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辽宁师大附中高一下第一次模块考历史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    

A.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B.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C.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D.农业技术的变革创新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作三石人以镇其江五石犀以厌水怪。凿离堆山以避沫水之害穿三十六江灌溉川西南数十州县稻田自禹治水之后因其旧迹而疏广之。”这个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坎儿井  D.大运河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春秋时期随着农户分散经营的生产关系慢慢固定下来西周那种“千耦其耘”的集体耕作场景逐步消失。这一进步使得“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于是税制改革势在必行。促使这一时期税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维持国家财政  B.小农经济出现

C.私田大量开垦  D.耕作技术提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实施的均田制和租佃制都体现了    

A.抑制土地兼并现象的发生  B.对土地充分利用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汉魏以来各朝代统治者大都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这说明在中国古代社会    

A.小农经济是各朝代统治稳固的基础 

B.皇权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C.土地兼并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 

D.农民阶级和统治阶级有着共同利益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即使是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仿效开封北宋都城汴京旧俗在门前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这表明宋朝时期北方人南迁    

①带来先进生产技术②带来新的风俗习惯③导致经济重心南移④促进南北文化融合

A.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元代的户籍分类管理制度即“诸色户计”将全国的人户以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户计分别立籍进行管理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A.缓和土地兼并          B.遏制社会贫富分化

C.发展商品经济          D.强化社会控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三府督护州县官吏》《唐六典》卷30关于州士曹司士参军职掌条有云“凡州界内有出铜铁处官未采者听百姓私采。若铸得铜及白官为市取如欲折充课役亦听之。”此史料反映出唐朝时    

A.政府在官矿优先的前提下允许公私兼营 

B.民营矿业可私自铸币以补充市场需求

C.市场上铸币金属的增多导致税制紊乱  

D.私营矿业中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宋代王禹曾这样描述当时一些隐士的衣着“楮冠布褐皂纱巾。”楮是当时造纸的主要原材料故称楮冠到大德六年1302年),江西行省规定对没有依靠的囚犯每人“支粗布棉布二丈六尺或造絮袄二领。”出现这些变化最基本的前提是    

A.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B.棉布成为主要的服饰材料

C.政府推广棉花种植 

D.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末毕工。”以上材料表明    

A.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B.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入市场

C.江西瓷器大量远销海外市场 

D.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该材料说明唐朝    

A.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水陆交通  

B.重视发展国内商业却忽略海外贸易

C.交通的发展促进海外贸易繁荣 

D.发达的交通有力地促进了货物流通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康熙年间的《归安县志》归安县今浙江湖州市记载“归安诸乡统力农修蚕绩极东乡业织南乡业桑菱西乡业薪竹北乡……业蔬、靛荻港业藕埭溪业苎善琏业笔菱湖业蚕捻丝为绸尤工。”这表明当时的归安县    

A.较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比较明显

C.农业和手工业已经分离  

D.不再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江浙地区一直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心唐宋时期“东南之田所种惟稻”到明朝中后期“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他种以图利”甚至出现“效原四望遍地皆棉”的现象还有一些地方因“为稻利薄甘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庶者。”这种状况的出现造成的深远影响是    

A.重农抑商政策越来越松动 

B.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

C.促进了民众衣食结构的改变 

D.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事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材料反映的是    

A.唐都长安商业繁盛的景象  

B.北宋都城东京商品交易的情形

C.南宋都城杭州突破坊、市的限制 

D.杭州是宋代商品交易的主要场所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河北邯郸博物馆收藏的一个元代窑枕上有“地因流水知高下人为财交见浅深”的民谚。这则民谚反映了宋元时期    

A.商业经济发展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冲击 

B.人们以财产来衡量人身份的高低

C.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更为轻便的货币 

D.重商思想已成为人们处世的指针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有古诗这样描述江南养蚕的情景“东风二月暖洋洋江南处处蚕桑忙。蚕欲温和桑欲干明如良玉发奇光。缲成万缕千丝长大筐小筐随络床。美人抽绎沾唾香一经一纬机杼张。咿咿轧轧谐宫商花开锦簇成匹量。莫忧八口无餐粮朝来镇上添远商。”这反映出当时    

A.南方经济相对落后且与外界隔绝 

B.小农家庭经营方式趋向解体

C.耕织结合仍是主要生产方式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朗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宋代时每当科举考试张榜公布结果时富商大贾争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商人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B.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C.士人的地位大大提高      D.官商勾结的现象早已有之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明英宗时期开始规定南方直隶、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六布政赋税中一部分米麦实行纳银征收的方式。成、弘年间白银已是江南地区的通用货币了。明末钱庄已成为独立的经营组织不仅经营兑换还办理放款。此外若干小规模兑钱铺和钱米铺在农村相当活跃。上述材料表明    

A.货币经济已占据主要地位        B.政府财政收入大大增加

C.白银已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D.国家的税收以货币为主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雍正朱批谕旨》载“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当时山西的谚语“有儿开商店强如作知县”。可见清代    

A.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地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北宋首创“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部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然后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这表明北宋时期    

A.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的打击

C.抑商政策的执行有所松动       D.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明实录》记载明成祖即位时即发布诏令“沿海军民人等近年以来往往私自下番交通外国今后不许所司一遵洪武事例禁治。”永乐二年1404年又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这两处记载可以证明    

A.海禁政策在局部地区出现了松懈 

B.当时沿海对外贸易获得发展

C.政府开始允许民间对外贸易  

D.明成祖延续了明初的海禁政策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明朝中期以后被学界称为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大多出现在民营手工业中其主要原因是    

A.官营手工业不关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B.民营手工业生产受政府限制较少

C.民营手工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较高 

D.官营手工业极力排斥雇佣关系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清前期实行“摊丁人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征收统一的地丁税这使得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从促进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其影响是    

A.促进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 

B.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D.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这意味着

满分5 manfen5.com

A.两国当时的航海殖民扩张成果得到承认

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

D.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有些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的“分水岭”的含义是    

A.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到大西洋沿岸 

B.人类从封闭走向开放

C.世界从孤立、分散、隔绝走向整体的开始  

D.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中世纪以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经历了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最后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和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个变迁过程说明世界金融中心的形成    

A.发端于新航路开辟 

B.受世界贸易和生产力发展支配

C.始终依靠殖民扩张 

D.呈现由多极化到单极化的趋势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651年英国政府针对海上贸易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涉及英国货物的海上运输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不能由其他任何国家运送。这反映了    

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

B.荷兰企图独霸贸易市场

C.荷兰不满英国的制裁 

D.英国压制荷兰的海上贸易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并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1570年

1670年

1780年

232000

568000

450000

51000

260000

1000000

 

 

 

 

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马克思指出“……几乎独占了东印度的贸易及欧洲西南部和东北部之间的商业往来。它的渔业、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业都胜过任何别的国家。这个共和国的资本也许比欧洲所有其他国家的资本总和还要多。”材料描述的是    

A.19世纪的英国           B.16世纪的西班牙

C.20世纪的美国           D.17世纪的荷兰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1584年《论西方发现》一文中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据此可知    

A.殖民扩张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B.殖民扩张给英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C.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 

D.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A.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变化 

B.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日益增多

C.海外殖民活动加剧人口流动 

D.西欧封建生产方式逐步解体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一种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种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这种“力量”带来的直接作用是    

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 

B.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

C.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19世纪英国交通运输业革新的经济价值远远超过了提供运输的意义。这里所说的经济价值是    

A.有利于工业社会经济形态的建立 

B.带动了钢铁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C.标志着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D.打破了农村的封闭和城乡隔离的状态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1848年英国第一个公共卫生条例诞生第一个中央卫生委员会建立。从此“国家就以一套杂乱无章的条例对疾病展开了毫无组织的战争”。卫生法散见于地方条例、工厂条例、埋葬条例以及关于种痘、煤烟、防止食品掺假等条例中。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工业革命带来巨大的环境问题 

B.英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带来新问题

C.新航路开辟带来航运中心的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改善了英国的形象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下表是19世纪最后30年英、德、美三国煤炭、钢铁产量情况统计单位万吨)(    

国家

1871年

1900年

煤炭

钢铁

煤炭

钢铁

英国

117.0

6.7

225.0

13.9

德国

37.9

1.75

149.8

15.1

美国

41.9

1.77

240.8

24.0

对上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19世纪末英国经济发展停滞被美德赶上

B.三国煤、钢产量的多少反映了其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

C.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经济发展最快主要是因为完成了统一

D.英国比美德更重视石油等新能源的开采和新技术的应用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清代海禁政策的产生、发展与开禁有其内在的原因对当时、后来以及对整个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敕谕浙江、福建、广东、江南、山东、天津各省督抚提镇曰:“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与逆贼贸易者……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给告发之人。”

——《清世祖实录》卷一百二

材料二 “福建、浙江、广东、南京四省近海处各移内地三十里,令下即日,挈妻负子载道路,处其居室,放火焚烧,片石不留。民死过半,枕藉道涂。即一二能至内地者俱无儋食之粮,饿殍已在眼前。如福清二十八里,只剩八里。长乐二十四都,只剩四都。”

——《榕城纪闻》

材料三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七月上曰“边疆大臣当以国计民生为念向虽严海禁其私自贸易者何曾断绝”……“先因海寇故海禁不开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令海洋贸易实有益于民生”“向令开海贸易谓于闽粤边海民生有益若此二省民用充阜财货流通各省俱有裨益。且出海贸易非贫民所能富商大贾懋迁有无薄征其税不致累民可充闽粤兵饷以免腹里省分转输协济之劳。……故令开海贸易。”

——《清圣祖实录》

材料四 “内地贱菲无足轻重之物载至番境皆同珍贝是以沿海居民造作小巧技艺……皆于洋船行销岁收诸岛银钱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如广东澄海县地僻人众其地不足养年。“自展复展界开海以来……扬帆捆载而来者不下千百高牙错处民物滋丰握算持操居奇囤积为海隅一大都会”。又如作为海上贸易港口城市的宁波“自海禁既弛鱼盐蜃蛤之利遍被他郡入尤过于力田。所谓刑罚罕用衣食滋殖正其时也。”

——刘凤云《清康熙朝的禁海、开海与禁止南洋贸易》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颁布禁海令的原因并分析这一政策产生的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三根据康熙帝调整海禁政策的理由。

(3)根据材料四归纳康熙帝调整对外政策产生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