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吉林吉林第五十五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元代著名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二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古代思想与农耕经济相适应的有(   )

“忠臣之事君,尤孝子之事父也”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富贵不返乡,如锦衣夜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某学者指出:在中国宗法专制社会晚期,即赵宋以降,已发生城市革命和社会及政治世俗化的转变。其中城市革命的含义是(   

A. 城市功能的变化                B. 抑商政策的松动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文化下移的趋势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东京梦华录》记载:“于高处砖砌望火楼,上有人瞭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级扑灭,不劳百姓。”这反映出    

A.东汉休养生息,百姓减负

B.北宋城市发展,重视消防

C.宋朝冗兵冗费,劳民伤财

D.南宋军民混居,市场繁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其对应的分别是(  

A.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B.葡萄牙、英国、美国

C.英国、意大利、德意志                 D.意大利、法国、荷兰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     )

A.英国经济实力急剧衰落

B.自然科学研究出现重大进展

C.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

D.美德经济发展加快后来居上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

B.瓦特研制了“万能蒸汽机”

C.煤炭钢铁的大量生产

D.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工厂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有学者列表对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进行成本分析。通过表格分析可知(    )

满分5 manfen5.com

A.近代工业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近代工业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C.近代工业创办克服了诸多困难

D.洋务派官僚草率决策影响企业效益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以上情况表明(  

A.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

C.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

D.西方文化传入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据统计,1912—1916年,北京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八十多项,主要内容有:解除对民间兴办工商业的限制;实行专利制度,奖励植棉、制糖、牧羊;对新办企业予以惠政策,实行保息制度,对民族工业品及其原料减免捐税等等。这表明(      )

A.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

B.资本主义发展“短暂春天”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的政策

C.实业救国和民主科学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两大思想主流

D.南京临时政府高度重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

46

46

12

2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冶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    )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近代中国最具革命性的经济成分是

满分5 manfen5.com

A.①             B.②           C.③             D.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忽如一夜春风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分别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两阶段最恰当(

A.一战时期、1928~1936年

B.洋务运动时期、一战时期

C.一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D.1928~1936年、三大改造时期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示意图,属于造成B段发展趋势的原因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列强放松侵略为其提供发展机会

B.政府的鼓励政策激发了投资热情

C.群众性爱国运动为其赢得市场

D.政治革命为其扫清发展障碍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后说:“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下列史实与材料中与80、90年代有关的是(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改革开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988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曼访问中国后写道:“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相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面貌。”说表明当时的中国  

A.私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

B.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社会面貌

C.农民首次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任务已完成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农家百姓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①③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1958年一则新闻,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化               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歌谣反映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调整后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    

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

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

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家伙对他的背叛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14分)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有不同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避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

材料二: (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6分)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如何?(4分)

(2)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4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南海的技术,改良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原料的主要原因。(10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10分)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

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鉴于中国重要工厂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而内地各省几乎没有工业基础,难以满足抗战的物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计划将工厂内迁。1937年,国民政府制定了《工厂迁移协助办法》,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截止到1937年底,上海迁出民营企业146家,各种机件14600余吨。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再次动员企业迁移,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从1938年7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主要迁往湘、桂、黔、曩、陕、川,共迁出企业304家,物资511825吨。

结合材料及所学,概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内迁的原因及过程。(10分)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文明的代价 1962年,科学家蕾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里预言了一个没有鸟鸣的世界,引发了当代环境保护运动。试以“人与环境”为主题,叙述人类在工业进程中所付出的代价。(6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