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云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唐代诗人杜甫在《望岳》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诗中齐鲁的出现是源于西周的分封制。受封于的是哪一类

A. 王室子弟

B. 功臣

C. 商代贵族

D. 诸侯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战国时初步形成,秦朝确立,明清强化。下列关于官吏选拔制度,表述错误的是

A. 秦汉时官吏由皇帝任免    B.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士族世袭

C.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    D. 明朝设三司,清设军机处直接控制地方官吏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历史史实的组合中,搭配不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赔款2100万银元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C.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开放广州为商埠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图为中国近代某时期政府发布的文告。根据所学推断该文告应发布于

A.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 辛亥革命期间

C. 新文化运动期间    D. 北伐战争期间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蓝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    

A.吴起镇                B.井冈山

C.遵义                  D.会宁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2016年10月10日,国台办表示:是否接受“九二共识”,是检验台湾当局领导人所谓“善意”的试金石。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两岸双方就可以平等协商、良性互动,两岸同胞就能赢得两岸关系发展的光明前景。材料中“核心意涵”指的是

A. 平等协商    B. 和平统一    C. 一国两制    D. 一个中国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表为2001、2005年中国与中亚四国的进出口留易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

国家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

哈萨克斯坦

328

961

601

1355

1572

1720

2212

2287

3897

2909

塔吉克斯坦

5

5

7

8

21

18

54

15

144

14

乌兹别克斯坦

51

8

104

27

147

200

172

403

230

451

吉尔吉斯斯坦

77

42

146

56

245

69

493

110

867

105

 

出现上述表格所示状况的重要原因是

A.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B. 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 苏联解体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提出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称《十二铜表法》禁止一切特权,并强调其中“执法不应因人而异”这一条款是罗马法律中的传统。该说法旨在说明《十二铜表法》(   )

A.树立了法律的权威B.实现了社会平等

C.保护了私有财产D.确立了民主制度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

A. 保障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B. 争取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等的自由交流

C. 密切欧美各国间的关系

D. 确立欧洲的霸主地位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如下图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

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A. 汉朝    B. 宋朝

C. 唐朝    D. 明朝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在古代中国,打春牛逐渐成为一种习俗。立春之日“周公始制立春土牛”,汉代“陈列土牛模型”,宋代“自京都至各州县俱于衙前陈列土牛”。后世大略相同,迄于清末。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 历法体系不断完善    B. 民本思想得以延续

C. 牛耕文化不断丰富    D. 耕牛崇拜成为民俗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图所示生产工具主要用于

A. 纺织

B. 冶炼

C. 制瓷

D. 灌溉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费正清指出,宋朝出现了“商业革命”。下列对宋代“商业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交通便利之处出现草市

B.宋都有正式的“市”九处

C.城市中出现商业区“市井”

D.汴京已形成繁华的商业街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学习中要注意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下表中历史概念和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概念

理解

A

重农抑商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禁绝商业活动

B

近代化

在我国近代化就是全面资本主义化

C

实业救国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挽救中国的危亡

D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指出: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盘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有一定经济意义的学者都被扣上了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人教版)认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两段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对洋务运动进行了评价,它们分别体现了

A. 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

B. 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

C. 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D. 社会史观、近代化史观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世界现代史上,曾出现过三种比较典型的现代化模式,即苏联的斯大林模式、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三种模式的共同点是

A. 都是为解决当时本国的经济困难

B. 都是以国家量为主导推动经济的发展

C. 其道路都是先重工业后轻工业

D. 都为本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73年,美元贬值l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材料中美元两度贬值都是为了

A拓展国际贸易   

B.稳定美元汇率    

C.平抑国内物价    

D.协调全球经济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2016年素有“欧洲心脏”之称的布鲁塞尔遭受恐怖袭击,举世震惊。布鲁塞尔之所以被称为“欧洲心脏”,是因为它是北约和_______两大政治组织总部所在地

A. 欧盟    B. 华约    C. 世界银行    D. 世贸组织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G20杭州峰会于今年9月4日—5日成功举办,G20暨二十国集团成立于1999年,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12个重要经济体组成。本次峰会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G20的建立及发展历程主要体现哪种趋势

A. 经济全球化    B. 政治多极化    C. 区域集团化    D. 不结盟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少则得,多则惑”“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些观点出自先秦

A. 道家    B. 儒家    C. 法家    D. 墨家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史料是历史的片段的记录,历史研究离不开史料.下列不属于史料的是

A. 殷墟出土的刻有卜辞的牛骨    B. 明朝内阁大堂旧址

C. 《史记》、《汉书》    D.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的主张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由此判断该作者应是

A. 孔子    B. 孟子    C. 朱熹    D. 王阳明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宋代士大夫掀起藏书风气,藏书最多的达到十万卷,超过官方藏书。与此相关的宋代科技文化成就是

A. 造纸术的发明

B. 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C. 市民文学的兴起

D. 活字印刷术的创造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这反映了

A.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       B.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

C.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     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同学所绘“近代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思想历程”示意图.图中

①②应填写的是

A. ①经世致用②新三民主义    B. ①救亡图存②进化论

C. ①中体西用②马克思主义    D. ①实业救国②毛泽东思想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有维新人士提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后人评他“立论锋利,条例分明,感情奔放,痛快淋漓,是当时最有号召力的政论家。”他是

A. 郑观应    B. 康有为    C. 谭嗣同    D. 梁启超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从动力方面看,下图交通工具自左至右排序正确的是

A. 自然力―内燃机―蒸汽动力    B. 蒸汽动力―自然力―内燃机

C. 自然力―蒸汽动力―内燃机    D. 内燃机―蒸汽动力―自然力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20世纪60年代,美国遏制中国,中苏关系恶化,提高国防能力,保证国家安全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个阶段,我国成功的研制出

A. 原子弹和导弹    B. 喷气式战斗机    C. 人造地球卫星    D. 神舟载人飞船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苏格拉底将道德和知识融合,为此他不厌其烦提问,使被问者在追问中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不得不进行道德反思。据此推知,苏格拉底构建知识与道德关联的方法

A. 寻找到哲学研究的崭新方向    B. 强调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

C. 掲示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 说明知识多寡决定道德水准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俄罗斯前总理普利马科夫表示,当今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由一国指挥世界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他说,当世界的两极体系不复存在时,人类应当走向一个以几个中心为依托的多极世界,目前的世界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最近又出现了走向单极世界的倾向——有一个大国企图指挥世界,这是不能接受的。

材料二在谈到地区冲突时,普利马科夫认为,这种冲突现己同国际恐怖主义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冲突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使世界面临新的威胁。他说,车臣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当地的恐怖分子和分离主义者得到外部的支持。

材料三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一个非欧亚大陆国家破天荒第一次不仅是作为欧洲大陆大国关系的主要仲裁者,而且也是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出现了。苏联的失败和崩溃是一个西半球大国美国迅速上升为唯一的而且的确也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的进程中的最后一步。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分析材料一,“最近又出现了走向单极世界的倾向”具体指什么?结合所学回答世界的两极体系是怎样形成的?

(2)概括材料二中所说的“世界面临新的威胁”。

(3)材料三中说“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其结构性的变化有哪些?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以前,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苏州“首重机业,城东比户皆然”,丝绸、棉布行销全国各省,“其外洋如高丽、印度以及欧美各国,莫不有销路”。鸦片战争之后,“洋布盛行,布市销减”,“蚕棉得丰岁,而皆不偿本”。据统计,道光年间苏州尚有12000余部织机,到1880年织机仅有5800部。苏州的手工业行会众多,许多行会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对产品划定统一的价格,并实施统一工价,以限制竞争和自由雇佣。棉布、棉纱、茶丝和米的贸易都不再经流苏州,转而经由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变成了大上海的“卫星城”。

﹣﹣摘编自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材料二17世纪,曼切斯特是一个小镇。18世纪60年代起,随着纺纱业和织布业的机械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摇篮。1760年,开通了通向附近煤区沃斯利的英国第一条运河,1830年又建成通向重要港口利物浦的铁路,率先实现了交通运输革命。在此期间城市经济和人口高速增长。18世纪20年代,它的人口仅12000,1841年底猛增至40万人,跻身于全国大城市之列。1848年,沿曼切斯特向外延伸的公路把附近的奥尔德姆、海德等城镇链接起来,使整个集合体的人口达到106.3万人。

﹣﹣摘编自王章辉《近代英国城市化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经济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州和曼切斯特在经济性质上的差异,并简析曼切斯特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汉代是儒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阶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公元前135年,汉武帝起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不治儒家五经的博士官一律罢黜,排斥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并且以优厚的礼节聘请了数百名儒生。这就是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独尊儒术以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四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思想主张产生的政治背景,据材料二,我们应如何理解这一思想主张的基本含义?

(2)材料三对董仲舒思想是怎样评价的?

(3)与材料三相比,材料四中作者对董仲舒思想的评价有何异同?你同意这一评价吗?请说明理由。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