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在介绍西周历史时写道:“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下列对材料中“封建制度”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A强化了君主专制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拓展了统治区域          D巩固了国家统一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分权制衡原则      ②“秦之定制”奠定了后世的基本政治格局

③作者认为后世官制没有创新                ④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北京菜市口刑场被侵略军斩首的清政府高官有礼部尚书启秀和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启秀曾荐五台山僧人御敌,后被日军拘禁。朝廷下旨革职,但八国联军仍要求作为“祸乱罪魁”追究,次年被斩于菜市口,史称“主拳诸臣兵败被诛”。这反映出(   

A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B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C清政府已失去对全国的控制            D英法联军对中国内政粗暴干涉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记述某城战役时写道:“苦战之后,实力丧失十之六七,无法遏制日军前进,预设的长江至苏州、嘉兴及江阴至无锡国防线不守。”材料反映的战役(  

A属国共合作抗战,延缓了日军侵华步伐         B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C消极的抗战导致战役的失败                   D发生于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泽东用同心圆、原子或者洋葱作比喻,给权力的构成下了定义。圆的核心是由工人阶级组成,通过代表它的党行使领导权。紧靠核心的是农民┈┈┈接着是小资产阶级,他们主要是追随者。”建国初期,最早体现这一想法的是  

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制定《共同纲领》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面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据表。

“屋子”打扫干净了,但“客人”迟迟不来的理由是    

A外交政策受意识形态的束缚        B中苏结盟严重威胁西方国家

C西方国家采取封锁包围政策        D第三世界国家力量不够壮大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罗马统治集团决定设置外事裁判官,专司罗马市民与非罗马市民之间以及非罗马市民之间的民事案件。外事裁判官在处置案件的时候,首重参考了罗马固有的①、地中海沿岸的商法以及其他区域的民事法律和风俗习惯,渐渐形成了罗马②。①②最可能是(   

A《十二铜表法》   公民法                  B习惯法     万民法  

C习惯法           成文法                  D公民法     万民法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为大英帝国的君主,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于1861—1908年)则是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两人的统治时间大致相同,这一期间(   

A英国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无可争议的工业霸主

B大清帝国开启了现代化进程,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C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日臻完善,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之一

D大清帝国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维护了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列宁曾说:“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移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俄国(   

A已经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布尔什维克党已经决定武装起义

C布尔什维克党还未获得民众支持         D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法里德·扎卡里亚的《后美国时代》认为:“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这里的“群雄竞起”的实质是(   

A美国失扶持对全球事务的主导作用

B动乱与冲突成为世界的主流

C“一超多强”局面尚未出现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精耕细作的开始

C犁耕技术的成熟

D单位亩产量提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据统计:在1800年,世界上70%的大城市位于亚洲,可是到了1900年,仅有一座世界级大城市位于亚洲,其余则均位于欧洲与美洲。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B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D列强殖民扩张的结果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910年,民族资本所设工厂为986家,1911年为787家,1912年为1502家,1913年为1378家,1914年为1123家。……辛亥革命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不过50万至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即达到了200万。下面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快速发展无关的是(    

A南京临时政府颁面奖励实业的法令            B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935年,中国首次集体婚礼在上海市政府大礼堂举办。当时《申报》报道了结婚仪式的详细过程。首届集体婚礼共有57对新人参加。市长要求女方一律戴白手套,头发不得散乱,以壮观瞻。礼毕后,57对新人在音乐声中步出礼堂,到广场摄影留念。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政府推动习俗的变迁                B婚礼得到媒体的重视

C婚礼过程文明、简约                 D求时尚已成社会主流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949年后,农村土地政策历经“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种地补贴政策”。贯穿这一历程的是(   

A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B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D提高了社会主义生产力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他的这个谈话为中共即将召开的某次代表大会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根据这一重要思想,这次代表大会提出(  

A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                           B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英国《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这表明欧洲国家(    )

A. 示威骚乱有可能演变为战争

B. 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

C. 面临严重的财政与政治危机

D. 福利政策弊端、问题不断显现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第二,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这表明(  

A美元成为通行世界的货币                B美国凭借美元成为世界霸主  

C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           D其他会员国成为美国的附庸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最自由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在此之前,学在官府,一切都被控制在礼乐的规范之中;在此之后,儒学被官方奉为正统。”,这“一段时光”是指(   

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B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C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揭露了天主教会的贪婪和腐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自由、平等的思想。由此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

B都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

C都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D传播人文主义的手段相同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1859年)和《人类的起源》(1871年),阐发了他奠立于自然选择理论基础上的进化论,并将其用于解释人类的起源。其学说遭到宗教界的强烈反对,主要是因为(   

A为欧洲国家殖民扩张辩护              B为殖民地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C否定了神造世界说                   D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某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是清朝统治者在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实行的三次自救运动。这三次运动的共同点是(   

都是学习西方的活动          都加剧了社会矛盾

都推动了政治制度变革        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中国的报纸对革命进程一直非常关注。但最初多持“乱事”、“乱党”等否定立场,但19185月后却又逐渐转变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等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导致中国报纸立场变化因素包括(  

①孙中山“三大政策”的确立        ②国人对十月革命认识的深入

③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贡献               ④国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反思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如果你能证明自己发疯,那就说明你没疯”,这句话出自美国作家Joseph Heller1923—1999)的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据此可知《第二十二条军规》最可能属于哪一流派?(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无产阶级文学

D现代主义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

材料二  (明太祖)“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

材料三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1)材料一反映出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这一制度在权力结构上存在哪两大矛盾?

(2)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据材料二、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变化?用一句话概括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棉花等经济作物的发展,缩小了粮田面积,使这些经济作物集中产区的粮食不能自给,比之宋代更需余粮区的接济……城市工商业人口的增长,私营酿酒业的发展,对粮食的需求量更为扩大。如江南地区在宋代还可以在区内调剂(苏常之米),到明代就非得自两湖、江西、安徽运进食米 不可……清代更远自四川购米。

材料二  19世纪80年代—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业的发展(币值:1936年元)

 

农业净产值(亿元)

耕地(万公顷)

1/2(元/公顷)

1/3(/)

19世纪80年代

99.87

6304.7

158.37

62.36

20世纪30年代

166.41

9388.6

177.25

83.02

年增长率

1.05%

0.80%

0.23%

0.59%

——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粮食生产的变化情况及其所反映的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教的自由》

材料三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四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体现了什么精神?(6分)

(2)材料二在灵魂得救的什么途径问题上提出了什么观点?此观点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4分)

(3)概括材料三、材料四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8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3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