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四川武胜中学高三(补习班)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王氏祠规称:“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上述祠规主要说明

A.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         B.祠堂文化大为盛行

C.宗法制影响深远                 D.家规与国典形似神异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至秦,人主自亲事以操制臣下”,在中央专门设立御史大夫

A.总领百官,监督军旅        B.典正法度,以正纲纪

C.检查户口,征收租赋        D.提督学政,表彰善类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属于用分割相权的手段加强皇权的措施是

①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    ②宋朝设置三司使   ③明朝设置殿阁大学士   ④清朝设置军机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老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内阁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政体形式为责任内阁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将上年夏间凶惨案内所有承认获咎之各外省官员,分别惩办”。“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这些无理要求出自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清末新政中曾出台《大清民国刑事诉讼法》,该法在“判案后查封产物”一节中规定:“凡封票纸查封被告本人之产物,如产物系一家之公物,则封本人名下应得之一分,他人之分不得株连。”该规定最重要的时代意义是

A.折射出清末政治的民主化方向

B.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财产私有权

C.表明近代人权意识的影响扩大

D.体现民主自由原则的法律认同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据统计:中国1810-1867年间,由基督教传教士翻译的795部译著中,宗教类占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类仅占6%1850-1899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英美国家著作是主要来源,占全部译著的85%1902年至1904年,译著中来自日本的占全部573篇著作的62.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鸦片战争前西学东渐风气已经出现  

②洋务运动期间开始接触西方科学

③甲午战争后国人更为关注日本社会  

④西方的政治理论在知识阶层传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中共中央对全国宣告:本党“愿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取消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取消苏维埃政府,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其目的是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纲领          D.保障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图是张乐平创作于19378月的时事漫画《杀鸡儆猴图》,图中的“鸡”代表“上海日军”;“猴”代表“日军部”。该漫画

满分5 manfen5.com

①体现了日军对南京居民凶残大屠杀

②表现了中国军队对日寇打击之沉重

③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上海军民的斗志

④肯定了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战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19721985年中美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

60

32

1975

304

156

1980

3755

1059

1985

3855

3840

A.两国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优势    

B.改革开放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

C.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经贸往来    

D.经贸发展得益于世界贸易组织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一份材料出一份货,十份材料出十份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这话听来好像很对,没有材料你出什么货?没有料你写什么历史?但深入追寻一下,也是有问题的。……所以,不是一份材料出一份货,而是同一分材料在不同人的脑袋里,在不同时代的人的脑袋里可以出好多份货。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基础           B.史料解读当遵循逻辑性

C.史料蕴含信息有多寡之分           D.史料解读具有主观差异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26分)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所谓古代中国的“现代化”,就是指造就中华帝国的那套“理性设计”,主要包括郡县制、法典化控制以及文官制度等……若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形态往后看,则春秋战国以至于帝国时代,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张树平《“理性政治知识”与中国古代政治的“现代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以郡县制为例概述从宗周时代到秦汉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并据此指出材料一中“现代化”的内涵。(8分)

材料二:  宋太祖时,遇某官出缺,他叫宰相赵普拟名,赵普拟后交给太祖,恰好这人是太祖平时最讨厌的,他愤然说:“这人怎好用”,就把这名纸撕了,掷在地。赵普不做声,把地上废纸捡起来藏了。过一两天,太祖又要赵普拟,赵普早把前日捡起的破纸用浆糊黏贴了携带身边,即又把这纸送上。太祖诧问:“如何还是此人”,赵普答道,据某意见,暂时更无别人合适。太祖也悟了,点头说:“既如此,便照你意见用吧!”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君相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是否符合当时的真实情况。(6分)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革命党人为制约权力进行了哪些方面的设计?是否达到了其目的?6分)

材料四   国学大师钱穆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然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要实现中国的民主化,我们首先要认识和了解祖宗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智慧。在此基础上,再去认识西方的政治制度,将适合中国国情的部分移植过来。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历程是如何印证材料四的观点的?(6分)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26分)中国自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理论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泰西诸国原不同于诸蛮貊(mò,泛指北方少数民族)之固陋,而更有中邦所不如者。……天载之义,格物之书,象数之用,律历之解,莫不穷源探委,我中土之学问不如也……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莫不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

——明末士人朱宗光

1)概括材料一中对西学的认识。结合所学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4分)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一中国欲自强,则英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嚣,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画》

材料三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的政治思想有何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这种变化的时代因素。(4 分)

材料四  其次,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因此也就毫不奇怪,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变化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其他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下表列举出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先进的中国人,请归纳指出他们学习西方的指导思想、倡导的运动、取得的主要成就和他们的思想特点。(每空1分,共10分)

代表

指导思想

兴起的运动

主要成就

思想特点

(学什么)

曾国藩、李鸿章

 

 

近代化开端

 

康有为、梁启超

 

 

思想启蒙

 

孙中山、黄 

 

辛亥革命

 

 

陈独秀、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

思想解放

思想彻底反封建

 

 

 

 

 

 

 

 

(4)概括近现代史上中共是如何从“照搬别国道路”到“走自己的路”。(6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