管

C.由德国继续统治                            D.承认殖民地独立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美国首先提出建立国际联盟,后来却没有参加,原因是    (    )

①英法等国和美国有矛盾

②美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③国联盟约未能满足美国的要求

④盟约否定了十四点和平计划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列对20世纪30年代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最准确的解释是(  )

A.纵容德国进攻苏联的政策

B.牺牲小国利益以求自身安全的政策

C.与法西斯妥协,牺牲局部和小国利益以求一时和平并将祸水东引的政策

D.维护自身霸权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政策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