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河北唐山一中高二9月调研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资治通鉴》记载了唐代宰相刘祎之的名言:“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天子之命)”。这体现了唐代

A.政治制度的民主进步性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C.统治中枢的分权制衡性    D.皇权独尊地位有所削弱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方镇》中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乎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 黄宗羲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

A.主张推行郡国并行制度   B.扩大地方权力,限制中央集权

C.深刻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 D.设方镇以克服郡县制度的弊端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著名学者陈国刚在《民主的审判》一文中说:“有人说,苏格拉底死于民主的暴政。……但在解读苏格拉底之死这一事件时,我却宁愿断言,苏格拉底之死不是民主之过,至少不是民主一己之过,苏格拉底死于雅典的司法,死于披着民主外衣的雅典司法。”作者认为杀死苏格拉底的真正“凶手”是

A.直接民主政治制度B.公民多数人的暴政

C.决策失误的公民大会D.不公正的司法制度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著称。不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个投票权,公共的自由将成为对他们的奴役,而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将会是和他们作对的。”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

A.国王处于“虚君”地位 B.议会下院多数党控制政权

C.议会分设上院和下院 D.形成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表为1854年美国国会议案表决情况,该表主要反映了

 满分5 manfen5.com

 

党派

非赢利志愿协会公司(10项)

公立学校(15项)

社会改革

反对蓄奴制

商业公司(49项)

共和党

71%

68%

66%

82%

77%

民主党

37%

47%

41%

10%

39%

A.两党分歧日趋扩大            B.两党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

C.共和党是国会多数党          D.两党对峙的格局尚未形成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尔加耶夫说:“在俄国,要求法制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一种空想……在俄国,革命只能是社会主义的。自由主义运动与国家杜马和立宪党联系在一起。但是,它在人民群众中没有基础,并且没有能鼓舞人的思想,按照俄罗斯人的精神气质,革命只能是极权主义的。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也恰恰是那种使人觉得像乌托邦的东西在俄罗斯则最现实。”别尔加耶夫旨在说明

A.社会主义是极权主义,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B.社会主义革命符合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传统

C.社会主义思想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

D.自由主义资产阶级革命在俄国没有任何社会基础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12年2月12日颁布的《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

A.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B.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C.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D.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20世纪40年代,清华大学教授、爱国民主人士朱自清曾经说道:“胜利来的时候,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材料所说的“小康时代”是指

A.和平、民主时代 B.抗日战争胜利的时代 

C.社会主义时代  D.工业化到来的时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西欧六国在建立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共同体时,都没有忘记战后竭力鼓吹欧洲联合的英国,它们邀请英国参加进来,……但却被英国拒绝了。丘吉尔曾说:“我们有我们的梦想,有我们的任务。我们与欧洲大陆相联,但并不包容在里面。我们是和欧洲在一起,而不是属于它。我们同它利益与共,但并不被它吸纳。”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成为阻挠欧洲地区联合的主要障碍   B.试图建立由英国主导的欧洲联合

C.与欧洲其他国家关系处于敌对状态   D.欲改变其传统的欧洲均势政策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上述材料表明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A.中央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遭到破坏    B.地方自治加剧了清朝统治危机

C.地方政府获得了完全的财政自主权    D.社会动荡引发了地方割据出现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以夷制华’。”近代中国由“以夷制夷”向“以夷制华”的转变,反映了

A.民族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B.清政府逐步成为西方侵华的工具

C.列强侵华策略的重大改变  D.中国外交自主性逐渐丧失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 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明朝中期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经济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A. 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B. 西学东渐现象出现

C. 农商并重格局形成    D. 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B. “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C.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D. “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在机器竞争时代,“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于是纷纷兴办实业以救国,中国工业化开始艰难起步。其标志是

A. 洋务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鸦片战争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  ②改革开放同天庆,经济建设展宏图  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①③②    D. ②①③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数十家。出现上述状况的政治前提是

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B. 华侨们竞相回国投资办厂

C. 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 各类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 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 增强企业活力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A. 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 经济贸易活动已经取代殖民战争

C.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D.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蓝缕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反映了先进科技的作用是

A.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C. 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    D. 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他主张欧洲联合的目的是

A. 恢复欧洲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  B. 恢复欧洲人在世界上的优越感

C. 增强欧洲同美苏抗衡的力量    D. 使欧洲摆脱美国的控制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油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分别发生在

A.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B. 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

C. 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

D. 苏俄实行战争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孔子是儒家文化创始人。下列主张属于孔子思想的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民贵君轻”、“政在得民”

C. “兼爱”、“非攻”、“尚贤”    D.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共同点是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即是理

C.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D.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梅兰芳先生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曾于1919年起多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访问苏联并进行演出,展示了中国京剧的神奇魅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A.我国京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走向成熟

B.梅兰芳是晚清时期最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之一

C.民国时期梅兰芳为中国京剧走向世界作出巨大贡献

D.艺术交流可以调和国际矛盾加深世界各国人民友谊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谭嗣同的《仁学》一书引用的法国大革命时期传诵的名言:“誓杀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可见

A.该书作者系“开眼看世界”之人B.该书思想与维新思想相对立

C.该书发出了当时中国社会变革的最强音D.该书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陈独秀说:“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宪法者,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也。以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入于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所结晶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陈腐死人之宪法,非我辈生人之宪法也。”这表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

A.主张把古代法律与现代法律相结合B.崇尚西方社会的现代法治

C.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道德D.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中指出:“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其倡民生、解决贫富不均问题的核心措施是

A.平均地权     B.节制资本

C.发展实业         D.实行社会救济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毛泽东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是指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

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B.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D.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格外安土重迁。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治水、对外征战等公共事务的需要,导致氏族首领的权力、地位不断加强,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形君主集政权、财权、神权于一身,血缘组织与国家形态熔铸一体的格局。在文化渊源方面更多地呈现出群体和集权的倾向。

材料二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瀚无际和飘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

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关系和联系又靠大海来沟通。我们在这个地方碰见的是山岭、狭窄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这里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这里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1)根据材料一,分析古代中君主专制政治产生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黑格尔眼中海洋民族的性格特点,(4分)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性格特点对古代希腊政治文明所产生的影响。(4分)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谈新政

材料二  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布哈林谈新经济政策

材料三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

——《世界历史》杂志

(1)材料一中“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什么?(2分)新政实施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观点。(4分)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孟子》

材料二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其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1)根据材料,孟子认为统治者应当怎样实施“仁政”?(4分)

(2)根据材料,指出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你如何看待民生问题?(8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