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高二下期期末文综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据记载:“颛帝之裔,曰熊泽。为周文、武师,有勤劳于王家,封之于荆蛮(今湖北姊归),是为楚国”。对其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湖南、湖北建省始于周朝楚国       B.荆蛮是古代楚文化的中心地带

C.在宗法制下熊泽属小宗             D.湖南、湖北境内在周朝曾出现过楚国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行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

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有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东西方两位君主(明朝崇祯皇帝和英国查理—世)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从此,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此说法的着眼点在于(    )

A政权发生更替                      B国力对比变化

C社会形态转变                      D文化途径迥异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

A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B.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07年美国学者库珀·雷默在《中国形象》一书中,别出心裁地把“中国形象”界定为“淡色中国”。他解释说,“淡”可以把两种正好相反的东西结合成一种清晰的颜色。在汉语中,“淡”将“水”与“火”两种不相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使对立的东西成为一种和谐。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淡色”实质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市场和计划都是配置资源、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走向“淡色”的起点  

④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淡色中国”的主要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某教授新开设了一门课程,该课程前六讲的内容如下。为这一课程添加一个合适的名称(    )

 

 

 

 

 

 

A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                   B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C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D现代化的不同模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纵轴为“影响力”),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AA理论在近现代西方世界一直保持最大的影响

B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在B理论指导下开始的

CA理论在80年代复苏是因其理论自身不断完善

D20世纪70年代以后,B理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

A. 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    B. 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

C. 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    D. 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居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在此,朗之万(    )

A.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           B.担心欧洲大陆的战争威胁日益临近

C.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           D.觉察到科学家全球流动为大势所趋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伽利略通过梁的弯曲试验和理论分析,指出对长度相似的圆柱形梁,抗弯力矩和半径立方成比例;1685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这些事例表明:(    )

A.实验是近代科学研究的全部方式

B.数学方式是近代科学主要表达形式

C.17世纪物理学是近代科学核心和基础

D.经典力学正确分析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919年末《大公报》报道了一则故事: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以下表述最符合上述报道主题的是(    )

A.中国社会无比黑暗落后                 B.青年学生思想前卫开放

C.社会进步促进女性解放                 D.婚姻自主成为社会时尚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下列言论与亚里斯多德思想一致的是(    )

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B.志不强者智不达

C.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中国俗语说:“远亲不如近邻”,强调的是邻里互助。邻里互助特别符合儒家传统道德中的(    )

A.忠              B.义               C.礼               D.信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颁布于1936年的是(    )

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C.“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加深对中国工商业发展史的认识。

材料一  中国传统政治上节制资本的政策,从汉到清,都沿袭着。——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  在中国和西方道路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并不容易,但是对外开放带来了中西的杂交优势和思想的复兴,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重新塑造中国。——(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传统政治上节制资本的政策”是指什么政策?简要分析从汉到清中国传统政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及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从主动融入世界经济的角度概述对外开放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重新塑造中国”的?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州工商公所部分董事功名、职衔来源(注:工商公所为地方政府机构职衔为实职。)

           类别

比例

由科举

由捐纳

总计

人数

5

32

37

百分比

14%

86%

100%

 

苏州商(第三届)绅商功名、职衔来源(注:商会是民间组织职衔为虚职。)

类别

比例 

由科举

由捐纳

总计

人数

11

62

73

百分比

15%

85%

100%

 

19世纪末20世纪初年在“重商思潮”的荡激下明清之际在江南地区比较突出的“士商相混”现象迅速扩大成为影响遍及全国的社会潮流。同时形成了与近代特殊社会经济形态相适应的过渡性社会群体——绅商即士绅和商人两种身份的结合。例如:1895年长江以北的南通新科状元张謇奉命兴办大生纱厂成为“通官商之邮”的大绅商;1896年长江以南的苏州则有同治年间状元陆润库创办苏纶纱厂。“状元办厂”一时传为美谈。此外,还有许多进士与举人都弃士经商,成为知名的绅商。1905年左右也可以说是20世纪初各地商会的普遍设立标志着绅商阶级的形成。绅商不仅是各地商会的倡议者而且是各地商会组织的实际把持者就绅商在商会中的地位和人数看也可以称商会为绅商团体。

——摘编自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

材料二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即农民和工人两种身份的结合成为仅次于农民而多于城市工人的第二大劳动力群体。调查表明中部和西部地区仍然是农民工的主要流出地而东部地区仍然是主要的输入地。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人口非农化没有同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除了制度和政策原因之外还因为其它许多因素的作用。农民工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农民工和“民工潮”既是经济市场化改革、经济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及经济结构调整的产物也是经济体制转轨、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及结构转换都还没有完成的结果,最终必然消失。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绅商阶层的来源和形成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产生的社会条件。(7分)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善观水者,必观其澜。明末清初以来,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有识之士,勇立潮头,审时度势,引领时代。下列代表人物的言论所体现的思想作为时代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代表人物

生活年代

言论

顾炎武

16131682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

——《日知录》

魏源

17941857

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

——《海国图志》

陈独秀

18791942

本志主旨,固不在批评时政,青年修养,亦不在讨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

——《新青年》35号《答顾克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位代表人物言论分别反映的社会问题及主张。

(2)根据材料,联系明清以来历史发展的趋势,简析有识之士引领时代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