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

A. 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    B. 外国人到美国就业

C. 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 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罗斯福在第六次炉边谈话中提到要使人民拥有“免于匮乏的权利”。下列哪个法令的颁布最能体现这一理念

A.《农业调整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

C.《全国劳工关系法》

D.《社会保险法》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缓解了社会危机。但是,有一项措施却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一度加深已经非常严重的危机,使国际关系日趋紧张。这项措施是

A. 恢复银行信用    B. 实行美元贬值

C. 限制价格水平    D. 推行福利制度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下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所有者

政府和公共机关法人

金融机关

其他国内法人

外国法人

个人

其他

1950年

3.2

12.6

11

0

61.3

11.9

1960年

0.2

23.1

17.8

1.1

46.3

11.5

1969年

0.3

32.2

21.3

3.2

40.1

2.9

 

 

A. 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 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 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 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 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 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保尔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一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真正认识到

A. 实行粮食税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

B. 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C. 恢复货币和商品流通并不是发展资本主义

D. 新经济政策能改善工农联盟并能巩固政权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921年后,苏俄实行粮食税,允许自由贸易,推行按劳取酬,这一系列做法和1934年后斯大林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中实行政策最大不同是

A.政策推行社会背景不同    B.政策实施根本目不同

C.政策实行后结果不同      D.政策所涉及经济体制不同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下图是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映了

A. 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B. 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C. 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

D.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

③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④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下表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1996年),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欧洲

南、北美洲

亚洲

非洲

大洋洲

跨地区

39个

40个

6个

8个

1个

7个

 

 

A. 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趋势

B. 欧盟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

C. 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D. 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时的六个国家,除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外,还包括图中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 民本思想    B. 仁政思想    C. 礼法并重    D. 礼治为先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 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 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A. 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 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 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D. 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对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 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 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 倡导“自由”“平等”的思想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A. 《诗经》    B. 楚辞    C. 汉赋    D. 唐诗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 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 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深厚    D.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集合,彰显了宣纸“纸寿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下图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大国崛起的奥秘——国家管控》指出:“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 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 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 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 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

A. 《海国图志》    B. 《资政新篇》    C. 《变法通议》    D. 《孔子改制考》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 提倡维新变法    B. 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 宣传科学救国    D. 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 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 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媒体跟踪报道。下列四组文章中发表于这一年的是

A. 《东方风来满眼春》《要搞快一点》《要敢闯》

B. 《标准只有一个》《实践标准与科学预见》

C. 《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

D. 《评“左”比右好》《怎样看待正当的家庭副业?》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    D. 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 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 主张“中学”“西学”相结合    D. 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 林则徐建议制造炮船抵御英国,被道光帝朱批为“一派胡言”

B. 康有为抨击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顽固势力

C. 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D. 毛泽东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1964年10月2日晚上,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首次隆重上演由三千多人演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其中第二场的主题是“星火燎原”,下列评论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舞蹈《秋收起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重心由城市到农村的转换过程

B. 歌曲《星星之火》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并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C. 舞蹈《井冈山会师》的发生地点是中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 歌舞《打土豪分田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革命的力量源泉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孙中山认为:“井田之法既板滞而不可复用,则惟有师其意而已。”这种思想体现在他的什么主张中

A. 民生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族主义    D. 三大政策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法制发展是世界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则上尊而不侵。”

——《韩非子》

材料二: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符合自然的,适用于一切人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法——正确的理性。……用人为法(人定法)来削弱它,在道义上永远是不正当的;限制它发挥作用,也是不允许的;使它全部无效,更是完全不可能的。

——西塞罗

材料三: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有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的治国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自然法与人定法的关系。

(3)如何评价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这一学说,举例说明这一学说在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过程中产生的影响。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思想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敌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推崇教化的主要措施。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既然志在“以文化解决政治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而新文化派在文化和政治之间频繁穿梭时也从未感到有一道界线。对他们来说,文化与政治是一体的。陈独秀1917年写道:“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道德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他显然将新文化运动看作他所理解的“共和政治”工程的文化方面。另一方面,五四运动也绝非一个纯粹的政治运动,它也有自己的文化诉求,只是它的文化诉求对立于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诉求。

——摘自《中华读书报》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并从思想文化角度指出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关系。

材料三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表现为《宣言》的价值观与救亡图存运动的结合。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宣言》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题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结合

理论成果

实践成果

第一次

民主革命纲领

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第二次

 

 

第三次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坚信,在当前的危机时期,你们也会再一次对领导表示支持……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这项任务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

——罗斯福总统首次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材料二:到1983年,农村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4年10月,《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材料三:美国的基础是自由市场经济,它的改革是纠正因过度放任所造成的弊病。中国的改革是从原来政府统管一切的计划经济基础上逐步走向市场经济。

——资中筠《美国十讲》

(1)材料一中“当前的危机”指什么?结合所学指出,罗斯福总统采取何种手段来应对这次“危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美两国经济体制改革“走向”的不同。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