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四川成都龙泉二中高二10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尚书》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并将商人失国归咎于德行败坏,其罪名包括酗酒、荒淫、不恤民力等。上述材料主要强调(  )

A.政权是否合法性取决于道德观  

B.君王统治必须符合上天的意志

C.君主专制与君权神授的合理性  

D.天命与君德及民心的关系紧密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编钟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王公贵族们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王宫悬(四面)诸侯悬(三面),卿大夫悬(二面),士悬(单面)”。逾越则会招致杀身之祸。你认为上述材料最符合谁的观点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史学家吕思勉认为:法家之学,在先秦诸子中,是最新颖的,最适合于时势的。……但法家之学,亦有落伍之处。……社会的利益,彻头彻尾,都可用国家做工具去达到,就有将国权扩张得过大之弊。这里的落伍之处是指(  

A.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了社会利益    

B维护专制君权而弱化了礼仪制度

C.强化中央集权而削弱了地方权力  

D.注重严刑酷法而淡化了道德教化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孔子认为:管仲为相,使齐国“称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众至今仍受惠于他的功德,并大力赞赏他“如其仁”;而孟子则猛烈抨击管仲背弃旧主、不知礼仪。孔孟对于管仲的不同评价,反映出(   

A.儒学内部存在激烈的分裂与斗争     

B.儒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教条化

C.孟子生活的时代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D.孟子有选择性地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孔子和墨子虽然代表不同的思想派别,但是他们思想也有共通之处,下列表述中属于两人思想共同点的是(  )

A.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B.实行仁政来回复人的善性

C.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           D.主张以绝对权威震慑臣民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一时期(

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儒学思想趋向新启蒙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西汉武帝建元五年(136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124)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也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公元146 )时,太学已多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  )

A.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            B.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C.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             D.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汉书·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C.趋向“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董仲舒上书汉武帝的对策称:“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他的这一观点(  )

A.有利于规范皇权的运用                 B.背离了儒家仁政思想

C.认为皇权是民意的安排                  D.实际上限制了君主权力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儒家尊王忠君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C.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建议兴太学,讲授四书五经,正式弟子五十名,又增设无定额的旁听生,由郡国选择“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的少年充当。正式弟子和旁听生均每年考试一次,合格的按等第任用。这表明当时   

A.儒家思想发展成为官方哲学      

B.官员选拔标准更侧重考试成绩

C.学校教育与用人选官相结合        

D.打破了贵族子弟世代为官局面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有学者借用数据库方法,统计了两汉时期反映社会观念的一些关键词在汉代代表性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取前七位,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西汉是“道”“义”“礼”“平”“利”“法”“孝”,东汉是“道”“平”“礼”“法”“义”“孝”“信”。这一现象说明两汉社会(    )

A.礼法并用教化为重             

B.道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信仰

C.以孝选官保证了政府的人才需求   

D.公平观念导致功利思想消亡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君主专制的确立                    B.黄老之学被推岽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科举制度的形成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  )

A.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  

B.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

C.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   

D.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据史载,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下诏“州县以下皆立孔庙”开始,先后出现上千座孔庙。宋代孔庙礼仪进一步升格,宋真宗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使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亦由弟子的自发活动升格为国家仪式。这表明(  )

A.儒家思想逐渐发展完善               B.宋代理学提升了儒学地位

C.儒学独尊地位开始强化               D.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程颐主张:“有欲屏去思虑,患其纷乱,则是须坐禅入定。如明鉴在此,万物毕照,是鉴之常,难为使之不照。人心不能不交感万物,亦难为使之不思虑。”材料表明程颐(  )

A.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B.主张清净禅定体认天理

C.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D.主张内心的反省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司马光撰写的《居家杂仪》中有“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对材料主旨解读正确的是(   

A.缓解家庭内部矛盾                 B.强化纲常伦理观念

C.剥夺子女经济权益                 D.限制父母分配权利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程朱理学认为:耳闻目见,饮食男女……喜怒哀乐之变,皆性之自然,今其(佛教)言曰:必灭绝是,然后得天真。吾多见其丧天真矣。”“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此材料表明程朱理学(  )

A. 赞同佛教的禁欲主义    B. 对饮食没有道德规范的要求

C. 认可道德规范内的人欲    D. 认可私欲,主张个性解放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

A.封建经济的衰退             B.专制集权的强化

C.程朱理学的盛行             D.审美意识的觉醒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 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 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深厚    D.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较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宋代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成为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    )

A.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B.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

C.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

D.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修养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南宋理学大家张栻在《孟子讲义序》中提出:“嗟乎义利之辨大矣岂特学者治己之所当先施之天下国家一也。王者所以建立邦本垂裕无疆以义故也。张栻意在强调(  )

A.“格物致知的修养方法      B.“匡时济世的社会功能

C.“重义轻利的治理理念      D.“明心见性的治学意境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再到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这一时期思想界活跃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B.西学传入中国、儒学受到批判

C.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D.自然经济解体、重农抑商破产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

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史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

①西周实行宗法制  ②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

③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④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学者王杰认为,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动,使得思想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游谈无根”的泥潭中转向社会,转向现实,经世实学思潮兴起。“游谈无根”指的是(  )

A.明清之际的政局变动              B.士人面对变局无所适从

C.理学家们的空谈性理              D.儒学的存在价值已丧失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上述材料表明(  )

A.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   

B.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

C.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

D.李贽与梁启超谭嗣同主张民权共和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魏晋时期,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贵族名士崇尚无关国计民生的清谈,影响一代风气。人们痛陈其害:“ 何晏、王弼之罪,深于桀、纣。”今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  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下列思想最接近习近平主席的是  

A.程朱理学思想主张         B.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C.王阳明的心学主张         D.明末清初经世致用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对此“活跃”理解正确的是(  )

A.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B.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

C.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丧失

D.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自汉代起,儒家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他们的政权合法性寻找某种原则,对于他们是至关重要的。……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他们最大成就是,使这个从未亲身经历封建时代的新文人阶层相信,孔于的学说能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武帝时儒学为支持中央集权提供的理论主张。这些理论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二、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

——樊树志《国史概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

材料三  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帷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其书可毁,其名亦不足以污简犊,特以贽大言欺世,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如置之不论恐贻害人心,故特存其目,以深曝其罪。

——清《四库全书总目·别史类存目》

3)根据材料三,结合李贽的思想主张说明“其书可毁”的理由。分析统治者“毁书存目”的目的所在。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对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关问题。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答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树圈之所生。复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不盗之禁也;礼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请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筛选,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中任选一角度阐释《颜氏家训》的史料价值。(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学校、课程、教材。

材料一  “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这是长沙岳麓书院门前的一幅楹联。岳麓在西晋以前为道士活动地,曾建有万寿宫、崇真观。唐末五代时期,僧人智璇等人为“思儒者之道”,在麓山寺下建起学舍,后在此基础上扩建诞生了岳麓书院。

北宋咸平二年,潭州太守李允主持了书院最大一次扩建,还请得国子监的《义疏》《史记》等典籍,正式建立藏书楼于讲堂之后。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因办学成绩卓著,风闻天下,皇帝召见了书院山长周式,并赐予御笔亲书的“岳麓书院”匾额。书院还“塑先师十哲之像,画七十二贤(七十二贤是孔子门下德才出众的学生,十哲指其中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并供祀本学派大师以及忠臣学者……这里走出了王夫之、曾国藩等一大批风流人物。后人称赞说:“使里人有必葺之志,学者无将落之忧。谁谓潇湘?兹为洙泗。谁谓荆蛮?兹为邹鲁(洙泗、邹鲁都代指孔孟故乡)。”

——摘编自朱汉民《岳麓书院》

1)阅读材料一,概括岳麓书院建设过程中的特点。谈谈岳麓书院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190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女子国文教科书》,是中国最早的专门为女子教育而编订的教材之一。其第六册目录如下:

 

2)阅读材料二,概括这本女子教材的特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