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云南德宏州芒市高一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1848年,威廉姆斯在《中央王国》一书中说:“……中国政府的高官阶层中的不少官员都怀有让人极为敬佩的才能和知识……。它维持了这个国家庞大的机器的运转,也保持着一种不衰的崇文风气。”下列制度中,最有可能产生“崇文风气”的是(    )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美国根据1906年国会通过的立法成立驻华法院,在美国司法系统中其地位与联邦区法院相等。英国根据1925年枢密院令,在上海设立最高法院。这些规定与哪一权利有关(    )

A.领事裁判权           B.协定关税权

C.租赁土地特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光绪帝1901年《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

A.定都天京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金田起义                              D.提出《资政新篇》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这种变化主要说明(     )

A.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 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了中外反动势力

D.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历史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的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C.反封建不彻底                               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

A.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口号                       B.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革命的领导任务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美国一位史学家说:“他们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组织工人运动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C.开创井冈山道路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        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与诗中空格部分部分相关的历史事件应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    )

A.虎门销烟遗迹——天津义和团遗址——北京故宫

B.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遗址——革命圣地延安

C.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武昌起义纪念馆——圆明园遗址

D.中共“一大”会址——淮海战役纪念馆——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知名报人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材料反映的是(    )

A.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民主精神

B.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民主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得到正式确认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建立过程,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

A.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

B.新中国的建立和党的领导是民主制度的基础

C.它们都属于建国初期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中国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民主法制建设成就有(     )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③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④把“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014年2月1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在南京与来访的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达成积极共识。两岸关系不断发展局面的形成,是基于双方达成(     )

“区域合作”的模式            B.“一个中国”的共识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睦邻友好”的方针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950年中国外交部发布《外侨管理外资处理意见》,其中规定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家侨民”采取“赶、挤”政策,有步骤地令其全部撤回。这一做法体现的外交思想是(   )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独立自主不结盟”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某年西方报纸评论的会议应是(     )

A.布雷顿森林会议        B.亚非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日内瓦会议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在那美丽的西湖边/有一棵红杉树/越过重洋/来自彼岸/滋润着友谊雨露/红杉树/你带来了美国人民的深情/你扎根在中国的沃土。”这是1981年红遍全国的歌曲《红杉树》的歌词,促成此歌曲诞生的外交活动是(     )

A.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B.1972年尼克松访华

C.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D.2009年奥巴马访华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21世纪初,我国加强了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成为我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历史成果是(    )

A.发展与东南亚联盟友好关系                   B.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经济活动

C.成立多方互赢的上海合作组织                 D.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古代雅典城邦有一种“贝壳流放制”(也称“陶片流放制”),规定每年由公民大会举行一次特别的投票,人们把自己最疑心的政治家的名字写在贝壳或陶片上,得票最多的人就被放逐国外十年。这一做法的创立者是(    )

A.西塞罗        B.梭伦

C.伯里克利           D.克利斯提尼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指出:“理论上讲,……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们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居住在当地的迈提克(官方对外来移民的称呼)。”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雅典明确禁止雅典公民同外国人结婚           B.雅典传统对公民资格的规定

C.雅典人仇视外国女性                       D.同外国人结婚的公民不能担任重要官职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里克利三位政治家的政治改革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他们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

A.破除贵族世袭,制约公民权利                  B.废除债务奴隶,促进经济发展

C.划分公民等级以明确权利义务                  D.扩大平民权利,推动民主进程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据史料记载:“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罗马法律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罗马帝国为解决这个问题(    )

A.将习惯法完善为成文法                       B.将成文法调整为公民法

C.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D.将万民法上升为自然法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著名历史学家刘宗绪认为“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斗争中所创造的有力武器,其宗旨是要把封建君主制彻底改造成资产阶级君主制。”关于19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国王服从法律                                  B.议会权力至上

C.依法而治                                      D.君主拥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美国独立战争后,最初实行“邦联制”,这种制度被被形象地比喻为“头脑听从四肢的怪物”。为了改变这种松散的状况,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     )

A.两党制            B.君主专制

C.联制邦            D.君主立宪制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这种机制包括(   )

①各州与中央之间的分权制衡                  ②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衡

③参众两院对立法权的分权制衡                ④不同人种间权力分配平衡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德国君主立宪制最突出的特点是(   )

①皇帝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                ②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③议会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利        ④它有很强的专制色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下列关于近代各国代议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法官由议会任命

B.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员每州2名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内阁须对参议院负责

D.《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之。

——清·康熙帝

材料二  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材料三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政治体制的特点并指出其弊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3)依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怎样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我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政治民主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优于他人担任公职,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美国国会大厦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美国的开国者们……想法设法地约束总统的权力。不仅是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劾权,对犯有“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的总统和其他行政官员进行弹劾,并予罢免。……国会山上这座白色建筑让每一任总统的心头都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国会是怎样制衡总统权力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丘吉尔的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丘吉尔为什么“事事都得与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4)法国1875年宪法也体现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立,请以史实加以说明。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