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广西宾阳高中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8月到1949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据新华社对1972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围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972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 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华盛顿在1787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9分)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上重点阐述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开展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又是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也不是先占城市而后去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材料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请回答: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分别说明两个时期“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各指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史背景。(5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什么事件?(2分)其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简要谈谈这一事件的重大影响。(2分)

4)从中说说你对中国“走什么路”问题有什么认识?(2分)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8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满分5 manfen5.com

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1)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建国初期的三个外交成就(3分)

(2)材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三次建交高峰。指出图中建交最高峰时期关键性事件并分析该事件带来的影响?6分)

材料

满分5 manfen5.com

自1999年中国正式宣布派遣高素质警官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公安部紧密配合国家总体外交,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国际维和工作。从2000年向东帝汶派出维和警察以来,已先后向联合国7个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1569人次。其中。向海地派遣维和警察防暴队8支1000人次。

——中新网

(3)根据材料指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有何建树?(6分)

材料  1980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空间的扩展,是探索建设申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体现。

满分5 manfen5.com

(4)阅读材料,概述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3分)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材料一:法律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万民法”

材料二: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

──2世纪时罗马皇帝哈德良讲话 

材料三:第3、第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十二铜表法》

材料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请回答:(14分)

(1) 材料二、四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矛盾之处?(3分)

(2) 材料三中关于债务的规定体现了怎样的财产原则?(3分)

(3) 材料四的规定保护哪一阶级的利益?维护什么制度?(4分)

(4)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罗马法制定颁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5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