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江西省南五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建国之初,当先立纲纪,立国之初便颁布《律令直解》;洪武六年,朱元璋又亲自参与编定《大明律》,其中规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在胡惟庸案后.又颁布《昭示奸党录》等法律文件。这说明朱元璋(   )

A. 强调法律治国作用    B. 推行法家治国思想

C.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 严查官员擅权贪污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16893月,英国下院通过拨款法案,授予国王每年120万镑的税款,并规定其中60万镑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其余用作海陆军开支。1697年议会又通过《年金法案》,规定自翌年起,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长期不变。上述拨款法案的通过旨在

A. 确保王室财政独立    B. 依法监管王室财政

C. 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 保障国王的军事权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尼尔在《权力的追求》中说:中国在一千年前后转向市场调节的行为颠覆了世界史的一个关键性的平衡。我相信中国的例子启动了人类的一个千年探索,去发现在协调大规模行为这一点上,从价格和私人或小团体(合伙或公司)对私利的看法出发,会有些什么成果能够体现材料中转向市场调节的行为的观点的是

A. 唐朝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B. 宋朝交易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C. 元朝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D. 明清时期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假使有一位秦朝高官,他每天的工作很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要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是

A. 太尉    B. 丞相

C. 廷尉    D. 御史大夫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英国汉学家理雅各(18151897)的代表作《中国经典》中说:自古老的封建帝国消亡,秦建立专制国家始,中国就再没有出现过革命,而只是统治者和朝代的更替……在西方人看来,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从已经存在了大约2000多年的旧事物向将会变革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的更新的西方思想转变的出发点。理雅各的观点是

A. 秦建立专制制度导致中国再没有出现革命

B.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一场进步和正义的革命

C.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端

D. 秦的专制制度取代分封制导致中国的落后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禁止良贱通婚是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婚姻制度的最基本的要点,但是在宣统二年颁布的《现行刑律》中,在婚姻类删除了良贱为婚姻这一条。以上材料说明了

A. 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近代婚姻制度逐渐开始变革

B. 婚姻风俗的变革在全国都得到了推行

C. 婚姻自主、平等的观念也影响到了清政府统治阶层

D. 近代婚姻仍然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影响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1972年中美之间结束敌对状态,是求同存异原则的灵活运用。这一时期中美的求同主要体现在(    )

A. 淡化意识形态的分歧    B. 推动国际关系走向多极化

C. 谋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D. 遏制苏联在亚太地区扩张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88651日美国爆发了全国性工人罢工;1894年爆发的铁路工人大罢工中,联邦政府调动军队占领了芝加哥;19世纪90年代小农场主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平民党运动;新闻界出现了许多被称为清洁工的揭发内幕、暴露丑恶的记者。这些事件的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马克思主义在美国日益广泛地传播

B. 美国的垄断膨胀导致社会问题繁多

C. 美国成为托拉斯帝国主义国家

D. 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入田赋25088000库平银,关税21989000库平银,关税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这表明当时中国

A. 工业文明已成主流

B. 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C. 告别小农经济时代

D. 贸易逆差得以扭转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罗兰·斯特龙伯格在《西方现代思想史》中评价一种文学艺术流派时说:“(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启蒙运动推崇理性主义……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这里评价的文学艺术流派是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古希腊一悲剧中曾写道:“我们成为这片土地上的外邦人……任何居民或者外来人都不能囚禁我们。如果有人对我们使用暴力,任何不救助的庇护者将被剥夺政治权利并被公众流放。”这反映出

A. 外邦人在古希腊没有完全的公民权利    B. 古希腊维护居民的基本自由

C. 当时执政者无法维护平民和奴隶利益    D. 古希腊的公民范围明显扩大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压轴

对外贸易是我国历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体现出“打开大门、走向世界”的文明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商业网络穿过了中亚的浩瀚沙漠和深不可测的印度洋,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到达地中海和北非等地区。对古典社会来说,远距离贸易不仅具有经济内涵,还有很深的政治内涵,明清时期经济贸易事务几乎都发生在政府严密管制的环境下。

——摘编自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

工业时代以前的商业往来,外商来华只是为了购买中国货物。而此时英国人开始来寻找中国市场了,要扭转一千年来欧洲和东亚之间的供求关系,这就是所谓的“自由贸易”。由于不了解英国的国力和国威,终于自食其果。

——据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整理

材料三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入世三原则是:世贸组织没有中国参加是不完整的;毫无疑问要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是以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为原则的。加入世贸组织,机遇与挑战并存。

——摘编自廖盖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史》

(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列举汉唐宋元时期对外贸易情况,分析明清对外贸易政策及其后果。

(2)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谓“英国的国力和国威”形成的原因,并指出“自由贸易”的实质。

(3)阅读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多年努力”的过程,并阐述对中国入世三原则的看法。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分别显示了英德二国何种政体,读图回答问题:

依据以上图示,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方面分析简述英德二国的政体有何异同。

 

详细信息
15. 难度:压轴

【历史上的重点改革】

材料督察院十三道御史分道出京,巡查地方官吏,称为巡按御史。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此为御史巡按之始。“御史巡按岁一更代,正以防上下稔情之故。”巡按御史身仅七品之官,监察对象却是地方上布政使、按察使等二、三品大员。巡按对地方府州县官吏兼有考察、荐举、纠劾之权,职能较前代更全面。巡按出巡,“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巡按御史虽为督察院属官,但“凡差御吏出巡,并追问、审理等事,督察院具事目,请旨点差,回京之日,不需经由本院,径赴御前复命。”从它诞生之日起,巡按的实际地位就不断上升,直至超越三司。巡按以贱履贵,常有压制地方、作威作福之事,甚至随意凌辱、责打地方守令。

——摘编自吴宗国主鳊《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御史巡按制度的主要特点。

“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此为御史巡按之始”、“巡按御史身仅七品之官,监察对象却是地方上布政使、按察使等二、三品大员”。“巡按对地方府州县官吏兼有考察、荐举、纠劾之权,职能较前代更全面。巡按出巡,“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巡按以贱履贵,常有压制地方、作威作福之事,甚至随意凌辱、责打地方守令”,特点从机构的设置、地位、职权等方面归纳。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御史巡按制度的影响。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531224,咸丰发著即发行宝钞的上谕,称:比年以来,银价日昂,民生愈困。小民输纳税课,每苦于银贵,而转运制钱又多未便。朕……酌古准夸,定为官票宝钞,以济银钱之不足,务使天下通行,以期便民裕国。著照部议,凡民间完纳地丁、钱粮、关税、盐课厦一切解部协拨等款,均准以官票钱钞五成为率。官票银一两抵制钱二千,宝钞二千抵银一两,与现行大钱制钱相辅而行。其余仍交纳实银,以资周转。京外各库应放之项,官票宝钞亦以五成为限……总期官民交益,上下相浮,并准五城殷实铺户具折承领宝钞,俾民间自行通用。从咸丰32月到11月,在不足9个月的时间里,成丰连续发出3次谕旨,一再强调从速发行官票宝钞,迫使户部迅速转变迟疑态度,从此造成票钞在全国泛滥。

——《晚清政府与成丰朝通货膨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咸丰时期货币改革的原因和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咸丰时期货币改革中户部的态度和改革后的结果。

 

四、连线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历史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史记》记载,秦始皇末年,“以为成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项羽进入成阳后“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中晚唐诗人杜牧因唐敬宗“大起宫室,广声色”,撰《阿房宫赋》加以讽喻。赋中说:“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因此赋流传,秦修建阿房宫而速亡,成为人们关于秦朝的一种历史记忆。

当代考古学者试图寻找阿房宫建筑群的遗迹,只在相当于《史记》所记阿房宫前殿的位置,发现了夯筑过的地基和东西北三侧的围墙,却根本找不到红烧土、木炭等表明此处曾被大火焚烧的痕迹。他们中有人因此认为,阿房宫不过是“一座想象中的空中楼阁”。

——据《史记》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阿房宫被考古学者认为“是一座想象中的空中楼阁”的原因。

(2)以《阿房宫赋》为例,说明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对探讨历史问题的作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