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都是

A. 中央集权的产物    B. 为巩固统治而实行

C. 皇权的产物    D. 仅分封同姓诸侯王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秦的制度对西汉有很大影响,史称“汉承秦制”。这种继承性主要表现在

A. 沿用了郡县制    B. 发展了军功爵制

C. 继承了封国制    D. 强化了什伍连坐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延续未改。三省六部制的重大突破在于( )

A. 相权的一分为三    B. 决策权与行政权相分离

C. 皇权的至高无上    D. 权力的制约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 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 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C. 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 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A. 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B. 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 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D. 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表是两次鸦片战争之间英国对华贸易间(不含鸦片贸易)。表中所示英国在华贸易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单位:万英镑)

年份

1842

1845

1850

1851

1853

输华商品总值

96.6

239.0

140.0

216.0

100.0

 

 

A.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B. 英国获得的经济特权太少

C. 英国的商品不适应中国人的需要    D. 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和鸦片贸易的影响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蒋廷黻先生说过这样的话:“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下列对鸦片战争前后中外态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前者是为了“尊严”,后者是为了利益 

②前者是愚昧的表现,后者是霸权的表现

③前者是后者的原因  

④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中外交往中双方态势的变化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冯友兰教授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一书中说:“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天国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太平天国的历史将倒退黑暗时期——中世纪”。以下说法不能论证冯友兰观点的是

A. 太平天国要建立的是君权神授的封建国家

B. 西方基督教思想对太平天国影响巨大

C. 太平天国的纲领没有体现反对帝国主义本身

D. 太平天国的主张不能超越封建社会,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使西方国家得出以上认识的历史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抗日战争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马关条约》签订期间,美国国务卿葛礼山召见清朝驻美公使杨儒,指出:“日本之要求当与不当,本官虽难以说明,但请清国对今日之状况加以重新考虑。如清国因有足以挽回今日处境之良策,而特意拖延和平条约之批准,日本则将从事更大规模之战争。此时,欧洲各国终将乘机纠缠于两国之间,努力满足其各自欲望。其结果,清国终将不止于失掉辽东,犹恐失去较此更为广大之领土。”这反映出美国在中日问题上

A. 保持传统“中立”积极调停

B. 预见到列强将瓜分中国

C. 偏袒日本以便于进一步扩张

D. 尊重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有历史学家在探讨20世纪20 30年代中国某一政治现象时指出:“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又是一种历史的进军。”“进军”的主要任务是

A. 建立巩固的抗日联盟    B. 开辟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C. 保存中国革命有生力量    D. 以退让求合作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美国

A. 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

B. 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

C. 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

D. 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美国对国民政府的政策从部分解除禁运到取消禁运,再到实行“有限援助”,1949年开始逐步削弱对国民党的援助。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

A. 美国放弃控制中国的战略政策

B. 国民政府在中国的影响力发生变化

C. 美国由“扶蒋”逐渐转向“中立”

D. 美苏争霸使美国国力迅速下降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在纪念抗战一周年到来的时候,作为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领导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举行了大规模的纪念活动。这次活功中影响最大的是“七七”献金,五天内参加人数达五十万,献金总额超过一百万元。这反映出当时(    )

A. 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相持阶段    B. 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方式

C. 国民经济遭到战争残酷打击    D. 国共合作推动民众抗日热情高涨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在八七会议上进行革命总结时,毛泽东“把国共两党合作比喻为共同建造一座房子”,他说:“我们虽然像新娘子一样扭扭捏捏地搬进了房子里,但始终没有当房子主人的决心”。这表明中共在过去的革命中

A. 未充分地发动广大农民    B. 没有坚持武装斗争

C. 忽视了革命领导权问题    D. 没有做到独立自主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新知事(县长)于昨日初夜入城,今朝接篆视事(上任)后,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新知事)由庚子、辛丑并科举出身,非新派一流人,可望其布泽于民也。

 

A. 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 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 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A. 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 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 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 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 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 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 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 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 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 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 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 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 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 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先告上了法庭,村长终被拘留。以下对该影片的评论正确的是:

①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②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

④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苏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请你给该评论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 “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B. “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保障

C. “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

D. “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周恩来1958年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中国适宜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适宜于建立也无法建立民族共和国。历史发展没有给我们造成这样的条件,我们就不能采取这样的办法。”这一论述

A. 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缺乏历史基础    B. 要求给予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自主自治

C. 旨在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合理性    D. 表明建立民族共和国的时机尚不成熟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对此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

B.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各族人民根据该条规定开始普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C. 《共同纲领》是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纲领

D. 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已经在我国确立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日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昌起义爆发时,传教士感到非常震惊,但他们很快认识到“这里正在进行一场革命”,“结局以惊人的速度来临,说明了满族统治基础的腐朽和中国人民的高尚、有秩序,从来没有一场如此宏大的革命如此迅速、平和地完成”,他们进一步指出:“整个世界都惊讶于中国能够开始并完成一场理性的革命,其流血之少,在任何东方国家中从未有过”。在众多传教士眼中,“伟大的中国革命”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意义,“(对中国来讲),一次性彻底完成破坏的工作,不管转变怎样跌跌撞撞,不管进步是怎样不确定,确信无疑的是中国不可能回到之前的情形了。”

——据朱英等著《民间社会对辛亥革命的记忆与诠释》

材料二新中国官方纪念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

主要领导人讲话

《人民日报》社论标题

1961年

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家和杰出的民主主义者”。

《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

1981年

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胡耀邦:“共同纪念这个光荣的节日,尤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在目前时期我们的内外任务……就是:实现四化建设、保卫世界和平、完成统一大业。”

《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

1991年

国家主席杨尚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自己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十二年间,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的十多年里,我国的现代化事业获得了巨大进步。”

《继往开来、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

2001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国人民正朝着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重要时刻,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

2011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注:1951年和1971年因特殊历史背景,未举行纪念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带给传教士的印象,说明“中国不可能回到之前的情形”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官方举行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特点,分析说明举行这些纪念活动的原因。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政治民主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更是人类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政治民主化尤其是民主法制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9月21——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民主党派、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特邀代表662人。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组织法》规定了人民政协是全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将作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协商机关而长期存在。

材料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会议听取和通过了刘少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和周恩来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

材料三:

(1)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的表现。

(2)材料三反映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透过图片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3)请你谈谈“依法治国”方略的现实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