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湖北襄阳五中高二5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商朝的统治区分内外服,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方国。各方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王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方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据此,与商朝内外服制度相比,西周分封制的重大发展在于(  

A.扩大了中央王朝的疆域        B.遏制封国间的相互攻伐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D.建立起有效的官僚体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异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  

A.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

B.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

C.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

D.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中央官署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以下对东南互保事件的评价符合史实的是(  

A.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直接酿成北洋军阀割据的局面

B.列强在华势力膨胀,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境安民,为国家保存势力的作用

D. 国家权力开始呈现出外(地方)重内(中央)轻的格局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1930年2月,中国发生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城市工人政治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迫切任务来抓,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

A.对中国革命的目标认识摸糊

B.从时局出发做出了正确决策

C. 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明显错误

D.摒弃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图是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原因的描述,对此概括正确的是(   

A.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B.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C.自然灾害严重的结果       D.土地兼并加剧的影响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我们主张在彻底地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我们把这样的国家制度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据内容判断,这段文献资料应当出自(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洛川会议       D.北平政协一届会议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上是一篇论文的一段,但并不严谨。文中错误有几处(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七部法律,其中有三部组织法和一部选举法,对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法院、检察院的组织和职能.全国和地方人大的选举程序做了法律规定。这说明(   

A.依法治国的理念付诸实践      B.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政治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D.基层民主进一步加强和扩大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参加万隆亚非会议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       D.参加日内瓦会议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国务院《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年来,外交工作成果丰硕。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上活动体现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     )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题

C.开展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中国外交政策开始了重大调整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源于社会契约论——国家是平等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公民权是受法律保障的个人权利。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   

A.参政议政的权利           B.公共事务的意识

C.公民的义务责任           D.公民的身份特权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研究者在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时,发现了如下有趣的现象:与实行民主政体的雅典地理条件相似、同属于希腊世界的某些城邦国家如科林斯、麦加拉建立的却是寡头政体。从该现象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地理环境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直接和决定性的因素

B.地理环境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C.雅典民主政治是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地理环境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没有必然的联系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苏格拉底说过:“公正的人就是遵守法律的人”。后来演绎成古罗马法学的名言:“公正的人就是遵守法律的人,法律必须看得见,司法必须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古罗马最早实践上述观点始于(   

A.《十二表法》    B.奉行习惯法

C.万民法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自然法的概念是整个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根据这一概念,下列原则中不属于自然法范畴的是(    

A.天斌人权    B.公正至上

C.人人平等   D.主权在民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你认为下列关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雅典民主制的建立是奴隶与奴隶主反复斗争的结果

B.苏格拉底认为人的道德本性是政治的基础,是道德主义政治思想

C.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D.善于诉讼和严格诉讼是罗马法中契约精神的具体体现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688年至1689年的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上具有决定义的时刻。革命中,不仅解决了与英国内战有关的长期的宗教和王朝问题,还出现了新的历史力量,这种力量预示着现代的到来。”这种力”是指(  

A.新贵族阶层                B.“至上”的议会

C.信仰新教的国王           D.辉格党和托利党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有人说:“美国议会民主制的最大特点,不在于“三权分立”,在其分权的幌子下隐藏着集权的本质,即通过相互制衡把权力集中在最高权力机关中的大多数人手中。下列美国宪法条文中,最能体现这个观点的是(   

A.合众国的参议院由每州的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

B.凡两院议员各以三分之二的多数认为必要时,国会应提出对本宪法的修正案

C.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

D.未经国会同意,各州不得对进口货物或出口货物征收任何税款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内阁向议会负责,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员可以兼任内阁官职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A.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B.政体与美国联邦共和制相同

C.政体具有总统制和议会制双特点

D.实行总统、议会、内阁三权分立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段文字主要蕴含了(  

A.社会进化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资产阶级革命论   D.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人民委员(部长)命令将土地划分给农民,不给原主人任何赔偿:对银行国有化,在此过程中没收私人户的存款;将工厂的控制权交给工人;并开始与德国谈判有关结束战争的条约问题。”上述举措实施的背景是(  

A.巴黎的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B.英国发生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工人运动

C. 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从十月革命的全过程和苏俄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上述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本质是以社会主义方式清除俄国现代化的障碍

B.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己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C.是对既有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彻底否定

D.为发达国家开创了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巴黎公社在1871年4月16日颁布法令规定:“把一切企业主己经逃跑或己停业的工厂和作坊交给工人协作社,同时保证企业主有权获得补偿。”下列对巴黎公社这一措施理解错误的是(  

A.表明了公社对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的尊重

B.这实际上是用赎买的方式把部分工厂变为集体所有

C.表明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政权

D.说明公社在朝着人民管理制的方向发展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北欧平衡”是指冷战时期的北欧地区以执行武装中立的瑞典为中轴,分别存在受苏联影响和支配的芬兰(保持主权独立且不与西方结盟),及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三国承诺不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北欧平衡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北欧平衡”理解正确的是(  

A.是美苏冷战政策的恶果       B.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

C.是苏联国力衰弱的表现       D.客观上推动了冷战升级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二战后,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提出了所谓的“烂苹果理论”: “就像一个烂苹果会引起一桶苹果都烂掉一样,希腊的腐烂会传染给伊朗以东的所有国家,它还会通过小亚细亚和埃及传染给非洲,并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染给欧洲。”下列各项对“烂苹果理论”理解不准确的是(   

A.为战后的美国遏制战略造势 

B.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如出一辙

C.主张加强合作应对恐怖主义

D.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美苏博弈的缘起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下表反映出20世纪下半期世界各文明政治控制的领土数量发生变化,对此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表:各文明政治控制的总领土估算(单位:万平方英里)

年份

西方文明

中华文明

伊斯兰文明

东正教文明

1971

1280.6

393.6

918.3

1034.6

1993

1271.1

392.3

1105.4

716.9

——摘自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注:东正教地区包括欧洲东部、亚洲西部和北非东部,在种族上以斯拉夫人为主体

A.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导致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B.伊斯兰教极端势力的控制范围日益扩大

C.西方国家政治稳定,没有出现民族分离运动

D.中华文明圈内各国和谐共进,变化微弱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进免冲突或争执。阅读材料,回答问

材料一:……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

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近代史上法德两国成为一对宿敌。然而,1958年,德国总理阿登纳却前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家中进行了一次私人会谈。会谈中,戴高乐向阿登纳说:德国是法国在欧洲唯一的伙伴。

材料三: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通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璧鸠鲁的主张的。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继承妥协传统,请以17世纪晚期的英国和18世纪晚期的美国史实为例加以说明。

(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历史现象?这个现象的发展趋势如何?后来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历史上的每一次改革实际上都是一次制度创新和权力的重新界定。所谓制度创新,是指用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替代另一种效益低的制度。商变法……可以说,这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商鞅变法是一次破立并举的制度创新

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璧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的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阐述商鞅死因进行分析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两种教科书对于中国近代史19世纪40—90年代的内容目录。

甲种: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著)

乙种: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备要(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绪论(第一、二章略)

 

导论(一、二、三、四略)

第三章

鸦片战争

第一节

18至19世纪初的中国与世界

第四章

鸦片战争以后

第二节

步入近代社会之初的新迹象

第五章

太平天国的兴起

 

一、经世派的崛起与关注“时务”

第六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开眼看世界思想的涌动

第七章

1856—1861年的太平天国

 

三、《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

第八章

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大联合和太平天国的失败

第三节

晚清三次新政的出现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第二编

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形成

 

一、洋务、戊戌与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第九章

在农民大革命失败后

 

二、晚清三次新政的比较研究

第十章

封建统治者的“办洋务”

 

三、中国近代化与社会转型问题

第十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群众运动的兴起

第四节

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第十二章

帝国主义对中国边疆的侵略和半殖民地的外交

 

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第十三章

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

 

二、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与作用评析

 

 

 

三、近代民族资本工业的产生、发展及特点分析

根据目录及其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乙两种教科书编写的各自主要特点,并予以分析说明。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