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山东桓台县第二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检测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他们的主张是基于

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

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现念淡薄

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

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这一变化

A.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

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该材料表明

A.皇帝和谏官矛盾尖锐

B.皇帝的权力受到宰相的制约

C.监察制度适用于监督宰相

D.谏官的职责是规劝君主的过失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天下之士群趋而奔向之。上意所向,风俗随之,人才高下、士风之醇漓,率由是出。”材料描述的制度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柏拉图公开认为:“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在实践中,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本邦公民、外邦公民、奴隶。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除出境,奴隶伤害了自由民则可能被判处死刑。 材料主要体现出雅典

A.民主范围的狭隘性

B.民主决策的随意性

C.法律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D.用法律维护公民权利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图是1900年法国发行的绘有“联军合力让中国巨人四分五裂”的漫画明信片。在其反映的历史事件之后

满分5 manfen5.com

A.清政府被迫割让大片领土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首次允许外国在华设厂

D.列强攫取了在华北的驻兵权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西方语言中的“政治”一词是指城邦中的公民参与统治、管理、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行为的总和。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名著《政治学》中这样写道:“农民是最好的公民——因为没有太多的财产,所以他们总是忙于生产,极少参加公民大会。……只要从参与政治生活中得不到更多的好处,他们就对参与公共事务和统治国家没有什么兴趣。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只想赚钱而不是为了名誉。”亚里士多德这句话的潜台词是

A.参与政治的公民才是好公民

B.农民因为忙于生产而不愿参与政治

C.参与政治不能给农民带来名誉

D.国家只需要少数贤人来管理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对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图是法国1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1884年8月14日),发布这些修正案的直接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否定巴黎公社               B.确立共和政体

C.阻止保皇派复辟             D.建立君主立宪制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书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会议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下图,理解准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1954年不仅是新中国的法治年,也是新中国的外交年。下列选项能为“外交年”之说提供依据的是

A.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在万隆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以下是某西方国家特使致本国外交大臣的密函:“额尔金勋爵把事情搞得太过火了,甚至想消灭现今统治的皇朝,可能还要去援助南京叛乱份子,我不愿意、也不能够走到这样的地步,与其为了满足一种复仇的需要而去损害我们在这一国家的利益,那我就宁愿和他分手……”密函可能写于哪一时期

A.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问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A.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B.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D.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漫画多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方式来评说世事,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和平方案”是指三大战役后的《国内和平协定》

B.图中人有反内战、和平建国的愿望

C.表达作者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D.表明作者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D.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的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的比例。该图说明当时英国

满分5 manfen5.com

A.大力加强资本输出             B.禁止粮食和原料出口

C.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D.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9世纪初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的理性,应由“实业家”等有产者承担社会改造的任务,建立一种“人人参加劳动,人人平等地拿取自己报酬”的新社会。据此可知,圣西门思想的重要缺陷是

A.尚未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B.缺乏与资本主义社会斗争的勇气

C.缺乏社会主义理想蓝图的构建

D.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够彻底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下表为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迭表,据表可知

时间(俄历)

机构(政府)

3月2日

第一届临时政府

5月6日

第一届联合临时政府

7月24日

第二届联合临时政府

9月25日

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

 

 

 

 

 

 

A.两个政权并存是俄国临时政府更换频繁的原因

B.布尔什维克主张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

C.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当时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D.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有学着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面对空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有网友建议穿越历史回到明代的南京去找工作。不可能经历到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到丝绸手工工场当工人

B.到徽商票号做收银员

C.创办珐琅彩瓷烧制作坊

D.做批发棉纱、回收棉布的大商人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以下选项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话”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汉朝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B.唐制瓷业技术高超,已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C.宋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

D.明清两朝推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压轴

(16分)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等一系列内容。在过去300年里,经济现代化如潮水,一浪高过一浪。我们以“工业文明下世界的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

材料一   16世纪初工业革命前,被称为“前工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首先在西欧兴起。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到19世纪末,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古老的中国落伍沉沦了,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探索民族独立自强的道路。

材料二    英国的工业革命一爆发,法国就意识到不得不紧紧追上。所以法国在19世纪临着双重革命……从结果看,法国做得相当不错,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工业化也基本完成,成了欧洲第二个工业化国家。

——选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大致在1946年到1970年左右,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以原子能、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凸显了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16世纪初工业革命前,被称为“前工业文明时期”,其经济方面的依据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法国在19世纪面临着双重革命”指的是什么?(2分)“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如何理解?(4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时世界政治格局怎样?(2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何表现?(6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6分)美国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必有一两种因素起主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片段一   探险与初创

材料一   17世纪初,一群遭受英国国教迫害的清教徒告别了封建世袭制度统治下的欧洲大陆,漂洋过海来到北美,希望在这里建立一个与欧洲旧大陆完全不同的新国家。

——《环球时报》(2010年10月)

片段二   扩张与发展

材料二   美国历史上的“西进运动”是指美国独立后向西部地区大规模拓殖的活动。西部的开拓,广大的西部土地并入美国,使美国成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带动了大规模铁路的建设和大批移民的流入,使美国形成了广大的国内市场;西进运动造就了美国人勇敢与冒险的精神,锻炼了美国人乐观进取的性格。因此有人说:“没有西进运动,也就没有今天的美国。”

——百度百科

片段三   调整与腾飞

材料三   1859年农业产值还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3.8%,到1889年工业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7.5%。与此相联系,城市化也在美国取得重大进展,城市人口比例由1820年的7%上升到1880年的28. 2%。……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相当于英国的两倍,法国的三倍,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何顺果《美国的崛起及其动力》

(1)依据材料一分析17世纪清教徒来到北美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没有西进运动,也就没有今天的美国”的理解。(6分)

(3)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后半期美国“腾飞”的具体表现。(6分)

 

详细信息
29. 难度:困难

(16分)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国商帮在沉寂100多年之后再度崛起。今日的浙商、苏商、粤商、闽商等比起传统的商帮更具开拓性、创新性,更具全球的眼光和谋略。抚今追昔,鉴古今而知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山东商帮里面,主要是大官僚、大地主兼大商人。这也决定了山东商人所走的道路及商业资本的流向是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

鸦片战争后,尤其是民国时期,宁波商帮中新一代商业资本家脱颖而出,把商业与金融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宁波商帮以新兴的近代商人群体的姿态跻身于全国著名商帮之列。他们所经营的银楼业、药材业、成衣业、海味业以及保险业,也是名闻遐迩。

——张正明 《中国十大商帮》

(1)据材料一,概括商帮的特点。(4分)从明清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货币演变方面分析商帮兴盛的有利条件。(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山东商帮和宁波商帮发展的不同趋向。(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宁波商帮这种发展趋向的原因。(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