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宁夏六盘山高中高一上期末考试历史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

A.宗法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分封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分封制、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宋代

B.“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春秋史

C.“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

D.“相”退出历史舞台始于朱元璋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

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宰相权力不断削弱                 D.文臣地位不断提高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中国文明是东方文明的源头。欧洲文明的源头是(   )

A.古印度文明                        B.古希腊文明

C.古罗马文明                        D.古埃及文明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德国法学家耶林曾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以下观念(  )

A.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人人平等,法律至上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美国政治家麦迪逊说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为此,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立民主政治,选择了(  )

①君主立宪制    ②共和制    ③总统制    ④邦联制   ⑤联邦制   ⑥责任内阁制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②③⑤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本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

A.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B.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是历史的必然

D.《权利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

A.限制对华商品出口                   B.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取消从中国进口原材料               D.与中国断交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辛丑条约》的签订被称为是“吸干中国最后一滴血”,对此表述错误的是(  )

A.列强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

B.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C.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D.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维新变法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919612《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说:“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个资料说明,当时五四运动已经发展为 (

A.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B.全国规模的学生爱国运动

C.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D.工人阶级的爱国运动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图显示的中国革命圣地与选项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①南昌         ②井冈山      ③遵义会议会址      ④延安

A.①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B.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C.③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④作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策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某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深入江西农村考察,在瑞金某个偏僻山村的旧墙壁上发现了“打土壕,分田地”的标语,这最有可能是哪个时期留下的(  )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秘密在农村”。为此,他在20世纪20年代进行的探索是(  )

A.参加中共一大

B.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领导南昌起义

D.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一位著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红军(  )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C.两万五千里长征                    D.开辟敌后战场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口号,这些口号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的进程。下列口号中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提出的是 (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 ,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指的是(  )

A.粉碎重点进攻                         B.发动三大战役

C.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D.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下勇壮军魂。双十协议应运生,中华人民主浮沉。”能准确反映该诗歌的历史史实应该是(  )

A.重庆谈判                            B.西安事变

C.政协会议召开                        D.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一旦强掳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嘿,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首歌词应出自近代哪支人民军队的军歌?(  )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新四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是《共产党宣言》的开篇词。下列关于这个“幽灵” 诞生的主要历史条件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革命

C.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D.法国大革命爆发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

A.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的

B.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

C.广泛汲取了人类优秀的的思想成果

D.第一次较为完整地系统阐述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下列发生在俄国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②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③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④十月革命胜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文化大革命”深刻的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历史,它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  )

A.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

B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C.要防止个人崇拜

D要警惕党内的反革命集团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建国初,张治中将军曾对毛泽东主席说“从过去的教训看,我们的新中国最好既不依靠美国,也不要依附于苏联。”新中国初期,我们却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这主要是因为(  )

A.民主革命时期苏联曾给与我们很大的帮助

B美国是帝国主义国家

C.使新中国在建国初巩固政权、捍卫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被孤立

D.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文中的“原则”应是(  )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了周恩来的头像图片,图片的左上角写有这样一句话:“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美国人之所以给图片加上这句话是基于(  )

A.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B.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

C.中国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B.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

C.雅尔塔会议没有协调美苏关系

D.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各是什么?此约法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二写出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容的三大政治制度。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哪一部宪法?这部宪法的性质和它所体现的两大原则分别是什么?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材料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三: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

材料四: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 “倭人”“割台湾”是通过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实现的?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现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依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材料三: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四: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五:邓小平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转引自《中国还是能说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

(2)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美国实施了哪些“冷战”措施?依据所学知识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结果如何?

(3)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70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有哪些?这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五表明邓小平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存在着怎样的担忧?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