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罗湖外语学校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1834年,英国两艘军舰仅受轻伤就轻易闯过虎门,威逼广州。为加强虎门要塞,这年底,道光帝任命关天培为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吸取1834年的教训,历时5年,修建了“三重门”的防御体系。……战前,多次操练演习。材料表明

A.面对挑衅,清政府是有所准备的

B.清政府本质上是腐朽卖国的

C.清朝备战工作在知己知彼的状态下展开

D.清朝的备战无法应对工业化的西方军队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南京条约》签订后,由于不了解国际惯例,中国进出口实行同一税率。之后,清政府在改订关税税率的谈判中,坚持要求“进口税重,出口税轻”。直到1902年,中外商约谈判,进口税由5%增至12.5%。对材料的正确解读是

A.清政府提高进口税是为保护民族工业

B.进出口实行同一税率属于国际惯例

C.清政府降低出口税是为抵制外资侵略

D.改订税率后清政府掌握关税主动权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太平天国的史事中,能够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是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B.进行北伐和西征

C.发生了天京变乱           D.颁布《资政新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马关条约》的内容中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款是

A .赔款2亿两白银                    B.开发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C.割让台湾、辽东半岛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余英时认为中国“上至朝廷的礼仪、典章、国家的组织与法律、社会礼俗,下至族规、家法、个人的行为规范……的一切建制之中”都贯注了儒家的原则,而这一儒家建制整体的迅速崩溃始于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同时指出“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述旨在强调

A.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B.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

C.社会动荡需要强势人物        D.袁世凯上台利于社会发展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C.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D.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A.法国革命爆发       B.德意志统一

C.巴黎公社成立        D.新中国成立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闻名世界,因为它“亲历”了

A.英国光荣革命      B.北美独立战争

C.法国七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这一决定的提出

A.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

B.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

C.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

D.体现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重大转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重庆谈判前蒋介石对国民党要员提出了与中共谈判的总体原则,即通过谈判对中共“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这表明蒋介石

A.企图消灭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  

B.满足了中共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愿望

C.以政治民主化换取中共交出军队

D.借口中共军事威胁拖延民主进程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以下是某年毛泽东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发的电文:“……(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二)望粟陈张遵刘陈邓部署,派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三)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四天以后,他在电报中指出:“……第三阶段是解决徐(州)蚌(埠)两处之敌,夺取徐蚌。”与此材料相关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其中“舵手一易齐桨橹”是指

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B.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D.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某学者评价说:“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的抗日战斗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和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这一观点

A.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

B.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C.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

D.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

A.中共“一大”纲领         B.中共八大决议

C《共同纲领》             D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当年英国就首先承认了新中国,并且在1954年中英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到1964年法国在西方国家中最早和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些表明

A.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并未真正形成

B.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不断遭受挫折

C.英法两国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各国接受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假如左宗棠、邓世昌、丘逢甲、张自忠等名人共坐一起回顾谈论各自人生,他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最有可能是

A.推翻清政府                       B.建立民主政体 

C.反对外来侵略,维护主权完整       D.驱逐日本侵略者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某班一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需要收集相关的历史史料。小组长列出了主要研究的大事,这一罗列引起了争议,请帮他选择正确的事件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国民大革命运动        ③中共的诞生

④维新变法            ⑤南昌起义              ⑥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更加注重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新时期创建的“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由新中国提出,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的是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 D.“求同存异”的方针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2015117,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首次直接会面。在双方的致辞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实现海峡两岸“三通”

C.台湾改变现有社会制度

D.开始国共第三次合作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照片记录了历史的瞬间。右图记录的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是

A.与苏联等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首次以五大国地位参加国际会议

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走向破裂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利益的冲突     B.社会制度不同

C意识形态的对立    D.处置德国分歧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20世纪70年代,日本在某些国际事务中向美国说“不”。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解体 B.日本受到不结盟运动影响

C.日本经济发展实力增强 D.中日之间实现邦交正常化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有人认为,苏联的解体造成了单极世界的骄狂自大、无法无天这样一种很不正常的局面。在他看来,苏联的解体

A.导致了国际间力量对比的失衡    B.造成了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

C.为美国实现世界霸权奠定基础    D.阻碍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说:“国家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所拥有的巨大力量,最终是要移交给超国家的全球性机构的。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理所当然,势在必行。”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      B.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

C.强调区域政治合作的必要性      D.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2014年5月《纽约时报》中文网10日刊登题为《中国把“门罗主义”用到亚洲》的评论文章指出,一个更强大的中国“可能会试图把美国挤出亚太地区,就像美国在十九世纪把欧洲大国挤出西半球那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中美实现了亚太地区利益新平衡   B.国际格局形成中美两极争夺局面

C.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中美冲突的必然性影响世界安全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政府对战后世界安排的一些设想,如强调大国合作、建立联合国、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及推行使美国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等。斯大林为苏联确定战后的战略目标时将巩固战争期间取得的胜利果实(包括苏联控制的地盘)、确保国家安全置于优先地位,同时积极谋求扩大苏联的势力及影响。材料表明

A.美国积极推行主宰世界的世界主义方针

B.苏联力求巩固胜利果实,保障国家安全

C.美苏积极谋求扩大本国实力和世界地位

D.两极格局的形成是战后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材料三  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为此,中国政府在外交上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并取得了什么成就?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指出其变化的主客观原因。

(3)你觉得美国不断调整对华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材料: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材料:1945年,在成都流传着一副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材料 :1946年,某农村百姓家春联:“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哪次革命运动取得的成果?结合材料中提供的历史信息说明这次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联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历史问题?

(3)材料的对联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国际意义。

(4)指出材料四春联出现的历史背景,并结合历史事实说明春联的愿望是否实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