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届湖北枣阳一中高三上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这表明当时

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

B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C.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

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黄仁宇曾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不差的。”由此可见

A明清时期官僚政治正式取代了贵族政治

B明清以前国家制度曾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C明清以前古代中国实行的是民主政治

D君主专制在明清时期发生了质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中国学者倪学勇解读雅典民主时说:“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度,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蓿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作者强调雅典民主政治

A广泛影响社会生活           B.利于集中力量办事

C代表着绝对的真理             D.容易形成集体暴政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古罗马市政官规定: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并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有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此规定体现了罗马法的主要现实意义是

A.协调罗马公民间的关系               B.适应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

C.保护奴隶的正常交易                   D.维护奴隶主的经济利益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中说道:“如果我是美国人,很可能不会去给大大小小的选举投票。这倒不是说我这人政治冷漠,没有公民责任心,而是我觉得,……其实选谁都差不多。”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美国(    )

A.两党的政见趋于一致               B.国民的民主素质较高

C.分权与制衡的运行机制            D.所谓选举,不过就是做戏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晚清时,一些学者发表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曾廉认为,“中国一切皆非为制度之不良,而但为人心之败坏而已”。叶德辉说:“与其言变法,不如言变人。”徐致祥认为“变人”之道无他,只须给皇帝开经筵讲理学就行,因为孟子说过“一正君而国治矣”。下列主张与三人思想一致的是

A.“祖宗之法不可变”                B.“变者古今之公理”

C.“托古改制”                    D.“中体西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919年5月11日时事新报刊登《对于国人之大警告》一文指出,南北政府中“无一可恃之人,无一非巧取豪夺,日与吾人为仇为敌,其思想,其行事,无一能与平民政治相容”。这段材料

A.表达了对南京政府和北洋军阀的强烈不满

B. 对五四运动的发生起到了动员作用

C. 体现了追求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

D.反映了强烈的民族独立意识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中共党内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认识不一致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面对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说:“我们不可能在太平洋方面奉行孤立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干些什么都装作看不见:而要采取强硬的反孤立主义的立场,对付共产党在欧洲方面的威胁。”这说明

A.意识形态分歧影响了美国的对华政策

B.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与美国对立、斗争的政策

C.美国等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

D.新中国拒绝和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谈判、交流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马歇尔计划要求受援国成立一个经济合作组织,该组织先后与一系列受援国签订多边和双边协定,逐步削减了西欧国家间的关税壁垒。这主要反映出马歇尔计划

A.巩固丁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B.客观上有利于西欧经济一体化

C.对恢复战后西欧经济起重要作用

D.便利了美国向西欧输出大量商品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应包括

①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②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③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             ④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说“(二十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最终

A.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B.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C.实现了世界政治文明的统一

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护照是现代公民出入国境时的一份普通身份证明证件。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就出现了护照的雏形,当时出国只限于贵族、皇家使节等少数人,他们持有君主开具的身份证明或信物,如汉朝使节所持的“符节”、罗马使节的金戒指等,以表示其地位和权利,以便出使的国家给予特别的优待。到了17世纪,英国开始给所有的英国商船船长颁发护照。此时,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已经呼之欲出了。1791年法国宪法中,护照被认为是公民的权利之一,1792年的法令规定,每个迁移的法国国民必须有一本护照。20世纪初,现代护照制度被大部分国家普遍采用,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入境者必须出示本国护照。1914年英国首次实行本式护照,并规定所有公民出国必须申领护照,这种护照的形式也被他国采用。

材料二:长期以来,中国并没有西方护照之概念,护照一词虽然最早在《尼布楚条约》(1689年)中出现,也只是政府为商人开具的一种集体信函。而且从保存的资料看,主要是为俄国商人入境所用,很少看到中国商人出境。到了近代,国门大开,外国人不用检查直入中国口岸。1858年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内地护照,《天津条约》规定外国人赴内地“执照由领事馆发给,由地方官盖印。经过地方,如饬交出执照,应可随时呈验,无讹放行……如其无照,其中或有讹误,以及有不法情事,就近送交领事官惩办,沿途只可拘禁不可凌虐”。

材料三: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

1949年单页版、50年版、53年版、58年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

71年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81版改变了53版以来6位数的护照累计号码,升至7位数号码

97版采用数码技术、激光打印等防伪手段。到2005年达到年均签发400万本,80%是因私护照

(1)请依据材料一归纳从古至今护照的变化,分析20世纪初现代护照制度被普遍采用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二,分析《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国商人很少出境的原因。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内地护照”的。

(3)依据材料三,请结合历史背景,解读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

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咳啰咳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

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

干稻草那个软又黄哟咳啰咳

金丝被那个盖身上啰咳啰咳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

咳心里暖洋洋暖洋洋咳啰咳

依呀依吱呀呀哟咳呀呀依吱哟

依呀依吱呀呀哟咳依呀依吱哟

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啰咳

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咳啰咳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

咳天天打胜仗打胜仗打胜仗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

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咳啰咳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

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

上述歌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某一时期丰富的历史信息。请根据相关信息确定两个历史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简要阐述。(要求:主题关键词选用恰当,阐述清晰,史论结合。)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自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则应自进而建设政府,自立法度而自服从之,自定权利而自尊重之。倘立宪政治之主动地位属于政府而不属于人民,不独宪法乃一纸空文,无永久厉行之保障,且宪法上之自由权利,人民将视为不足重轻之物,而不以生命拥护之;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

——摘编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

(1)根据材料,概括陈独秀关于实现民主政治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陈独秀关于实现民主政治的主张。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现象。1941年4月,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1943年4月,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

1945年8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您不会遭到拒绝的。”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

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一位参与者写到:“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其次,是内心的感觉,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1949年8月,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

——摘编自(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于成龙,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盗发即时捕治,请於上官,谳实即处决,民安其居,尽力耕耘。牒上官请宽徭役,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宣化旧有水冲沙压地千八百顷,前政金世德请除粮,未行,为民累。成龙复疏请,从之。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别疏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墨,论如律。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

——摘编自《清史稿•于成龙传》

材料二  (于成龙去世后)留下了许多传奇,在当时就广受赞誉,蒲松龄著《聊斋志异》,其中就专有一篇《于中丞》,讲述他断案的神奇。到了清末,以他的事迹为原型,评书艺人又创作了公案小说《于公案》,让于成龙有了和狄仁杰、包拯一样的地位。

——摘编自山西晚报“民间传说于成龙乃再世狄仁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于成龙为官理政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于成龙被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