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常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古史记载的“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材料所述的农业耕作方式是

A. 千藕其耘    B. 个体农耕    C. 刀耕火种    D. 代田法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周礼?地官?小司徒》载 :“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对材料中表述的土地制度,理解错误的是

A.土地一律归国家所有                    B.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交换

C.春秋战国时逐渐瓦解                    D.奴隶在土地上集体劳作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

A.翻车           B.筒车                C.灌钢法        D.水排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

A. “的四面建有围墙    B. “门内外店铺林立

C. “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 “门在白天定时开关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 不了解世界形势    B. 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C. 抵制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D. 落伍于世界潮流,未能实现社会转型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明朝著作《五杂俎》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这一现象表明(   

A.徽商的发展优于晋商                 B.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C.农村集市开始出现                   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      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       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继昌隆缫丝厂与江南制造总局的共同点是(     )

A.机器生产  B.依赖外国资金  C.服务市场   D.生产不计成本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下表为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相关数据,对该表分析正确的是

年代

进口

出口

1885

88,200,018两白银

65,005,711两白银

1895

171,696,715两白银

143,293,211两白银

1905

447,100,082两白银

227,888,197两白银

1911

471,503,943两白银

377,338,166两白银

 

 

A. 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停滞    B. 《南京条约》是进口激增的最主要原因

C. 晚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的困境    D. 一战爆发促进了中国出口大幅度的增长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据记载,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社会生活出现了新的变化: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剪辫后兴起的博士帽、草帽、卫生帽及毛绳便帽,大多来自外埠。……青年妇女则纯用长衫短裤,不逮膝、露腿赤胫,争趋时髦。该时期是

A. 鸦片战争后    B. 甲午战争后

C. 辛亥革命后    D. 新中国建国后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晚清出版的《格致汇编》记载:(上海)租界之内,中外大行家,以及办公事处,皆有此器以通消息,更于各马路间设立此器,以便通报火灾及报捕等要事。该记载反映出近代上海

A. 最早架设有线电报线路    B. 有线电报得到普遍应用

C. 已经建成近代电讯网络    D. 利用电话进行信息传输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观察右面柱状图,图中数据的变化表明

A. 第一个五年计划已顺利完成

B. 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初步实现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D. 我国正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针对下列情况,我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人均产量

中国(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kg

538.3kg

4kg

发电量

2.76kwh

2949kwh

10.9kwh

 

 

A. 没收官僚资本    B.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上海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当时都要凭票供应,为了分到一张票,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才能轮到一个。这反映了上海当时实际情况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

C.工业化已初具规模            D.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79625日,四川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刊登下图所示广告。该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 商品资源基本实现市场配置

C. 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有所提高

D. 确定四川为对外开放的试点区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 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 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 是实行国家资木主义的表现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市分行成立了我国境内第一家信用卡经营公司——珠海市信用卡有限公司,并发行了境内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此卡发行的时代背景是

A.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

C.“南方 谈话”的发表          D.城市经济改革的完成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作为中国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屡次在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排名全国第一。下列关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引进外资,加工出口产品为主    B. 吸引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 学习经验,了解国际市场行情    D. 高度自治,实行特殊政治体制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表明当时我国

A. 彻底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    B. 明确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 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D. 强化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国际局势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巨大变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西方有些人得意洋洋地说二十世纪最大遗产是社会主义的试验和失败,国内也有一些人感到惶惑。”面对这种严峻的局势,中国给出的答案是

A. 开始实行包产到户,激发农民干劲    B. 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增强国企活力

C. 开放四个经济特区,加强引进外资    D. 明确市场经济目标,深化改革开放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下图是新航路开辟后美洲流入西欧的贵金属数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三次英荷战争的影响

B. 世界市场的拓展

C. 英国霸权地位的确立

D. 圈地运动的开展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认为:“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的最恰当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直接参与了航海活动

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资本的扩张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源动力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的第一个烟筒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到1801年猛增至9.5万人,到1841年又增至35万人。曼彻斯特的发展印证了(   )

A. 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

B. 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C. 大企业制度的出现激发了城市活力

D. 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1828年,一位德国旅行者把英国描述成为“每年都有近乎神奇的新创造进入生活”的国度。这些“新创造”主要是指

A. 机器和工厂    B. 法律和制度    C. 理论和学说    D. 文艺和文学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866年,清政府最早派赴欧洲考察的官员斌椿,途径英国城市曼彻斯特,印象深刻。他在《乘槎笔记》中写道:“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往织布大行(指工厂)遍览。楼五重,上下数百间。工匠计三千人,女多于男。棉花包至此开始,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此时的曼彻斯特

A. 城市规模世界之最    B. 是英国的重工业基地

C. 出现纺织垄断集团    D. 是世界棉纺工业之都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新的发展,表现为(     )

A.资本主义工厂制度普及          B.垄断组织形成并迅速发展

C.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D.福利国家在欧美大量出现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观察下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A. 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

B. 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

C. 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惟一能源

D. 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引起了多项技术突破,这几项技术突破是如此重大,其意义是如此深远,以致值得将它们归类为新的工业革命。”材料中的“技术突破”可能是

A. 蒸汽为动力的火车    B. 石油化学工业的兴起

C. 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    D. 智能电子设备计算机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20世纪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社会生活。推动互联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    B.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C. 报纸和广播传媒的普及    D. 电影和电视机的成功发明

 

二、判断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宋代一位贩卖古董的人,有一天非常开心,因为收购了一件珐琅彩瓷器。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到了宋代,随着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市民数量不断增多,更能适应市井生活需要的“词”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代表人物有柳永、关汉卿等。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唱到: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规划了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有三个都是在福建省。

 

详细信息
35. 难度:困难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强调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连线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夷货非衣食所急,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

材料二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集一银公司,棉铁为主要……凡有一地一矿一事视为可经营者……详确其预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数,程序其设施,检核其成绩,而又势以平等资本,公开昭布其条件,而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如是十五年小效,三十年大效,可以预言

——《张季子九录•实业录》

材料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它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加以吸收消化创新,向内地转移,推动科技进步……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多做贡献

——《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外方面的主张分别是什么?分别出于何种考虑?

(2)材料三与材料二的主张看似相同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一本质差异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4)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开发浦东的设想。这一设想,在什么时间喜获成功?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材料一1865年,李鸿章将马格里主持的苏州洋炮局迁至南京,在聚宝门(今中华门)外扫帚巷东首西天寺的废墟上,重新建造厂房,办起了金陵机器局,简称宁局。……1881年,宁局仿制成功美式加特林机关炮(亦称十门连珠格林炮);1884年首次仿制成功德国克鲁森式37毫米2磅子后膛炮和美式诺登飞多管排列机枪,1888年又仿制成功中国第一代马克沁单管重机枪,1889年制成的射程远、命中率高、穿透力强的德国新式步枪,成为金陵制造局的名牌产品。

--《跨越三个世纪的强国梦——档案史料中的金陵制造局》

材料二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办得最为成功的“与洋人争利”的官督商办企业。1872年,招商局委庄椿山为司事,也在南京下关设棚厂,接运客商。所谓“棚厂”,即简易码头,没有轮船码头,仅有栈房供乘客候船……招商局从芜湖调来四川号趸船,碇泊于下关江岸的木栈桥旁(今四号码头)。于是,1882年10月20日,南京第一座轮船码头“功德船”出现在下关江边

——《洋务运动下关百年商埠繁荣的起点》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我国民族资本家范旭东创办了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南京铔厂(以下简称南京永利铔厂)。该厂产出的化肥不仅填补当时国内生产的空白,……被誉为“远东第一”。……范旭东深知,“要振兴以农立国的中华,兴办酸事业实是当务之急”“硫酸厂平时可为民用,如国家遭受侵略,立可转为军用,因此绝不能让外国人染指”。

——李沛霖《民国时期远东第一——南京永利铔厂影像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金陵制造局创办于洋务运动期间,该企业属于哪一类型的洋务企业?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招商局创办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以招商局为代表洋务民用工业创办的初衷是什么?

(3)材料二中范旭东有怎样的思想抱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创办南京永利铔厂有利的政策条件。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从金陵制造局到永利铔厂的创办,对中国近代经济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四、简答题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人类社会的古代几大区域呈点状分布,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孤立地发展着。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世界逐渐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区域连接起来。请写出开辟新航路的两位著名航海家。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工业文明兴起,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实现重在跨越。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各自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的重大影响。

(3)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