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说法

A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

B严重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C是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崩溃的表现

D遵循了西周的宗法制度精神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检查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吴晓波在《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一书中评论某种制度:“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从这一制度确立之日起,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完全地消失了。”这一制度

A扩大了知识阶层的活动舞台

B推动了古代科技的进步

C导致了知识阶层队伍的消失

D压制了古代教育的发展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右侧为某校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制作的资料卡片。通过研读卡片,他们从中能得出的关于五四运动的正确结论是

 

A以学生为主力

B得到政府支持

C上海首先发起

D民众广泛参与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想的开端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

B太平天国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结果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古代的每个民族都喜欢“谈天说地”,西方人喜欢说“天上”,而中国人更喜欢说“天下”,甚至认为,“凡我族类,其心必同”,可以共“天下一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就不是一个“天下”,而是“不共戴天”。这说明古代中国的“天下”

A和近代“国家”概念基本相同

B严格按照民族区域进行划分

C其区分标准主要是“文化认同”

D专指汉民族所在的中原地区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霍布斯认为,现有的国家体制解散时,人类将恢复到初民状态。初民状态中,公众的权力尚未展开,既无政府亦无法律;既无法治,也谈不上公平与不公平。在作战的条件之下,只有强权与欺诈算数。下列时期,与这一特征最为相似的是时期

A北洋军阀混战

B洋务运动

C工农武装割据

D维新变法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梁启超在1903年指出: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在梁启超看来

A. 帝国主义的目的就是开拓市场

B. 海权的强弱决定了商业势力的大小

C. 帝国主义是发展商业势力的前提

D. 能否争夺和维护海权关乎国运兴衰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亚里士多德说:对实际上平等的人们实行平等的待遇,的确是合乎正义的,既然合乎正义,也能有利于邦国。所以,限制官员的任期为六个月,使平等的人们能够轮番担任官职,可说是一个公道而有益的措施。材料中亚里士多德认为

A限制官员任期能有效遏制腐败

B短任期制避免了官僚势力的膨胀

C短任期制有助于民主的广泛性

D短任期制使居民均有机会参与城邦管理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785年,为了统一货币,美国国会采用了美元,但1美元的价值是多少呢?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等州定为6先令(英国货币单位),而中部大西洋各州定为7先令6便士,南卡罗来纳等州定为4先令6便士等。”这实质上说明

A国家核心权力体制未形成

B美国尚未完成国家的统一

C美元对英镑有重大依赖性

D美国深受民主共和思想影响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休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的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美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她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1947年马歇尔在演讲中提到:“欧洲今后三到四年的对于国外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需要——主要是从美国——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必须获得巨大的额外的帮助,否则她将面临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恶化这么种非常可怕的状况。”材料直接表明马歇尔计划实行的原因是

A稳定西欧的社会秩序

B扩大美国的海外市场

C应对共产主义苏联的威胁

D巩固美国和西欧的同盟关系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974年5月,为了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毛泽东中央军委决定从东海舰队抽调3艘导弹护卫舰支援南海舰队。由于战事紧急,中国舰队决定“直接通过台湾海峡”。按照蒋介石的命,长期控制台湾海峡的国民党海军舰队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向我海军舰队亮起“请通过”的信号。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A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主张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D与共产党根本利益一致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以下是诗歌《自卫吧,巴黎》其中的一段:你可曾听见敌人的步伐?/巴黎,多么沉痛的惩罚!/这就是第二帝国造成的恶果:席节溃败,手忙脚乱。/但是,你能阻止敌人进犯!/自卫吧,巴黎,自卫吧!……诗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攻占巴士底狱

B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C普法战争

D《1875年宪法》的颁布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而不是通常所说的8年。该观点重在

A揭露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罪恶

B肯定国民政府抗战的重要贡献

C突出华北人民抗战的历史地位

D强调中国局部抗战的重大意义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下列是同学在网上搜到的一个历史事件的关键词“列宁”、“四月提纲”、“攻打冬宫”,这个历史事件应该是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B巴黎公社革命

C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D俄国十月革命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在解放全人类的阳光大道上,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共产党宜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道路的彻底失败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下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力量变化趋势的描绘,较为准确的是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

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旦是一个大卖国贼

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

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历史史观的顺序是

A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B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D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杜鲁门回忆录》:“(1947年)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美苏战时同盟破裂

B冷战政策就此开始

C两级格局正式形成

D美国力图称霸世界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2015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启程访美。有关专家评论习近平此次访美的意义不亚于36年前邓小平的访美。以下有关邓小平访美的历史背景的描述最为贴切是

A美苏两极格局面临崩溃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D中国“复关”谈判取得成功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追求民主进步是近代中国发展的潮流。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以来,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一千八百四十年”(即1840年)以来的民主革命中,中国各阶级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请分别列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所进行的民主革命事件各一例。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材料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办起了北京的又一张新报纸——《京报》…阐明了《京报》的使命:“时局纷乱极点,乃国民毫无实力之故。……必从政治教育入手,……必使政府听于正当民意之前,是即本报所为作也。”

——蔡晓滨《中国报入》

材料1919年5月1日,中国外交在巴黎和社会上完全失败的消息传来时,邵飘萍通过两次重要集会,为激发五四运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晚会上,邵飘萍以其自由民主主义者的心情作了沉痛激昂的报告,整个礼堂里响起一片呜咽声。有的同学捶胸跺足,有的同学大声号啕。……五四运动爆发后,邵飘萍《京报》上编发大篇幅报道,更连续发表评论,敦促当局释放学生,呼吁学生坚持到底,希望工商实业界奋起对外,直到五四运动取得胜利。

——《金华日报》2011年5月10日

《邵飘萍:“一代报人”的教亡图存》

(2)据材料二指出,邵飘萍是如何实践《京报》“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是即本报所为作也”的使命?材料中的邵飘萍在五四运动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8分)

材料邵飘萍经历五四运动……之后,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国共合作形成后,北京政府开始在北方逮捕革命党人,北京各报对国民党、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消息都不敢再作报道,《京报》仍在发表“莫斯科特约通讯”,成为北京唯一公开宣传革命、传播马列的重要阵地。

——摘编自胡星寿《身世飘摇雨打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邵飘萍在五四运动前后政治取向的变化,并指出推动这种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五:100年是浸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一一中央电视台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