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浙江临海市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约公元前630年,铁拉岛七年无雨,颗粒无收,于是铁拉人用抽签的办法从每两兄弟中选一人到非洲殖民。中签者泪流满面地离开家乡,结成生死与共的患难弟兄,终于在异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这则殖民案例说明(  )

A.自然灾害是导致海外殖民的最重要因素

B.海外殖民壮大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C.海外殖民扩展了希腊人的活动地区

D.海外殖民导致了民主政治的建立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希腊文的“公民”(Polites )一词就由城邦(Polis )一词衍生而来,其原意为“属于城邦的人”。由此判断,希腊的公民是(   )

A.本城邦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子     B.杰出的奴隶    

C.能干的妇女                             D.所有成年男子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伯里克利在一次公众演说中曾这样阐述: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体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下列说法符合上述演讲要义的是(  )

A.奴隶和外邦移民能够积极参与民主政治

B.各级官职向一切人开放,并以抽签方式产生

C雅典的民主制是最好的政体,适合一切地区

D.公民获得了平等参政的机会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古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说明古罗马法(  )

A.注重法律裁判的程序原则

B.将是否诚信作为判断案情的唯一依据

C.注重诚信而不讲究法律原则

D.把诚信作为古罗马法的原则之一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有位专家这样评价罗马法中的一部法律:“……(它)超出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也超出了民族国家或其他政治单位的界线。”这部法律是(  )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美国前总统布什在一次演讲时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用民主的方式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最早用民主的方式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是(   )

A.《民法大全》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维多利亚女王以自己的名字为时代命名,她从18岁起执掌政权,统治了大不列颠整整63年(1837—1901)。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最为辉煌,最令人难忘的一个时代。下列哪项内容不符合这一时期历史事实(   )

满分5 manfen5.com

A.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B.福利国家的建成

C.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D.日不落帝国的形成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某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由此可推断这一宪法是(    )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

C.《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国家元首无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②国会由两院组成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引文中社会主义创始人是指(    )

A.法国启蒙思想家 B.马克思与恩格斯  

C.空想社会主义者 D.巴黎公社领导人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某部电影中有如下情节:在市政厅门前的中央,正对着大门搭了一个大讲台……讲台前面旌旗招展,其中有些三色国旗,但全部镶着红边——人民政权的标志。人山人海的广场上唱起歌来,乐队高奏《马赛曲》,号声响亮……这可能是反映以下哪个历史事件(    )

A.巴黎公社的成立              B.第一国际的成立 

C.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D.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乌拉是二月革命后工兵代表苏维埃的一名工人,他明确了当前形势下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要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这应该是他经历了下列哪个事件后得出的结论(   )

A.二月革命                    B.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的演说   

C.七月事件                    D.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欧洲历史行进到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分裂因素——西欧一批实行民主的国家和中欧、东欧一批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对峙,在这种情况下,古老的“欧洲梦”又被提出了。直接推动这一“欧洲梦”成为现实的核心力量是(  )

A.德国和法国  B.英国和法国

C.美国和苏联  D.英国和德国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某组织规定,参加它的国家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那么该国际组织最有可能是(  )

A.联合国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不结盟运动     D.欧洲共同体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20世纪6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三尼之说: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三尼之说”的出现体现了那时的国际形势是(  )

A.美苏争霸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种好稻好,娘好囡好”“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  )

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

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

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在苏北农村流传着一首民谣:“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春秋公羊传》对四民的解释是:“德能居位曰士;辟土植谷曰农;巧心劳手成器曰工;通财货曰商。”材料对“士农工商”的划分依据是(  )

A.社会地位  B.职业分工

C.道德品质  D.知识水平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

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有学者说:“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

盐铁官营制度 “早市”“夜市”出现 

商人群体形成  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  )

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 商业交通比较发达

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   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由于高度的文化优越感,中国人在文化上始终处在不败的地位,同时导致其对外来事物的普遍排斥,而后更逐渐发展为对外界冷漠的内向型心态。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光绪七年(1881年),广东南海知县以“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及机器缫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生业” 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这说明(  )

A.民族企业存在着有伤社会风化现象

B.民族企业无力同传统行业竞争

C.封建势力严重束缚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D.民族企业与官办企业竞争加剧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  )

A.工业化的实现

B.发展资本主义

C.追求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1年通过的《邦联条例》建立了一个州的联盟,定名为“美利坚合众国”,条例规定:各州保留它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邦联只设国会作为中央机构。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也没有以违抗邦联的行为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高度集权的弊端。

材料三

满分5 manfen5.com

(1)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美国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它给美国带来了什么问题?(6分)

(2)据材料二.三,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构成体现了哪些原则?(6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1946年3月)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和历史的发展,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但也要看到,世界各种力量的发展仍很不平衡。

——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1999年)

材料三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请回答:

(1)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开启了一个特殊的时代为此美国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江泽民同志论述的要点有哪些?(6分)

(3)根据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后,美国能否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为什么?(9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养民之道,惟在劝农务本”,而开矿谋利,则属舍本逐末,“殊非经常之道”。

——《清史稿》

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莫不知在良田。

——陶煦《租核》

材料二

1872-1894年各类企业厂数与资本额

年代

商办企业

官办或官商合办企业

外商企业

设厂数(家)

资本(千元)

设厂教(家)

资本(千元)

设厂数(家)

资本(千元)

1872~1894年

53

4 697

19

16 196

103

28 000

各省动力状况及职工数(1915年)

省份

工场数(家)

职工数(万)

人口总数约(万)

动力使用(机器动力)

不用动力

合计

山东

121

815

936

2.477 4

3 792

江苏

149

1 139

1 288

14.267 8

2 588

安徽

386

386

2.468

1 622

湖北

17

515

532

3.679

3 414

云南

932

贵州

17

17

0.060 6

966

——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分析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征。(6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8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